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罗的休整命令下达后,复国军立刻转入防御状态。士兵们放弃了追击的计划,开始加固兖州及周边据点的防线。工兵营的士兵们,在王铁牛的带领下,挖掘新的堑壕、修建碉堡、设置铁丝网和尖木桩,将兖州城打造成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步兵们则在防线内进行适应性训练,熟悉新武器的使用,恢复体力;水师的蒸汽明轮船舰队,也在黄河上加强巡逻,防止清军水师偷袭。
王小六所在的班,被分配到加固兖州西门的防线。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挖掘堑壕、搬运沙袋、设置铁丝网。虽然工作辛苦,但士兵们的心情却很轻松。休息时,他们会围坐在一起,聊家乡的趣事,谈未来的梦想。“等打完仗,我就回家种地,娶个媳妇,生个大胖小子。” 一名新兵笑着说。王小六也笑了:“我想回家看看爹娘,告诉他们,我还活着,而且打了很多胜仗。”
战地医院里,赵罗的身体在一天天康复。他每天都会在小林的搀扶下,在帐篷外的空地上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李锐、陈璘等将领,也会定期来向他汇报工作,请示下一步的计划。赵罗虽然还在休养,但复国军的一切事务,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大都督,清廷虽然签订了停火协议,但我们的情报显示,他们正在暗中调集八旗精锐和荷兰顾问训练的火器营,向济南集结,荷兰人也送来了一批重型攻城炮和开花弹。” 周岳向赵罗汇报。赵罗点了点头:“我知道,清廷的停火协议,本来就是缓兵之计。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加强情报收集,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一旦他们有异动,我们立刻发起反击。”
“大都督,南明的使者已经回去了,他们没有再派人来。郑成功的使者送来消息,说他已经开始筹备北伐,准备攻打南京,希望我们能在山东牵制清军的兵力。” 陈璘补充道。赵罗冷笑一声:“郑成功的算盘打得真精。告诉他,我们会在山东牵制清军,但他若想趁机抢占南京,独吞功劳,我们也不会坐视不理。”
休整期间,复国军的兵源和物资也得到了补充。兖州及周边地区的百姓,得知复国军休整,纷纷送自己的儿子、丈夫参军,短短半个月,就有三千多名青年报名加入复国军。他们被分配到各个部队,经过短期训练后,补充到战斗序列中,为复国军注入了新的血液。
军工工坊也传来了好消息,新型手榴弹和穿甲爆破弹的量产工作已经完成,第一批一万枚新型手榴弹和五千发穿甲爆破弹被送到前线;改良后的线膛枪也研发成功,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已经开始装备部队。
清廷的议和使者沙尔虎达,得知赵罗苏醒,并且复国军转入防御休整,心里充满了失望。他多次派人来兖州,试图打探复国军的休整情况和北伐计划,都被周岳巧妙地挡了回去。沙尔虎达知道,复国军的休整,意味着他们将在不久后发起更猛烈的进攻,清廷的缓兵之计,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济南的清军大营里,鳌拜派来的将领看着复国军的防线图,脸色凝重。“复国军加固了防线,还补充了兵力和物资,赵罗也醒了,我们的计划恐怕要落空了。” 一名参谋说。将领冷哼一声:“怕什么?我们有八旗精锐和荷兰人的重炮,就算复国军休整好了,也未必是我们的对手。传我命令,加快部队集结和训练,一个月后,发起反攻,夺回兖州!”
兖州城的休整,在平静中有序进行着。士兵们的体力在恢复,装备在更新,军心在凝聚。虽然外部的暗流依旧涌动,清廷的威胁并未解除,但复国军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像一头蓄势待发的雄狮,在短暂的休整后,即将再次发起冲击,向着济南,向着北京,向着最终的胜利,一步步前进。
赵罗站在兖州城的城墙上,望着远方的天空,眼神坚定。他知道,休整不是退缩,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一个月后,当复国军再次发起北伐时,必将势如破竹,打垮清军,收复中原,完成无数先烈的遗愿。而这一切,都将从这场平静的休养生息开始。
喜欢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