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余光扫过身旁王允——前番曹操刺董,正是此人谋划。
可如今曹操危在旦夕,诸侯各怀异心,竟无一家豪族能号令群雄共讨 ** 。
卢植不由望向殿中的袁绍,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旧遍布四海,若由袁家振臂一呼,以其赫赫门第,当可令诸侯景从。
【史书严谨版】
袁氏余脉仍列朝堂,庸碌无为而居高位。
卢植唯寄望于玄菟刘玄。
此事务需密筹,断不可令董卓察觉。个人生死事小,汉祚存续为要。
东郡曹营接诏:
\"着东郡太守曹操即刻率部讨伐兖州黄巾。\"
曹操集诸将议,愤然拍案:
\"素无粮饷供给,危时方忆曹某。兖州地广,郡兵何以制敌?\"
夏侯惇等皆主战,操独忧兵力悬殊。忽闻荀彧至,转忧为喜。
【文言雅致版】
袁氏遗孤尸位素餐,刘玄乃卢植最后所托。
汉室存亡,慎谋于密室。
天使至曹营宣诏:
\"命讨黄巾余孽。\"
孟德召众将:
\"朝廷寡恩,今使吾辈御贼。\"
诸将皆曰可战,操独思制胜之道。恰荀文若来谒。
【话本通俗版】
那袁家子弟在朝中混日子,卢植只盼着刘玄相助。
这边曹操接了圣旨要打黄巾,气得直拍桌子:
\"平日不给粮饷,出事倒想起俺老曹!\"
夏侯兄弟嚷嚷着要打,曹操正发愁兵少,忽报荀彧求见。
【军事简报版】
袁氏子弟占据要职无作为。
卢植锁定刘玄为关键棋子。
曹操接到歼灭兖州黄巾的作战指令。
作战会议记录:
- 兵力对比:处于劣势
- 将领意见:主战(夏侯惇等)
- 指挥官决策:待荀彧献策
【现代叙事版】
朝堂上的袁氏后代依旧浑浑噩噩。
卢植把希望押在远方的刘玄身上。
东郡军营里,曹操展开崭新的诏书。
\"让我们当救火队?\"他冷笑着对将领们说。
当主战派的声音此起彼伏时,卫兵通报了一位重要访客的到来。
曹操闻言喜形于色,连日苦无良策解困,今得天下名士来投,顿觉柳暗花明。
\"既是名士到访,理当盛情相待。速备酒宴,诸将随我出迎。\"
酒过三巡,曹操见时机成熟,执盏相询:
\"文若来助,真乃天赐良机。愿与先生共襄大业,重振汉室江山。\"
\"今接天子诏令,令我等出兵兖州。然兵微将寡,粮秣不继,若仓促出兵恐难取胜,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荀彧从容应答:\"此番黄巾复起,实因朝政失修,百姓流离所致。贼首于毒、白饶、眭固之流,皆乏韬略,部众多为裹挟之民。\"
\"虽拥众数万,却无强兵之实。彼等据泰山之险侵扰中原,今主力尽出寿阳,后方必然空虚。\"
\"明公宜伺机而动,可收奇效。\"
曹操听罢豁然开朗,当即离席致意:
\"得文若指点,破敌之策已在掌握。有先生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遂升帐点将,传令济北相鲍信:
\"速率部佯攻寿阳,务必牵制贼军,切莫贪功冒进。\"
又命曹洪镇守东郡:
\"东郡乃我军根本,全托付于你了。\"
曹洪出列单膝跪地:
\"末将誓与城池共存亡,绝不有负重托!\"
众将得令,连夜整军备战。鲍信接信后当即依计行事——这位官阶本在曹操之上的济北相,自见识曹操用兵之能后,早已心悦诚服。
鲍信迅速将消息呈报兖州牧刘岱,转达曹操的建议。
州府厅堂内,刘岱高坐主位,斜睨着阶下的鲍信,随手将信函掷于案几。
\"董卓祸乱朝纲,原以为上奏朝廷必得忠臣援手。\"
\"未料竟只遣个小小太守来援,还敢对本州战事指手画脚。\"
\"黄巾不过乌合之众,我兖州将士足以应对。明日我便亲率大军出征。\"
