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架涂着青天白日徽的双翼运输机,在无数第八十八军将士饱含热泪的注视下,投下串串伞花后,振翅消失在云层之中。它们来得突然,去得迅捷,却给这片血火焦土带来了生的希望。
短暂的寂静后,整个阵地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之前还因疲惫和伤痛而萎靡的士兵们,此刻如同打了鸡血般,不顾可能存在的零星炮击,在军官的带领下,疯狂地冲向空投物资落点。
“快!快!把东西都抢回来!”
“小心点!别弄坏了!那是救命的东西!”
“那边!那边还有一个箱子挂在树上了!”
场面热烈而有序。何志远早已下令,由参谋长周卫国亲自统筹,军直属部队和赵劲松的独立连负责主要区域的收集和警戒,各部队按建制派人到指定地点领取补给。
指挥部附近临时开辟的收集点,很快堆满了墨绿色的物资箱。军需官带着手下,手忙脚乱却又兴奋异常地开箱清点。
“军座!参谋长!发财了!我们发财了!”一个年轻的军需中尉抱着一挺崭新的捷克式轻机枪,激动地跑到何志远和周卫国面前,声音都在颤抖,“您看!全新的!还有油封!子弹!整整二十箱子弹!”
周卫国接过一把刺刀,撬开另一个木箱,里面是黄澄澄的7.92mm步枪弹,码放得整整齐齐,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他又打开一个稍小的箱子,里面是封装好的医疗用品,磺胺粉、绷带、止血棉,甚至还有几把锋利的手术刀和缝合针线。
“好!好!太好了!”周卫国连声道好,眼眶有些湿润,“天不亡我八十八军啊!”
何志远相对冷静,但紧握的拳头也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他随手拿起一盒压缩饼干,拆开尝了一口,虽然干硬,却无比香甜。“立刻按预定方案分发下去!优先补充一线作战部队的弹药和口粮!重伤员优先使用磺胺!”
“是!”军需官们高声应命,干劲十足。
很快,一批批弹药和食品被迅速送往各个阵地。当士兵们领到沉甸甸的子弹带,揣满手榴弹,啃上虽然冰凉却实实在在的压缩干粮时,所有人的精气神都焕然一新。阵地上弥漫的不再是绝望,而是一种饱饮弹粮后、急于找鬼子算账的躁动。
“妈的!以前是鬼子用炮轰我们,现在老子子弹管够,也该让他们尝尝厉害了!”一个老兵咔嚓一声将子弹压进弹仓,恶狠狠地对着日军方向啐了一口。
“就是!赵连长他们昨晚端了鬼子老窝,今天咱们有了家伙,非得多宰几个鬼子回本!”
士气可用!何志远深知这一点。他立刻召集营级以上军官到加固后的指挥部开会。
指挥部里人头攒动,烟雾缭绕,但气氛与昨日截然不同。军官们虽然依旧面容憔悴,但眼神里充满了光彩,互相传递着香烟,讨论着刚刚到手的补给。
“都安静!”何志远走到地图前,声音洪亮,“弟兄们,天佑中华,我们得到了宝贵的补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鬼子吃了大亏,绝不会善罢甘休!据可靠情报,日军正在调集重炮,更猛烈的进攻还在后面!”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有了弹药,我们就不再是只能缩在工事里挨打的乌龟!我们要改变打法,要积极主动,要让鬼子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
“军座,您就下令吧!弟兄们憋了一肚子火,早就想跟鬼子真刀真枪干一场了!”264旅旅长挥舞着拳头喊道。
“对!军座,怎么打,您说话!”
何志远点点头,指向地图:“我的计划是:前重后轻,多点设伏,弹性反击。”
“第一,前沿阵地兵力不减,但要改变防守策略。不再追求寸土不让,而是利用新补充的弹药,大量布置诡雷、陷阱,以冷枪冷炮不断袭扰、消耗日军。各班排要组成机动战斗小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撤,利用地形节节抵抗,最大限度拖延和杀伤敌人。”
“第二,二线阵地要变成坚固的支撑点和火力陷阱。重机枪、迫击炮、还有我们刚得到的少量战防枪,要形成交叉火力网。各阵地之间要用交通壕紧密连接,保证兵力可以快速机动支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何志远的声音提高,“我们要组建一支规模更大的机动突击队,不,是机动突击营!由赵劲松的独立连扩编为核心,再从各团抽调精锐老兵和自动武器,由赵劲松统一指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赵劲松身上。赵劲松啪地立正,胸脯挺得老高。
何志远继续道:“突击营的任务,不是固守,而是作为全军的拳头!哪里鬼子进攻最猛,就砸向哪里!哪里出现战机,就扑向哪里!我们要用这支拳头,打断鬼子的进攻节奏,甚至寻找机会,对日军薄弱环节实施短促而猛烈的反击!”
这个计划,将防御的被动转化为主动的弹性防御,并赋予了一支精锐部队极大的机动性和攻击性,非常适合当前士气高涨、弹药得到补充的情况。
“我同意!”周卫国首先表态,“这样既能发挥我们老兵的经验和战斗力,又能避免在鬼子绝对炮火优势下硬拼消耗!”
“没问题!我旅一定把最好的兵和武器送到突击营!”几个旅长、团长也纷纷表态支持。
“好!”何志远一锤定音,“赵劲松!”
“到!”
“任命你为军直属突击营营长!给你两个小时时间,完成编组和战前准备!我要看到一支嗷嗷叫的尖刀部队!”
