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汛刚过的淮河,水面开阔却暗流涌动。往日里清军水师的巡防船影稀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队队漆成深灰色的蒸汽明轮船,正沿着河道稳步推进。为首的“江威号”舰桥上,水师副将周航手持望远镜,目光锐利地扫过两岸芦苇荡,这里曾是清军水匪盘踞的死角,如今却成了复国军内河舰队的“安全航道”。
“左舷注意观察,距泗州码头还有十里,按预定计划派出斥候登岸。”周航放下望远镜,对身旁的信号兵下令。话音刚落,“江威号”侧舷的吊梯缓缓放下,四名身着蓝色水师服的斥候背着步枪,敏捷地跳上随行的小划子,朝着岸边划去。
这支内河舰队是复国军专为控制江淮水道组建的“铁流支队”,共有十二艘蒸汽明轮船,均由龙江宝船厂改良建造,船体缩短至二十丈,吃水仅六尺,能灵活穿梭于内河浅滩;侧舷各装两门三寸线膛炮,船头架设一挺“复兴”式机枪,既保留了蒸汽动力的速度优势,又强化了近岸作战火力。赵罗对这支舰队的定位很明确:“以铁舰控水道,以水道连陆防,让清军在江淮腹地无险可守。”
舰队行至泗州码头时,岸边突然响起稀疏的枪声。周航眉头一皱,刚要下令炮击,登岸的斥候就发来信号:“是溃散的清军绿营,已击溃,无伤亡。”原来,清军驻守泗州的水师早已闻风而逃,只留下少量步兵驻守码头,见复国军蒸汽舰驶来,稍作抵抗便四散奔逃。
“接管码头,架设临时炮台。”周航有条不紊地下令。水兵们迅速登岸,将带来的两门迫击炮架在码头制高点,同时派人联络附近的复国军陆军据点。不到一个时辰,泗州码头就竖起了复国军的龙旗,成为内河舰队的第一个补给站。
与此同时,淮河与黄河交汇处的三岔口,另一支蒸汽明轮船分队正与清军残余水师展开对峙。清军的五艘木壳战船停泊在河道中央,试图用铁链封锁航道,可面对复国军的蒸汽舰,这点防御如同虚设。“江捷号”舰长李猛冷笑一声,下令:“左满舵,全速冲阵!”
蒸汽舰轰鸣着冲向铁链,船头的撞角狠狠撞在清军战船侧面。木壳战船瞬间裂开一道大口子,海水汹涌而入,清军士兵惊慌失措地跳船逃生。其余清军战船见状,再也不敢抵抗,调转船头仓皇逃窜,却被“江捷号”的线膛炮逐一击中,两艘战船起火沉没,剩下的三艘狼狈逃往上游。
“追!别让他们跑回归德!”李猛站在舰桥,高声呐喊。蒸汽舰的明轮飞速转动,很快就追上了逃窜的清军战船。一通炮击过后,清军战船要么沉没,要么投降,黄河水道的咽喉要地就此被复国军控制。
消息传回淮安行辕,赵罗正与李锐、陈璘研究“归德-宿州”堡垒群的地图。得知内河舰队顺利控制淮河-黄河主要水道,赵罗嘴角露出笑容:“蒸汽舰的优势终于显出来了——往日清军靠水道输送粮草、调动兵力,如今咱们断了他们的‘血管’,归德、宿州的堡垒群,就成了孤立无援的孤城。”
李锐指着地图上的归德城:“归德是清军在河南东部的重镇,连接山东、安徽,宿州则是江淮通往中原的门户,这两座城加上周边的十余座堡垒,构成了清军的第一道防线。之前清军靠黄河水道运送粮草,现在咱们控了水道,他们的粮草最多撑一个月。”
“那就给他们加把火。”陈璘接过话茬,“水师已派出三艘蒸汽舰,沿黄河而上,骚扰清军的粮道,同时配合陆军推进。只要陆军能围住归德、宿州,用不了多久,清军就得不战自乱。”
此时,内河舰队的推进仍在继续。周航率领“江威号”等五艘蒸汽舰,沿淮河逆流而上,直逼宿州外围的浍河码头。这里是清军向宿州堡垒群输送弹药的关键节点,驻守着两百余名清军步兵和三艘巡防船。
“准备炮击!目标码头仓库!”周航一声令下,“江威号”的线膛炮率先开火。炮弹精准击中码头旁的弹药仓库,爆炸声震天动地,浓烟滚滚升起。清军巡防船见状,试图驶离码头,却被“江威号”的机枪扫射,船上的清军纷纷倒下。
水兵们趁机登岸,与清军步兵展开激战。复国军士兵手持“复兴二式”步枪,依托蒸汽舰的火力掩护,稳步推进。清军步兵虽拼死抵抗,却抵挡不住复国军的猛烈攻势,不到半个时辰,就死伤惨重,残余士兵举手投降。
占领浍河码头后,周航立刻下令加固防御,同时派人向陆军通报:“水道已通,粮草、弹药可沿淮河-浍河输送至宿州城下。”至此,复国军内河舰队已完全控制淮河中下游及黄河部分水道,形成了“铁舰横流控江淮”的态势,为陆军兵临“归德-宿州”堡垒群铺平了道路。
夕阳西下,淮河水面上,蒸汽舰的烟囱冒着黑烟,与岸边的龙旗相映成趣。周航站在“江威号”舰桥,望着远方的宿州城方向,心中清楚:控制水道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但他有信心,凭借蒸汽舰的优势和复国军的战斗力,定能攻破清军的第一道防线,为收复中原打开缺口。
喜欢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