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一众蓝星将士,仅凭这十余万扶余奴兵,怕是早已灰飞烟灭。
如今这些扶余奴卒能日夜强攻 ** 王城,未受 ** 他部兵马袭扰,全仗蓝星大军坐镇。
\"主上竟能如此神速平定辽东郡与鲜卑之患,率师驰援 ** 王城,实出宫所料。\"陈宫捻须含笑。
既然玄菟王亲率大军抵达,便意味着北疆危机已然消弭。
依他原先估算,此事至少需半年光景。
岂料不足两月,刘玄便彻底肃清辽东与鲜卑之患。
这般雷霆手段,确令陈宫暗自心惊。
刘玄转头对郭嘉笑道:\"此番全赖奉孝运筹,不仅助本王水淹七军,更趁势攻破襄平坚城。\"
\"此刻太史子义正率赤血铁骑横扫辽东诸城。\"
\"待我军奏凯还朝时,想必辽东郡已尽归玄菟版图。\"
陈宫向郭嘉拱手:\"先生韬略,宫自愧弗如。\"
\"若换作宫处先生之位,断难成就如此功业。\"
郭嘉仰饮烈酒,摆手笑道:\"公台过谦了。正如尊驾所言,主上麾下虎狼之师所向披靡,我等不过略尽绵薄。\"
刘玄朗声笑道:\"本王帐下缺的正是运筹帷幄之士!若论冲锋陷阵之将,自问不输天下诸侯。\"
\"先前仅得田元皓一位谋士,如今有奉孝与公台相助,本王肩头重担可轻省不少。\"
\"主上过誉。\"
郭嘉与陈宫异口同声。
二人心知肚明,玄菟王能有今日基业,岂止倚仗兵锋之利?其胸中韬略,亦非常人可及。
此时郭嘉眺望惨烈城垣,忽道:\"先生可是另有锦囊妙计?\"
陈宫眼中精光微闪:\"奉孝何出此言?\"
郭嘉啜饮琼浆,淡然道:\"攻城者,尽为奴兵耳。\"
刘玄凝神细观,果然见冲锋陷阵者皆是扶余奴卒。
此时,蓝星军与赤血军这两支劲旅仍在后方按兵不动。
陈宫显然并不急于攻破那座王城。
他微微一笑,对身旁之人说道:\"奉孝果然洞察秋毫,什么都瞒不过你。\"
\"强攻王城不过是虚晃一枪。我真正的用意,是要借此吸引更多敌军前来支援。\"
\"这片疆域广阔,城池林立。若逐一攻打,不仅耗时费力,更易陷入埋伏。\"
\"倒不如以王城为饵,引蛇出洞。从先前敌军动向来看,他们对王城异常重视,这倒让我的计划更加顺利。\"
郭嘉轻抿杯中酒,笑道:\"公台妙计,令人叹服。不过此计难以持久,待对方识破后,必定弃城而逃。\"
\"还需在其余三座城门外设下埋伏,待其逃遁时一举歼灭。\"
陈宫闻言神色一凛,郑重施礼道:\"若非奉孝提醒,险些误了主公大事。\"
他意识到自己的计策确实存在疏漏。王城守军并非愚钝,时间一长必会察觉端倪。若因此放跑了目标,那便功亏一篑。
郭嘉侧身避让,淡然道:\"旁观者清罢了,公台不必多礼。\"
陈宫不再坚持,但心中对这位年轻谋士的评价又提高了几分。明明与主公年纪相仿,却拥有如此超凡的才智,不仅一眼看穿他的计策,更能指出其中破绽。
在这初次交锋中,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略逊一筹。
刘玄微笑道:“云长与田畴率五千赤甲精骑、一万赤甲军赶赴**王城北郊埋伏;翼德率两千赤甲精骑、一万蓝旌军及三千蓝旌铁骑,协同田牧前往**王城南郊设伏;耀宗统率一万赤甲军、五千赤甲铁骑镇守东郊。若遇**守军出城,即刻截击并飞马来报。务必生擒**王首级。”
众将齐声应命。关羽、张飞、徐荣、田畴与田牧当即率部离开王城西门。
战局发展恰如郭嘉所料。初期**各城援军前赴后继,在**王诏令下不断增援王城,更有部队企图迂回包抄,皆被尽数剿灭。直到**王察觉异样——这支汉军分明是以攻城为饵,实为诱歼**有生力量。
**全国兵力原约三十万,此前驰援西盖马损兵十万。现余二十万分散驻防各城,王城守军经战损仅存五万。按理这十余万乌合之奴军早该破城,却始终只攻不取。**王终于识破围城打援之策,遂与贵族共议弃城保军。
城池可再筑,兵马若覆灭,再练精锐之师难于登天。
正因如此,众权贵皆允弃城之策。
**王遂携城中贵族及亲眷,在禁卫军护持下向东门撤离。
东方尚有数座坚城可守。
若能退入他城,集四方之兵,未必不能抗衡汉军。
此前王城驻军寡少,外援之师又分批而至,仓促应战。
兵力分散,难显优势。
唯聚全军于一地,方能以众击寡,或可退敌,甚而 ** 。
然其谋虽妙,天意弄人。
**王率部出东门未及十里,忽遇赤血军伏击。
徐荣亲率一万赤血卫并五千铁骑自山林间杀出。
\"有埋伏!列阵!\"
禁军统领厉声嘶吼,众甲士匆忙结阵御敌。
然赤血铁骑奔袭如雷,五支千人队似利刃劈浪而来。
铁蹄震地之势,令**王与众贵族面如土色。
\"东门伏兵早候多时?莫非汉军早知我等动向?\"
一贵族颤声惊呼。
此番弃城东走乃临时决断,绝无泄密可能。
唯余两种骇人揣测:
或汉军神机妙算预判其退路;
或那连日攻城却不破城之象,本就是诱其出逃的毒饵。
想到此处,**王与一众**贵族的面色都难看到了极点。
难道他们聪明反被聪明误?