“是!保证完成任务!突击营绝不会让军座失望!”赵劲松敬礼,眼中燃烧着战意。
会议结束后,各部立刻行动起来。整编突击营、调整防御部署、分发弹药物资……整个金山卫阵地如同一台加满了燃料的战争机器,开始高效运转起来。
……
与此同时,日军第十军司令部。
柳川平助也接到了航空兵关于“支那军获得空投补给”的报告。他的脸色更加难看。
“空投?他们哪里来的飞机?哪里来的补给?”柳川平助又惊又怒。这突如其来的变数,彻底打乱了他一举拿下金山卫的计划。
参谋长田道盛武忧心忡忡地说:“司令官阁下,支那军获得补充,士气必然大振。我军新败,士气受挫,加之指挥部受损,指挥不畅,是否……暂缓进攻,等待重炮旅团抵达?”
“八嘎!”柳川平助怒斥道,“等待?等到支那军完全恢复元气吗?空投补给数量有限,不可能彻底改变战局!命令吉住良辅,调整进攻部署,不要急于正面强攻!利用兵力优势,进行多路试探性进攻,寻找支那军防御薄弱点!同时,舰炮和航空兵继续加强轰炸,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另外,给我想办法查清楚,支那军的补给是从哪里来的!”
柳川平助毕竟老辣,迅速做出了应对。他决定改急攻为缓攻,利用优势火力和兵力慢慢消耗对方,同时查找补给线源头,试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上海,租界,那家熟悉的咖啡馆。
艾米丽·卡特再次与“牧笛”和“谢尔盖”会面。这次,她还带来了一位新面孔——一位身着便装、气质精干的中年华人男子,经介绍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上海区的负责人,代号“鱼鹰”。
“鱼鹰”带来的消息更为具体:“根据我们截获和破译的日军电文,以及内线提供的情报,柳川平助已经改变了策略,企图通过消耗战和寻找补给来源来对付何志远部。另外,日军从关东军调集的重炮旅团,预计三日后可抵达杭州湾海域。”
“三天……”“牧笛”沉吟道,“何将军他们必须在这三天内,顶住日军的压力,并设法接应我们的海上补给。”
“谢尔盖”接口:“货轮‘顿河’号已按计划启航,预计明晚午夜前后可抵达预定海域。联络信号和确认方式,按原计划进行。但我们必须考虑到日军海军巡逻的危险性。”
“鱼鹰”点点头:“我们会尽力提供日军海军巡逻路线的情报。此外,戴笠局长有令,不惜一切代价,协助金山卫守军获取补给。我们正在策划一次行动,扰乱日军后方的通讯和后勤,希望能间接减轻何将军的压力。”
几方势力的秘密合作,正在向更深层次、更实质性的方向推进。
……
金山卫,傍晚。
日军按照柳川平助的新命令,开始了多路、小规模的试探性进攻。然而,获得了弹药补充的第八十八军,给予了坚决而猛烈的回击。士兵们依托工事,用精准的射击和密集的火力,让日军的试探撞得头破血流。赵劲松的突击营更是频频出击,像救火队一样,哪里告急就出现在哪里,用强大的自动火力和犀利的反冲击,一次次粉碎日军的攻势。
一天的战斗下来,日军除了丢下更多尸体外,一无所获。而八十八军的阵地,在弹药充足、士气高昂的情况下,显得愈发稳固。
夜幕降临后,何志远将赵劲松叫到指挥部,进行了一次绝密谈话。
“劲松,白天打得不错,突击营初显锋芒。”何志远先肯定了战绩,然后话锋一转,“但这样被动应对还不够。鬼子白天吃了亏,晚上可能会搞小动作,或者为明天的重头戏做准备。”
赵劲松眼神锐利:“军座,您的意思是,我们晚上也不能让鬼子安生?”
“没错!”何志远指着地图上金山卫两侧的海岸线,“鬼子的补给和增援,主要靠登陆艇运输。白天有空军和舰炮掩护,我们奈何不了他。但晚上……尤其是后半夜,是我们的天下!”
他压低声音:“我要你从突击营里,挑选最精通水性、最擅长夜战和偷袭的官兵,组成一支海上突击队!人数不必多,三五十人即可,但要绝对精锐!”
赵劲松立刻明白了何志远的意图,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军座,您是想……摸上鬼子的登陆艇?还是炸他们的码头?”
何志远眼中寒光闪烁:“都有可能!任务目标就八个字:袭扰破坏,猎杀运输!具体打哪里,怎么打,由你临机决断!我要让鬼子的杭州湾航线,变成一条死亡航线!让柳川平助睡不着觉!你们,就是我八十八军派往海上的暗夜蛟龙!”
“是!保证完成任务!”赵劲松感到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这种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特种作战,正是他这样的悍将所渴望的!
“去吧,抓紧时间准备。需要的装备,比如炸药、水下呼吸管(简易型)、橡皮艇(如有缴获或系统微量兑换合理化),去找周参谋长协调,就说是我的命令,优先保障!”何志远拍了拍赵劲松的肩膀,“记住,活着回来!你们比鬼子的破船值钱!”
“是!”赵劲松敬礼,转身大步离去,身影融入夜色之中。
何志远走到观察口,望着外面漆黑一片、只有零星炮火闪烁的海面,心中暗道:柳川平助,你想慢慢耗死我?那我就先让你的后方鸡犬不宁!暗夜蛟龙一出,看你还能不能稳坐
喜欢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