\"那个东郡太守来不来,已无关紧要。\"
信笺被随手抛落地面。
鲍信再三苦劝,刘岱反而怒意更盛,当夜便集结兵马,准备天明出战。
曹操计算着信使往返时间,次日正午即率精锐部队携粮饷器械向寿阳进发。鲍信是否配合已不重要——朝廷诏命本就要求二路夹击。念及鲍信昔日相助之情,曹操仍希望能协同作战。毕竟三十万黄巾虽多为百姓,战力不及正规军,但加上随军亲属逾百万之众,当以固守缓攻为上策。
行军未及半途,急报骤至:
\"刘州牧战殁于黄巾阵前!\"
曹操尚未回神,东郡快马又至:
\"于毐部击溃刘岱后,正举兵向东郡杀来,扬言要剿灭朝廷援军!\"
曹操闻言色变。东郡乃他苦心经营之根基,当即喝令:\"全军回援!\"
荀彧急忙谏阻:\"寿阳乃战略要地......\"
\"东郡若失,我等岂非成了丧家之犬!\"曹操未等说完便厉声打断。
荀彧察觉到曹操情绪焦躁,明白此刻主公已失去冷静,反而镇定下来,语气平淡地说道:
\"乱世投奔明主,未料竟为城池得失意气用事。\"
\"如此格局,怎配争夺天下?倒是荀彧错看了人。\"
这番话让曹操逐渐恢复理智。
曹操不悦道:\"我岂是莽撞武夫?\"
见主公停下脚步,荀彧收起嘲讽神色,正色分析:
\"黄巾贼虽众,终究是乌合之众。\"
\"东郡粮草充足,短期难破。寿阳虽小,却是叛军根基。\"
\"若与鲍信将军分进合击,既可解兖州之危,又能端其老巢。\"
曹操本就是聪慧之人,只是先前被情绪左右。此刻细想其中利害关系:
若按原计划退守东郡,既失信于鲍信,更可能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届时数万兵力对抗三十万贼众,无异于以卵击石。
想通此节,曹操惊出一身冷汗。
他立刻下马行礼:\"先生指点,操铭记于心。\"
随即拔剑立誓:\"即日起,荀彧为三军师,违令者斩!\"
重新上马后,曹操决然道:\"宁可放弃东郡,定要拿下寿阳!\"
此时,鲍信未因刘岱之死而停滞,依旧奉朝廷之命自济北进发寿阳,只是采用拖延战术......
次日正午,曹操率大军抵达寿阳城郊。
距城十里处,曹操未见任何哨兵,遂亲率少量精锐继续推进。
直至城门清晰可见,方勒马止步。
城头仅见数名萎靡黄巾贼寇,甚至无人俯察城下动静。
\"文若,观此城防备松懈,取之易如反掌。\"曹操见城防空虚,不禁面露喜色。
\"叛贼用兵无度,于毐攻东郡,济北相鲍信又在北面佯攻牵制。寿阳黄巾主力尽出,自然防务空虚。\"
忽有探马自南飞驰来报:\"禀主公,逆贼眭固率五万部众正朝寿阳疾行!\"
曹操凝视寿阳城墙,神色自若:\"正合我意,此番定要全歼眭固。\"
\"文若,你与曹仁、李典前往敌军来路设伏。夏侯惇领五千精兵先取寿阳城门,务必切断叛军退路。\"
夏侯惇当即抱拳:\"末将得令!\"
曹操分兵四万:曹仁、李典率两万于寿阳东南要道设防;自与荀彧领一万五千精兵迂回东南。曹操目光如炬,凝视远方。
暮色渐沉,东南方向传来大军行进之声。
李典、曹洪分据峡谷两侧,同时挥旗下令。潜伏崖顶的 ** 手立即张弓搭箭,屏息以待。
当黄巾部众如黑潮涌入峡谷时,李典曹洪同时发令。毫无戒备的叛军尚未辨明箭矢来向,便纷纷中箭倒地。
曹操麾下虽无刘玄那样的神射手,但居高临下的地利使箭矢威力倍增。
地势狭促,纵使箭雨不须瞄准,数千齐发之下,狭窄处亦能毙敌三五。
**峡谷之间,黄巾士卒尸骸枕藉,血染山涧。
这些裹挟百姓的乌合之众,既无汉军严整阵列,亦不知防御之法。机敏者贴壁鼠窜,余众皆成箭下亡魂。
渠帅眭固再愚钝,此刻也惊觉中了埋伏。 \"速退!\" 他急调骑兵折返,心中暗恨:汉军本该在兖州围剿黄巾,怎会现身青州?