原以为识破了敌军的诡计,却不想又自投罗网,陷入另一重算计。
这些汉兵,实在狡诈至极,可恨万分。
徐荣率领一万赤血卫缓步逼近,望着**王,冷笑道:“**王,徐某恭候多时了。”
**王精通汉话,脸色愈发阴沉,死死盯着徐荣,一言不发。
徐荣淡然一笑,挥动兵刃,赤血卫维持着森严阵型,稳步向王城禁军压去。
他们是步兵,无需冲锋,亦不可冒进。
只要不遭遇大队弓箭手,便必须时刻保持最佳阵列,稳扎稳打。
这般推进虽慢,却能让敌军退无可退。
更能以铁壁之势,令敌胆寒。
当然,前提是未被敌军侧翼或后方突袭。
此刻,赤血铁骑在前方冲杀,早已搅乱敌阵。
**王身边的禁军自顾不暇,哪有余力袭扰赤血卫?
就在他们疲于应对铁骑之时,徐荣已率部杀入战场核心。
“杀!”
徐荣一声暴喝,刀光闪处,数名王城禁卫应声毙命。
他身为二流武将,战力绝非寻常。
一万赤血卫齐齐挥动战刀,攻势如狂潮汹涌。
他们最弱者亦有20武力,而**王城禁卫最强的不过如此。
双方甲胄之利,更是天渊之别。
禁军想要抵挡赤血卫的猛攻,简直螳臂当车。
惨叫接连响起,昔日凶悍的王城禁卫,此刻却如待宰羔羊,在铁骑与重步的夹击下仓皇溃散。
**王与贵族们满面惊惶——照此情形,禁军根本拦不住赤血军的屠戮之势。
若王城卫队全军覆没,等待他们的唯有末路。
\"撤!速回王城!\"
此刻,某王已无计可施,唯有退守王城。
纵使王城摇摇欲坠,也强过在此覆灭。
至少凭借王城固若金汤的防御,尚能拖延些许时日。
接获王命后,禁军边战边退,护着某王与众贵族撤往王城。
然而此时距城尚有十里之遥。
平日本是咫尺之距,如今却成生死鸿沟。
赤血骑兵风驰电掣,屠戮如割草。
禁军若死守尚可周旋,这般溃逃早已士气尽丧。
此刻面对铁骑冲阵,只剩招架之力。
\"赤血骑包抄后路!\"
徐荣令下,五千铁骑骤然转向,自右翼疾驰切入禁军后方。
禁军虽目睹此景,却无力阻拦——赤血骑来去如风,追赶不及。
即便分兵拦截,又有谁能挡其锋芒?
前有赤血卫步步紧逼,后有铁骑截断归途。
禁军已陷绝境,唯余死战!
\"杀!\"
退路既绝,血性迸发。
濒死反扑的禁军,终现王国精锐之姿。
铁骑自后方突袭而至,惨嚎声响彻云霄。
前方,赤血卫在徐荣指挥下稳步推进。
整个队伍保持着完美防御阵型,完全封死了王城禁军的突围路线。
\"冲过去!\"
** 王一声令下,原本畏缩不前的禁军士兵终于爆发出血性,怒吼着向赤血卫发起冲锋。
这是他们唯一的生路。
赤血铁骑速度极快,若从后方突围,即便暂时脱身也会被迅速追上。
唯有正面突破赤血卫的防线,才能利用对方军阵阻挡追兵。
徐荣神情沉稳,从容指挥赤血布阵迎敌。
此时的王城禁军气势如虹,与先前判若两军。
然而,战场胜负从来不是仅凭勇气就能扭转。
更何况,赤血卫的斗志同样高昂。
在士气相当的情况下,实力的差距便成了无法逾越的天堑。
一次次冲锋,一次次被挡回。
严密的防线始终未被撕开,只留下遍地尸骸。
绝望的禁军们双目充血,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杀出血路!
他们前赴后继,用血肉之躯不断冲击着钢铁防线。
这一刻,昔日的荣光仿佛重新降临。
这才是那个跟随 ** 王开疆拓土的铁血之师。
曾几何时,他们令异族闻风丧胆。
可自从驻守王城,养尊处优的生活渐渐磨灭了锋芒。
在长久的悠闲岁月里,他们渐渐迷失了自我。
当赤血军的铁蹄碾过皇城,这些沉寂已久的战士终于苏醒了。曾经的王者之师在绝境中迸发出惊人气势,刀光剑影间,昔日的荣光似乎重现。
可惜实力悬殊终究无法逾越。每一次冲锋都让禁军折损更多将士,但令人意外的是,赤血卫也开始出现伤亡。面对不要命的进攻,即便是精锐也难免挂彩。
\"值得敬佩的对手。\"徐荣望着战场喃喃道。在他看来,能爆发出这等战意的部队,都配得上最高规格的敬意——用全力歼灭他们。
赤血卫与铁骑同时提升了攻势,以最完美的状态投入战斗。这场鏖战持续了两个时辰,两万余禁军终究全军覆没,而赤血军也付出了前所未有的代价。
徐荣望向瑟瑟发抖的**王和贵族们,冷然道:\"空有虎狼之师却不知驱使,这就是你们败亡的原因。\"说罢挥手下令:\"全部处决,不留活口。\"
喜欢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