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对他的才华和学识给予了高度认可,任命他为《明史》的总裁官,负责主持这部重要史书的编纂工作。
康熙二十二年,徐乾学的官职再次得到提升,他被升任为翰林院侍讲学士。
这一职位不仅让他在学术领域更具影响力,也为他日后进入内阁奠定了基础。
康熙二十三年,徐乾学又升任詹事府詹事,成为皇帝身边的重要谋士之一。
而到了康熙二十四年初,他更是一跃成为内阁学士,进入南书房值班,并兼任礼部侍郎,成为汉人中又一个能够进入内阁的儒生。
徐乾学的为官履历可谓一帆风顺,他的才华和能力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想着徐乾学编纂第一部书,就是为纳兰性德所编纂。
康熙心颇为释怀:“也好,那就调任徐乾学为左都御史。”
“嗻......”兼管吏部的索额图,立刻写下一纸调令,徐乾学走马上任。
十月,京城的天空一片湛蓝,阳光洒在古老的城墙和宫殿上,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丝温暖。
然而,一阵寒风吹过,京城的树叶子纷纷飘落,仿佛在告诉人们深秋已经到来,寒冬即将来临。
康熙坐在养心殿的龙椅上,审阅着各地送来的奏章。
突然,一份加急的奏报让他心中一惊。
他展开奏章,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原来,罗刹人(俄罗斯人)竟然再度占据了雅克萨,并重新铸造城堡!
这让康熙十分愤怒,他不禁想起之前为了收复雅克萨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
萨布素在奏报中写道:
“我大军返回瑷珲城后,罗刹人卷土重来,于雅克萨废墟重新筑城。此乃臣之失职,恳请圣上降罪。然寒冬将至,朝廷补给问题依旧难以解决。臣自请于明年冰雪消融时修复战船,亲率官兵,进剿罗刹,以报圣上之恩。”
康熙读完奏报,气得咬牙切齿。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将大清国的国力都投入到东北,仅仅两个月有余,雅克萨就再度陷落。
这不仅是对大清国的挑衅,更是对他的权威的挑战。
“哼……”康熙冷哼一声,心中暗自思忖。他决定不能让罗刹人如此嚣张,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于是,他吩咐道:“传旨理藩院郎中满丕,速亲往瑷珲城,调集索伦副总管乌木尔代等前往雅克萨侦察,探明情况。”
“臣遵旨!”满丕恭敬地接过圣旨,深知此事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掉以轻心,旋即便匆匆出宫。
然而,就在他即将踏出宫门之际,突然被一个人拦住了去路。
定睛一看,原来是明珠。
明珠面带微笑,轻声问道:“满丕啊,你可知道皇上为何会让你去探查此事呢?”
满丕心头一紧,连忙摇头道:“下官惶恐,还望明相不吝赐教。”
明珠呵呵一笑,解释道:
“这其中缘由嘛,说来话长。萨布素此前曾因犯下过错而获罪,故而失去了皇上的信任。如今彭春刚刚回京班师,雅克萨却又一次陷落。皇上对此心存疑虑,故而特派你去查一查,看看萨布素所奏之事是否属实。”
满丕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下官明白了,多谢明相指点。”
明珠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又嘱咐道:
“嗯,此去务必仔细查访,不可有丝毫疏漏。还有一事,去年朝廷的军饷补给,是否真的只到了一半,你也要一并查清楚。”
满丕闻言,心中猛地一惊。
关于去年的物资情况,他再清楚不过了。
去蒙古购买牛羊马肉,以及用蒙古诸部落的骆驼马匹运输这些物资,可都是他理藩院负责的啊!
而他,正是理藩院的侍郎。
“明相的意思……”满丕一脸狐疑地看着明珠,似乎对他话中的深意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又不好直接问出口,只得故作不解地问道。
明珠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让人难以捉摸的笑容,缓声道:
“呃,是这样的,皇上对萨布素和彭春都心存疑虑,不太信任他们。所以呢,你需要亲自去实地勘察一番,看看去年十月的物资情况是否真如彭春所言,那二百万两的物资实际上只到了一百万两的东西。”
满丕听后,心中已然明了,连忙应道:“下官懂了,下官这就去办。”
说罢,他转身离去,留下明珠独自一人站在原地。
待满丕走远后,明珠的嘴角突然又泛起一丝鬼魅的笑容。
就在这时,他身后缓缓走出一个人来,此人身材矮小,面容猥琐,轻声对明珠说道:“明相,您为何要将皇上要查贪污之事透露给满丕呢?这样岂不是会打草惊蛇?”
明珠闻言,冷笑一声,不以为然地回答道:“哼,我就是要打草惊蛇,不然的话,索额图又怎么会如此镇定自若呢?”
那人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明相的意思是……”
明珠嘴角的笑容越发阴险,他压低声音说道:
“索额图这半年来,接连调任升迁索党十余人,其势力愈发膨胀。老夫也该收一收,紧一紧了。”
说完,他的嘴角再次露出那丝邪笑,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时光荏苒,转眼已至十月底,各州县入京考核的官员们如潮水般涌向京城,汇聚于吏部,接受严格的考核。
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个人引起了徐乾学的特别关注。
此人非比寻常,正是康熙九年的进士,现任江南巡抚的郭琇。
郭琇仪表堂堂,气宇轩昂,其才学和政绩在官场上也是有口皆碑。
当郭琇踏入吏部的大门时,他的心中充满了自信。
经过一番细致的考核,他的表现堪称完美,毫无破绽。
就连一向严苛的索额图,对郭琇的政绩也颇为赞赏。
考核结束后,郭琇如释重负地走出吏部,心情异常舒畅。
他心想,既然来到了京城,不妨趁此机会在城中闲逛一番,毕竟这里三年才来一次。
漫步在京城的街头巷尾,郭琇不禁想起了一位故人——李光地。
他听闻李光地已经返回京城,并荣升大学士,成为了皇上身边的红人。
郭琇心想,如果能与李光地见上一面,叙叙旧,重温一下当年结拜的情谊,岂不是一件美事?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康熙正史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