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爷一句“换马”,家里再没人敢出声。
再说,三子爷是种地的老把式,农活上的事,终究还得听老爷子的。
于是小三吃完饭,便跟着爷爷去了三叔家。
事情很快谈妥,三叔为表感谢,还额外搭了一辆八成新的马车。
两家皆大欢喜,各自满意。
爷孙俩牵着马回来,一路走一路端详,越看越是欣喜。
这匹枣红色公马浑身毛色油亮,虽不算高头大马,但个头也快赶上小三了。
它精神抖擞,呼呼地打着响鼻,一副生机勃勃的模样。
分产到户之后,不再是“大锅饭”了。
刚开始,许多人还有点不适应——几点下地自己说了算,没人催工、没人扣钱,也没有上工钟声催促。
可到了秋天,看着完全属于自家的粮食,那种喜悦,是真真正正发自内心的。
秋收时节,这匹枣红马出了大力。
全家看到它干活的劲头,都觉得换对了——这马不仅活计好,脾气也不小。
有一次拉庄稼,三子爷抽了它几鞭子,马突然“毛了”。
所谓“毛了”,就是突然失控、疯狂奔跑,甚至把三子爷从车上甩到了地上。
老爷子那年七十多岁,幸亏身子骨硬朗,休养一周便无大碍。
从那以后,三子爷就管这匹马叫“顺毛马”。
这匹顺毛枣红马后来还有过几次神奇的经历,对三子家来说,它通人性、让人又爱又恨,说是“宝贝”也不为过——
当然,“恨”只有一点点,更多的仍是疼爱。
那么这匹顺毛马究竟经历了什么?您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那年暑假,三子与二哥还有爷爷一道,去大南山砍柴。
靠山屯三面环山,柴火并不难找,但要论坚硬耐烧,还得是榛柴——也就是榛子树。
这类柴火火劲足、耐燃烧,家家都喜欢,可附近没有,得去二十里外的大屁股山才砍得到。
那天一大早,爷仨套好马车,带上干粮和水就出发了。
到了大南山,他们把马拴好让它吃草,三人就拿刀开始砍柴。
怕孩子们觉得闷,爷爷还讲起了解放前的趣事。
三子和二哥总缠着爷爷讲用扎枪打鬼子的事,老爷子也爱说这段,每次讲起来还稍加“加工”——
有时说捅死三个鬼子,有时说两个,有时连翻译官也一并“解决”。
三子和二哥常笑着调侃:“爷,你咋每次说的数都不一样?是不是吹牛啊?
说不定赶明儿您要说一枪一个,扎死了一个连的鬼子!”
爷爷听了也不生气,反而笑道:“我倒是真想全都捅死!看那帮畜生还敢祸害咱们不?”
爷仨边说边干,一点不觉得累。
不知不觉一上午过去,三人坐下来吃午饭——
带的是没放油的发面饼,虽然简单,却软和可口,就着咸鸭蛋,倒也吃得满足。
吃饱喝足,一看柴火已砍了七八十捆,加上三人回程要坐车,差不多够一车了,再多马也拉不动。
爷爷便让三子去牵马。
那匹顺毛枣红马也吃饱了,正悠闲地甩着尾巴站着。
三子上前解开缰绳,朝车那边牵,打算套车装柴。
可这马似乎歇舒坦了,不愿干活,走得有点慢。
三子顺手用鞭子抽了它两下——
这下可好,“顺毛马”不乐意了。
有句话怎么说?伤害不大,侮辱极强。
这马脾气一上来,挣脱缰绳就跑!
三子见状就追,马见人追,反而逗起他来:你追我就跑,你停我也停。
气得小三子犟脾气也上来了——
真是一头“顺毛驴”追一匹“顺毛马”,整整二十多里山路,两个“倔家伙”一路竟跑回了家。
到家时,小三子累得浑身瘫软。
那马却早进了院子。
三子妈一看,吓了一跳——
自从上次老爷子摔伤,她一直心有余悸,这又是出什么事了?
正着急时,看见小三满脸通红、大汗淋漓地喘着大气进院,忙问怎么回事。
三子一边跟妈妈解释,一边把马牵到房后,拴在电影放映杆上,抡起鞭子就要抽它——
二十多里地跑回来,他是真来气了!
三子妈赶忙拦住:“你还是个孩子,这马年纪也不大,才五六岁,比你还小呢!
它还得拉柴火、拉你们爷几个,发点脾气咋了?
再说你不是最喜欢这枣红马吗?真打它你不心疼啊?”
三子一听,还真有点心疼了。
他上前摸了摸马背,顺毛马也像是消了气,呼呼低鸣,仿佛在说:
“咱俩和好吧,还得上山拉柴呢。”
三子像是懂了它的意思,解开缰绳,在妈妈帮助下骑上马,又朝大南山奔去。
这一来回,大概两个小时。
等他返回时,爷爷和二哥早已把柴火归拢好,甚至躺在柴堆上睡了一觉。
见三子牵马回来,赶紧装车。
三子却累得直接躲到一边躺着去了,爷爷和二哥看着直乐。
车装好后,爷仨赶着马车往回走。
三子在车上躺着躺着,就睡着了。
这还只是其中一件事。
还有一回,三子爸去外屯参加亲戚婚礼,路程十几里,当晚便在亲戚家住了下来,
把马拴在他家马棚里——那棚里还有另外两匹马。
第二天一早,三子爸想去添点草料,一进马棚却愣住了:三匹马全不见了!
亲戚家也不知去向。大家猜测可能是被偷了——村西前几天刚丢了一头牛。
三子爸顿时慌了:那个年代,大牲畜可是家中的主要财产,比现在的汽车还金贵。
他和亲戚商量后,吃完饭就去公社派出所报案。
做完笔录,三子爸心事重重地往家走,一路发愁该怎么跟老爷子和小三交代。
快到家门口,他习惯性抬头望向马棚,却一下子惊呆了——
那匹顺毛马竟好端端地在棚里吃草!只是亲戚家的马没回来。
他走近细看,马身上还有鞭抽的痕迹。
三子爷闻声过来,纳闷地问:“这马咋半夜自己跑回来了?身上还有伤?”
三子爸说明原委,大家推测应是偷马贼连夜偷马,顺毛马自己挣脱跑回来了。
才五六岁的马,竟能认夜路回家,实在是一匹难得的好马。
如果说自己逃回家说明它是匹好马,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更不得了——
它不仅好,更可谓是一匹“宝马”、“神马”,甚至是一匹能救人性命的马。
喜欢东北那些灵异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东北那些灵异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