初春的早晨,江城校园里第一缕阳光透过教学楼的窗,落在讲台上的那本书封面上。
那是一本刚刚出版的高中语文读本,书名:《她们的时代》。
封面人物是顾晚澜,照片取自三年前一次女性创新大会上她穿白裙致辞的瞬间。
她侧身站在聚光灯下,表情温柔坚定。
书页扉页上印着:
【本书献给那些用平凡之力改变世界的她们。】
新来的语文老师陆芷宁站在讲台前,翻开教材,眼神微颤。
这是她教学生涯的第一堂课,而课本第一课,便是顾晚澜的专栏文章——《写在灯火阑珊时》。
她轻声朗读:
“若你走过漫长黑夜,仍愿提灯照人,那你便是光。”
学生们安静地听着,有人在笔记本上抄下那句话,有人悄悄地抬头看向窗外阳光洒落的操场。
……
与此同时,星澜基金总部会议室内,青年理事代表会议正在进行。
这是顾晚澜卸任后的第二年,基金由她亲手培养的继任者全权负责。
“我们决定将‘未来女孩计划’全面升级,推进海外落地。”
一位年轻女性发言人声音清亮:“同时将设立‘晚澜全球女性领导奖’,以激励更多跨国领域的女性领袖。”
有人问:“她知道这个吗?”
主持人微笑:“知道,她回了我们一条语音。”
语音在场内播放,是顾晚澜熟悉的声音:
“谢谢你们。
我只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记得初心。
灯,不该只照亮一个舞台,而是照进更多人的生命。”
全场静默,继而掌声响起。
……
城市另一端,澜影集团美术馆开设的“晚澜纪念展”正吸引众多观众。
展厅入口处,摆着一张长桌,上面铺满了观众自愿带来的纪念物:一本写满高考作文的练习册、一件义工旧马甲、一张在她讲座后的合影……
展厅最深处,一幅油画格外引人注目。
画面上,顾晚澜站在阶梯顶端,身后是千万盏灯火,如夜空星辰。
画名:《她的身后,是时代的灯塔》。
……
夜里,顾晚澜住在海边的小镇。
她早已淡出公众视野,如今只是偶尔在基金会志愿者群中留言、给山区寄书、在博客写下只言片语。
她种花、写信、养狗、听海浪。
一天傍晚,她在海边散步,遇到一群在玩摄影的大学生。
有个男孩认出了她,犹豫地问:“您是顾晚澜吗?”
她笑着点头。
那男孩突然红了眼圈:“我妈妈生前最崇拜您,她常说,是您的故事陪她度过了人生最难的十年。”
顾晚澜轻声说:“我只是分享了我自己。真正陪着她的,是你。”
男孩递过相机:“我能为您拍一张照吗?”
她站在海风里,远方夕阳坠海,光在她发间闪耀。
“咔嚓。”
快门声落下,那一刻被永远记录。
……
几个月后,一本名为《光种》的书出版。
作者为多位接受过“未来女孩计划”帮助的女性,她们将顾晚澜视为引路人,也终于拥有了为他人点灯的能力。
书名页落款写着:
【致顾晚澜——那个带我们走出黑夜的人。】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曾以为,她的故事结束了。
但当我们也愿意伸出手点亮他人时,我们才明白:
她的故事,从未结束。
她的故事,在未来延续。”
第四十二章完。
喜欢你错过了整个世界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你错过了整个世界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