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六年,二小也处上对象了——就是小虎子结婚时的那个傧相,也是虎子媳妇兰香的同学。
起初那姑娘也想认识三子,可三子心里装的全是小秋燕,压根没心思跟别人好。
虎子一看,肥水不流外人田,转头就把二小介绍给了她。
俩人一见,倒挺对眼,都觉得对方不错,就正式处上了。
其实幸福这事儿,各有各的缘法。
有人死守一份情,像三子苦等秋燕,说是痴情,可有时候也是苦了自己。
像二小和他对象这样也挺好,这个不成,就换下一站,人生短短几十年,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
处了两个月,两人岁数都不小了,家里也催着结婚。
那时候农村时兴早婚,二十二三就成家,像三子那样拖到二十七的,都算晚婚了。
两家大人没啥意见,就是姑娘和她家提了一个条件:不和公婆同住,得有自己的房。
二小爹妈身体还硬朗,也觉得小两口单过更方便,就拍板给二小盖三间新房。
说干就干,料备齐了,就请瓦匠、请木匠。
瓦匠头是二小他舅,带了一帮人;木匠特意从三十里外请来了有名的大龙,还带着他徒弟小李子。
工匠们都在一块儿吃饭。
有二小舅这层关系,二小家招待得挺实在,伙食不赖。
那年二小家鸡鸭养得多,隔三差五宰一只给大家加菜。
有一天中午吃饭,徒弟小李子悄悄问大龙:\"师傅,你说怪不怪,咱吃了好几回鸡,咋从来没见着鸡腿?\"
大龙一听,心里也不得劲儿。
是啊,鸡还能不长腿?哼,准是留着给那帮瓦匠亲戚了!
想归想,他嘴上没吭声。
小李子见师傅不说话,又嘟囔:\"表面说杀鸡招待咱们,最好的肉却留给自家人,这户人也太小气了!\"
大龙心里有数,嘴上却训徒弟:\"吃你的饭,少多嘴!干好活就行,就你话多!\"
小李子年纪小,嘟囔完也就忘了。
往后日子照旧,二小家依然隔几天杀只鸡,可木匠这桌还是不见鸡腿。
一晃几个月过去,房子盖好,木匠活也干完了。
临走那天,二小妈拿出一个蓝布包袱递给他们:\"师傅,路远,备了点干粮路上吃。\"
结清工钱,师徒几人骑上自行车就回了。
骑过半程,翻过一个山坡,几人停在平地歇脚。
大龙对小李子说:\"把包袱打开,看看给的啥。这么抠搜,估计也没啥好东西,不行就扔了。\"
小李子解开布包一看——除了粽子,还有一大包烧熟腌好的鸡腿!
大龙一看,脸顿时烧了起来,连拍大腿:\"坏了坏了!咱错怪好人了!\"
小李子不解:\"人家把鸡腿都给咱留着了,没偏袒瓦匠,咋还坏事了?\"
大龙懊恼地说:\"都怪我小心眼!我以为他们把鸡腿留给亲戚了……上梁的时候,我、我动了手脚啊!\"
小李子忙问:\"师傅,您使了啥计?\"
大龙叹气道:\"唉,别提了!我这人真不地道!我做了一只小木船,藏在房梁上,船头朝外。要是朝里,能让他家发财;朝外,财就外流……人家对咱这么实诚,我居然为口吃的干这种缺德事!这要传出去,我大龙还在木匠圈混不混?丢人呐!小子你记住,眼见未必为实,千万别学我做这亏心事!\"
谁知小李子听完哈哈大笑:\"师傅,没事!您别急,听我说完——您做那小船我觉得好玩,就偷偷做了一个更大的,趁您不注意放在您那只旁边。您把船头朝外,我偏把大的朝里!照您说的,这一进一出,二小家肯定败不了,还得更旺哩!\"
大龙这才长舒一口气:\"唉……差点把人家好心当驴肝肺,亏得有你啊!\"
这一小一大两只船,一个朝外一个朝里,二小家往后日子果然越过越红火,家里平安顺遂,一天比一天富裕。
喜欢东北那些灵异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东北那些灵异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