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山位于徐州西北,是徐州外围的天然屏障。清军在这里修建了五座堡垒,互为犄角,配备了八门红衣炮和大量步枪,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张铁率领第三旅抵达九里山时,清军已依托堡垒,做好了战斗准备。
“将军,九里山堡垒群易守难攻,咱们正面进攻伤亡会很大。” 参谋指着前方的堡垒,语气担忧。张铁举起望远镜,观察着堡垒的布局:“清军的堡垒虽坚固,但彼此间距较大,且弹药补给依赖徐州城内,咱们可以逐个击破,切断它们的联系。”
他立刻调整部署:“第一团牵制中间的主堡垒,第二团、第三团分别攻击两侧的辅堡垒,先用迫击炮进行炮火准备,再派工兵炸开堡垒大门。”
命令下达后,第三旅的迫击炮连立刻架设炮位,对着左侧的辅堡垒发起炮击。改良后的迫击炮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炮弹呼啸着落在堡垒的墙体上,炸开一个个缺口。堡垒内的清军士兵慌乱还击,红衣炮的炮弹落在复国军阵地前,却因准头不足,未能造成太大伤亡。
“工兵上!” 炮火准备持续了半个时辰后,张铁下令。工兵营的士兵们背着炸药包,在机枪的掩护下,朝着左侧辅堡垒冲去。堡垒的大门是厚重的木门,被炮火轰击后已有些松动。工兵们将炸药包放在门后,点燃导火索后迅速撤退。“轰!” 一声巨响,木门被炸开,士兵们蜂拥而入,与堡垒内的清军展开白刃战。
堡垒内的清军士兵虽有抵抗,但士气低落,面对复国军的猛烈攻势,很快就溃不成军。不到一个时辰,左侧辅堡垒被攻克。紧接着,右侧的辅堡垒也在复国军的攻势下失守,中间的主堡垒成了孤堡。
主堡垒内的清军守将见两侧辅堡垒失守,吓得魂飞魄散,下令投降。张铁率领第三旅,顺利拿下九里山堡垒群,打开了徐州外围的缺口。
与此同时,李锐率领的陆军主力抵达徐州城外,开始构建包围圈。工兵营的士兵们日夜不停地挖掘平行壕和锯齿壕,朝着徐州城墙逼近;炮兵连则在城外高地架设重炮,对准城墙的炮位和城门;步兵们在壕沟内集结,等待总攻命令。
陈璘的水师也顺利封锁了徐州的水路。蒸汽明轮船舰队在运河上巡逻,击沉了清军试图突围的三艘运输船,切断了清军的水路补给。城内的清军得知外围防线失守,水路被封,士气更加低落,不少士兵开始偷偷逃跑。
图尔格看着城外渐渐逼近的复国军堑壕,心急如焚。他多次组织士兵发起反击,试图破坏复国军的包围圈,却都被复国军的火力压制回去。“将军,复国军的火力太猛了,咱们的士兵根本冲不出去!” 一名参将气喘吁吁地报告,“而且城内的粮食快用完了,士兵们已经开始吃掺着草的米饭了。”
图尔格拔出佩剑,怒喝:“再敢胡说八道,扰乱军心,定斩不饶!传我命令,严格看管粮食,加强城防,谁敢逃跑,就地正法!”
可严苛的命令并不能阻止士气的崩溃。城内的清军士兵们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复国军阵地,听着远处传来的炮声,心里充满了恐惧。很多士兵私下议论:“兖州都被复国军打下来了,咱们这孤城,根本守不住。” “不如投降算了,至少能保住一条命。”
徐州城内的地下工作者王德发,看着清军的颓势,知道时机渐渐成熟。他是复国军安插在徐州城内的粮店老板,多年来一直暗中联络抗清义民。他悄悄召集核心成员,压低声音:“复国军已经围城,总攻很快就会发起,咱们做好准备,等待信号,打开西门,配合大军进城!”
义民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透着兴奋。他们早已受够了清军的压迫,盼着复国军早日进城。
城外,复国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堑壕已挖到徐州城墙下百米处。赵罗来到前线,看着城墙上的清军士兵,语气平淡:“通知各部队,明日清晨,发起总攻。”
夜色降临,徐州城外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炮声和士兵的巡逻声。城内,清军士兵在城墙上瑟瑟发抖;城外,复国军士兵在堑壕里养精蓄锐。一场决定徐州命运的攻坚战,即将在黎明时分打响。
喜欢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