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这位乙十九将护送尊府前往荆州面见主公。\"
\"安全无虞,还请见谅。\"
作为河内暗卫统领,他肩负着铲除司马家族及掌控白波贼的双重使命,此刻确实不宜离去。
虽心念荆州的主公与旧友甲三,毕竟阔别多年。
\"哦?\"
徐晃打量着熟面孔乙十九——正是潜伏在他身边的四人之一。
\"有劳兄弟了!\"
他爽快地向乙十九抱拳,又对甲十九郑重施礼:\"此番恩情,徐某永志不忘。\"
\"公明兄言重了。\"
甲十九连忙制止:\"我等不过奉命行事。\"
\"要谢便谢主公吧,他才是你的恩人。\"
\"嗯!\"
徐晃听罢,颔首笑道:\"即便你不提,我亦会如此。主公的恩义徐某铭记于心,诸位的情谊同样不敢忘怀。\"
\"十九兄另有要务在身,万望珍重!\"他郑重抱拳作别。
甲十九回礼道:\"彼此珍重。\"
待乙十九率十余暗卫护送徐晃家眷向南而去,甲十九的身影渐渐融入夜色。
途中,徐晃与乙十九熟络后攀谈起来:\"未曾想王兄亦是十九兄麾下,实在令人意外。观诸位在白波贼中安插的人手,莫非意在收服这股势力?\"
见乙十九神色微动,他当即摆手:\"随口一问,不便作答亦无妨。\"
\"告知公明兄亦无碍。\"乙十九笑道:\"既已至此,你唯有归顺主公一途。不错,我等确有收服白波贼之意,然时机未至。\"
\"彼辈终究难堪大用,不过群乌合之众。纵有所为,亦不过行些腌臜勾当,用罢即弃亦未可知。\"
\"此事还望守口。虽无大碍,终归......\"言下之意,日后自有精神契约约束。
徐晃会意点头,心中暗忖:原来主君对白波贼竟是这般态度。
他原以为苏烨有意收服白波贼为己所用!
如今看来,倒是多虑了。
以苏烨的格局,自然瞧不上这些流寇。
次日下午,
杨奉宿醉方醒,便得知徐晃失踪的消息。
他勃然大怒:\"反了!徐公明这是要 ** 不成?\"
\"本将如此厚待于他,他就是这般回报的?\"
\"立刻传令搜山检海,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还有,速将其家眷给我押来!\"
\"这个......\"
报信的小头目支吾道:\"禀将军,徐晃家眷也...也不见了。\"
\"什么?!\"
杨奉怒发冲冠,一脚踹翻案几:\"那你们还愣着作甚?全给我滚出去搜!\"
\"记住,必须给我活着带回来!\"
虽然遭遇背叛,
杨奉仍舍不得处死徐晃。
此人身负万夫不当之勇,更兼练兵有方。
短短数年,便为他练就数千劲旅,
这才让他在白波贼众头领中崭露头角。
若无徐晃相助,
他不过是个二流角色罢了。
还指望其继续效力,怎会痛下 ** ?
逃亡之事他早有防备,
只是这次疏漏了。
待抓回后,定要加倍看管!
可惜这终究是痴心妄想,
此刻徐晃早已远遁数百里外。
四日后,
苏烨于江陵城州牧府内厅中会见了风尘仆仆的徐晃。
\"久闻公明大名!在下荆州牧苏烨!今日得见,不胜欣喜!旅途可还顺遂?\"
苏烨见徐晃到来,当即热情起身相迎。
这般礼遇令徐晃颇感惶恐,连忙抱拳回应:\"蒙州牧大人垂询,有乙十九等弟兄沿途护送,此行十分安稳;\"
\"徐晃叩谢大人救命之恩,若非大人援手,至今仍陷于贼巢难以脱身;\"
\"若蒙大人不弃,徐晃愿效犬马之劳,以报再造之恩。\"
说罢,徐晃向苏烨行大礼。
\"公明何必多礼!\"
苏烨含笑将其扶起, ** 道:\"得公明相助,如获至宝!\"
\"初入军中,虽怀才略亦需历练。暂任军司马之职,随本官亲卫营历练半载,再行外放统兵如何?\"
按惯例,新进将领皆需在亲卫营任职,既为相互熟悉,亦便于尽快融入军务。
当然亦有例外。
但凡时机得宜,苏烨仍愿循此例。
非为培植忠心,自有识人之明。
实为增进情谊,助其早日熟悉军务。
\"遵命!\"
徐晃闻言心潮澎湃,肃然应道:\"末将定不负所托!\"
此等任命已属殊遇。
毕竟先前不过草莽之身。
更兼曾陷贼籍。
全赖苏烨遣人相救。
早闻苏烨用人唯才,不论出身。
今日徐晃亲身体会,果不其然。
**\"哈哈!好!\"
苏烨对徐晃的表现颇为赞许,抬手示意门外的管家上前,接着对徐晃道:\"你先随府中管家去安置家眷。\"
\"按我麾下规矩,江陵城已为你备好宅院,权作见面礼。无需推辞,此乃新入文武皆有的例份。\"
\"非独厚于你一人。\"
\"待日后州牧府迁至襄阳,那边亦为诸将预留了更佳的府邸。\"
\"且用心效力。我手中还有诸多机遇,稍后管家自会为你详述。先去安顿家小,三日后至亲卫营报到即可。\"
\"末将领命!\"
徐晃抱拳应声,随管家离去。
\"再添一员良将!妙极!\"见人影远去,苏烨抚掌而笑。
旁侧的许褚却挠头道:\"主公,此人不过丹劲中期,观其年岁近三旬,天赋当真出众?如今营中丹劲已属寻常……\"
\"此言差矣。\"苏烨摇头轻笑。
\"此人无师承根基,未得我处资源栽培,能凭自身修至丹劲中期已属难得。\"
\"更可贵者,徐晃所长非个人勇武,而在练兵驭军之术。\"