原是于毐强令他回守寿光时,他尚抱怨此举剥夺掠劫之机。孰料兖州牧刘岱虽死,汉军竟真奇袭至此——倒教于毐歪打正着。
残部仓皇后撤时,曹操早已与荀彧堵住退路。待李典、曹仁率两万精兵尾随而至,眭固见曹军兵寡,反狞笑挥刀:\"杀!\"
曹操按剑跃马,黄芒笼身如飓风过境,所经之处敌喉绽血。眨眼间,剑锋已逼至眭固丈余之地。
眭固见曹操勇猛异常,在黄巾杂兵中如虎入羊群,心中惧意顿生。眼见曹操策马直冲而来,他暗想:若能斩杀这员敌将,便可夺取官军装备,怎不奋力一搏?
战意复炽之际,眭固猛夹马腹,战马吃痛长嘶,撒蹄狂奔。曹操座下骏马与主人心意相通,在夜色中化作一道金色流光,剑锋上的光芒愈发明亮。
电光火石间,曹操已杀至眭固跟前。只见他手腕轻翻,长剑划出金色半月,随即头也不回地杀入敌阵深处。留在原地的眭固突然瞪大双眼,脸上浮现一道细细血痕。
随着鲜血喷涌,眭固连人带马被斩为两截。目睹此景的黄巾军魂飞魄散,这等 ** 如割草的剑法,彻底摧毁了他们的斗志。
\"缴械不杀!\"曹操一声令下。部分黄巾士兵丢下兵器,另有企图逃入山谷者,却被李典、曹洪率大军截住去路,只得跪地求饶。
收编三万降卒后,曹操朗声道:\"本官奉皇命讨贼,知尔等多为饥寒所迫。愿从军者与官军同等待遇,欲归乡者缴械后自行离去。\"
听闻是天子募兵,许多黄巾士卒纷纷应募。毕竟堂堂正正吃皇粮,强过终日东躲 ** 。当然也有人暗自盘算:先返乡观望,若生计无着,再投黄巾不迟。
曹操得知寿阳已在掌握之中,部众别无退路。
投靠逆贼摇身变作官兵,其品性众人心知肚明。
往后岂非仰人鼻息度日?
三万余降卒尽归曹操麾下,此刻他意气风发。虽黄巾之征方启,却已斩获最关键的战果,自然欣喜难抑。
荀彧侍立侧畔,闻听曹操假传圣旨,心头骤然惊颤。某种思绪如电光掠过,却难以捕捉分明。
若单论谋士身份,此计确属上乘。东郡僻处兖州边陲,放眼大汉不足为道。此地兵微将寡,正需如此良机。
然身为汉臣......荀彧强行按下纷杂念头。
细思之下,曹操此行未错。连日观察,其胸襟胆识与洞悉时局之能,当世罕有匹敌。
而己身所求——匡扶社稷、肃清朝纲,皆需雄兵为恃。曹操目下仅为一郡之守,若不行此权宜之计......
寿光陷落消息传至兖州,黄巾首领于毐闻讯失色,急召半数部众撤回青州以固根基。
曹操与荀彧料定其动向,故未留驻寿光。除眭固所率五万部众,黄巾余党尚有二十万之众。
虽乌合之众,然人海战术足令曹操疲于应对。所幸既定目标已达,兖州困局暂解。
曹操入驻兖州后,未急于会合鲍信,反分兵清剿各地残寇。所过之处百姓箪食壶浆,降卒队伍日益壮大。
喜欢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