\"此二者,仲康你未必及他。日后当虚心请教——我对你的期许,可不止于做个亲卫统领。\"
许褚面露难色道:\"主公明鉴,这些年您最清楚我的能力。让我担任亲卫统领尚可,独自带兵实在力有不逮,还望主公收回成命!\"
\"强人所难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统兵作战太过耗费心神,虽有完善的练兵体系,但独当一面绝非他所愿。
\"你啊!\"苏烨无奈地摇头道,\"分明是偷懒成性!\"
\"此事已定,由你负责教导徐晃熟悉军务,自己也需勤学苦练。届时我亲自查验,若是不达标......\"
许褚只得苦着脸应下:\"末将遵命。\"
翌日清晨,苏烨携苏玉视察江陵船厂。
黄承彦迎上前禀报:\"海船建造进展顺利,第三代技术已臻成熟。不过若要再进一步,还需完善相关配套产业。\"
\"与其改造旧船厂,不如新建更快捷经济。\"
\"第三代海船已足够先进,\"仲瑜说道,\"完全能满足当前需求。\"
苏玉点头附和:\"产业升级太耗时,先用这个吧?\"
苏烨思索片刻:\"第二代其实就够用,但为延长使用年限,还是采用第三代技术。\"紧接着问道:\"每月能产多少艘?组建南北航线和攻取交州需要多久?\"
黄承彦回答:\"现有5家新式船厂,共50个船坞。顶级战舰需5-6个月,运输船2个月。组建完整舰队约需一年。\"
\"初期不必要求过高。\"苏烨补充道。
1066年
“一支海上舰队,只需配备十余艘战船外加二十余艘运输船,便足以应付当下海战需求,甚至仍有富余!”
“因此,我给你六个月时间,必须至少造出一支这样的舰队所需船只。”
“剩下的产能,可用于建造更多商船,交付商会用于海上贸易。”
“目前真正需要战船的,恐怕只有交州地区。”
“北方战事未来或许也用得上,不过那是后话。”
“现阶段除了组建进攻交州和中南半岛的舰队外,重点还是发展海上运输。”
“这也是未来几年我们针对其他诸侯的主攻方向。”
通过经济战消耗诸侯财力,同时壮大自身实力,让荆州日益强盛。
“遵命!”黄承彦欣然接令。
这并非难事。
“此外,”苏烨继续吩咐,“需要在洞庭、襄阳、江夏等地兴建新式船坞,同步完善配套产业。”
“仅靠第三代航海技术,难以满足未来需求。”
“必须提前布局,避免临时手忙脚乱。”
“当然,最理想的造船基地本应设在沿海港口。”
“可惜我们目前没有沿海领地。”
“等夺取交州和中南半岛后,可在当地选址建设新船坞。”
“眼下先在内陆积累经验,培养人才。”
未来无论是挺进东南亚、南亚、欧非大陆,还是远征太平洋两岸的美洲大陆,都需要更先进的船舶与航海技术。
(
苏烨对自己的航海技术充满信心,他凭借前世记忆和超凡悟性,已经设计出一整套航海设备,包括改良版六分仪等工具,部分样品甚至已经制作完成。
黄承彦了解苏烨的发展规划,立即应允这项任务。苏烨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功劳簿上必有你的一笔。\"得益于黄承彦及其家族的鼎力相助,这些年 ** 技术的发展才能如此顺利,而黄承彦本人也乐在其中。
交谈间,苏烨发现黄月英不在场,便询问缘由。黄承彦无奈道:\"这丫头嫌我进步太慢,转而去向祖父求教了。\"说着还愤愤不平地补充:\"要不是公务缠身,我怎会在研究上落后于她?\"
苏烨和苏玉闻言忍俊不禁。苏烨转而询问黄老太爷的近况,黄承彦欣慰地表示:\"老人家修习您提供的内功心法后越发健朗,加上醉心于新技术研究,如今精神矍铄,再活几百年都不成问题。\"
\"你这般钻研下去,保不准哪天真能带着他一起长生不老!\"
提及此事,黄承彦满是感慨与庆幸。他感慨苏母养育了如此出色的儿子,更庆幸当年黄家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若非如此,何来今日的辉煌成就?
\"哈哈!那敢情好!\"苏烨朗声笑道:\"老爷子可是个技术狂人,思维敏捷,在工程技艺方面造诣非凡,日后还有许多需要倚重他的地方。这样的人才,自然是越长寿越好。\"
在这乱世之中,要寻得这般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着实不易。
\"若老爷子知晓您这般评价,想必会十分欣慰。\"黄承彦含笑回应。
商定海船事宜后,苏烨转至江陵水师驻地,召见甘宁商谈组建海军舰队及征讨交州、中南半岛的计划。他激励道:\"这支先锋舰队将配备最精锐的战舰,肩负开创新纪元的海战重任。我属意由你与周泰统领,未来半年就看你们各自的表现了!谁更出色,谁就将执掌这支舰队帅印。\"
之所以不选文聘,一是襄阳水师仍需其坐镇,二则是苏烨更愿给年轻将领机会。文聘虽沉稳持重,却少了分锐气与冒险精神。海军初创之际,正需要富有冲劲的年轻将领来担此重任。
喜欢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