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日,许攸借叙旧之名拜访袁术谋主杨弘。酒过三巡后,许攸状若无意道:\"听闻辟恶兄的主公先前在南阳与苏烨交锋,不仅损兵折将,还赔付了大量钱粮?\"
杨弘闻言,脸色当即沉了下来,冷眼盯着许攸质问道:“许子远,你今日登门,莫非专程来羞辱我与主公的?”
“岂敢岂敢!”许攸赶忙赔笑解释,“在下纯粹是心生好奇。再者,前将军苏烨此人神龙见首不见尾,近来展露的势力又如此强横。我家主公对此人颇为忌惮,自然想多探听些消息,也好早作防范。”
听得这番说辞,杨弘神色稍霁,颔首道:“此言倒也在理。子远兄有所不知,那苏烨用兵如神,帐下将士更是骁勇异常。半年前我家主公派纪灵将军率三万精兵,会同孙坚所部两万余人攻打新野。谁曾想,连城墙砖石都没碰着几块,半日之内便全军溃败,连纪灵与孙坚都成了阶下囚。数万大军十之 ** 皆被其俘获。事后那苏烨竟遣使前来,要我主公耗费巨资赎人。为此事,主公至今想起来仍要动怒。由此可见苏烨军威之盛!自那以后,我家主公再不敢轻易招惹,只顾埋头练兵,盼着日后雪耻。”
说到此处,杨弘仍心有余悸。他暗自思忖:照这般情形,恐怕将来主公也未必是苏烨对手。不若早作打算,暗中与苏烨结交?
念及苏烨的雷霆手段,杨弘愈发觉得各路诸侯皆非其敌。纵使四世三公的袁本初,怕也难与之抗衡。
许攸满脸诧异:\"从前我也见过苏烨率军攻城,确实比现在各路诸侯临时操练的兵马强些,但也没夸张到这种程度吧?\"
\"哪有你说的那么厉害?\"
可是据传,苏烨不仅一战击溃纪灵和孙坚,生擒二人,还顺带俘虏了近五万大军。
这简直像在听神话故事。
要说全歼五万敌军,他倒是相信。
可居然大半都直接投降了?
究竟是纪灵和孙坚太无能,还是苏烨太可怕?
按说应该拼死一战,落得两败俱伤才对。
为何都这么干脆地投降了?
实在想不通!
\"呵!\"
杨弘冷笑道:\"我虽未亲眼目睹那场战役,但详细询问过纪灵将军。这次会盟时苏烨军的战力,与从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据我所知,苏烨这几个月急扩军十余万。要么此次带来的只是少量精锐,其余都是新兵;要么,就是他之前隐藏了实力。\"
纪灵绝不会骗他,这不是纪灵的作风。
\"嘶——\"
许攸倒抽凉气,捻着胡须沉吟:\"新兵?看着不像啊!新兵能结成军阵?\"
\"传闻苏烨获得了先祖苏武的军阵传承,原本我还不信,如今看来确有其事!\"
\"若只是藏拙倒还好说,若真都是新兵,那就更可怕了!\"
\"意味着苏烨仅用数月,就练出一支远超各路诸侯的精锐之师。这样的练兵效率,这等手段,实在骇人听闻。\"
他觉得必须提醒主公,要更加重视苏烨,将其威胁等级再上调几档。
\"正是如此!\"
杨弘神色复杂地点头:\"所以我才说此人可怕至极。\"
“我更倾向于认为,他这次带来的兵马是当年讨伐黄巾时亲手组建训练的精锐,经过多年磨砺,才有了今日的强悍。”
“只不过,此前一直藏锋不露。”
对于所谓速成练兵的传闻,杨弘并不愿相信。
若真如此,未免太过骇人。
天下诸侯,谁还能与之抗衡?
或许只需数年光景,苏烨便能培养百万雄师,横扫寰宇?
“哦?此话怎讲?”许攸眉头一挑,露出探究之色。
杨弘轻笑反问:“子远可还记得苏烨是如何攻破汜水关的?”
许攸略一沉吟:“据传是乘华雄败退之际尾随入关,投机取巧罢了。各诸侯皆未亲见,莫非另有隐情?”
他原本未加深思,此刻细想,确实疑点重重。
** 究竟如何,唯有苏烨麾下知晓。
“世上岂有这般多的巧合?”杨弘摇头道,“汜水关守将胡珍虽非俊杰,却也不是庸才,岂会不懂防范尾衔之策?”
“除非他确信苏烨绝无可能趁败军入关时抵达,否则断不会贸然开启城门。而意外偏偏发生,只能说明——”
“他严重低估了苏烨铁骑的奔袭之速,亦或是苏烨军刻意隐藏了真实战力。”
“唯有如此,才能解释这场看似侥幸的破关。”
“这支军队,绝不可能是什么新兵。子远以为然否?”
(
杨弘忽然觉得自己的智慧达到了巅峰,越是推敲,越认为自己的判断精准无误。
此刻,他仿佛触摸到了 ** 的核心。
“确实如此!”
许攸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光芒,神色郑重地点头附和:“依照你的分析,这推测 ** 不离十了!”
“苏烨的军队分明隐藏了真正实力,除了攻占汜水关外,其余时候根本未曾全力出击!”
“以他兵马的强悍,再加上麾下赵云那超凡入圣的境界,若真想拿下虎牢关,恐怕早已得手。”
“此人城府极深,分明是在保存实力。辟恶,这对你家主公而言,绝非好事!”
“别忘了,你家主公如今还占据着南阳郡,而这本属于荆州,与苏烨的地盘接壤。”
“就连汝南也紧邻荆州。”
“有这样一位狡诈强横的敌人近在咫尺,若不趁着讨伐董卓之机设法削弱苏烨,等到战后,你家主公必不是他的对手,届时恐怕会遭遇惨败!”
“你应该明白,苏烨绝不会容忍南阳继续被他人占据。”
“之前未彻底夺取南阳,甚至将你家主公逐出此地,不过是顾忌讨董大局,怕落人口实。”
“可一旦讨董结束,形势便截然不同了!”
许攸意识到,苏烨的实力恐怕远超他和袁绍此前的预想。
因此,必须削弱苏烨。
但他们不宜直接出手,只能借袁术之力。
“有道理!”
杨弘眉头紧锁,但随即察觉异样,目光转向许攸,反复打量了一番,沉声问道:“子远!今 ** 特意寻我,又提及苏烨的威胁,是别有用心吧?”
“说吧!你到底想利用我,或者说,想让我家主公做什么?”
这许攸分明是在下套,意图挑拨!
“哦?”
许攸略显讶异地看向杨弘:“辟恶果然聪慧,竟一眼看穿了我的意图!”
“不错!我确实希望你能劝说你家主公主动对付苏烨,削弱他的力量!”
“袁绍主公同样察觉到了苏烨带来的危机!”
“必须设法削弱他的力量,防止他日后成为主公的心腹大患……”
“可此事对袁术主公而言同样势在必行!”
“毕竟,袁绍主公的根基在冀州,暂时不受苏烨威胁;”
“反倒是杨弘大人您的主公坐镇南阳、汝南,与荆州接壤,讨董结束后首当其冲要面对苏烨。”
“以苏烨现有实力,待讨董结束,他岂会甘心偏安一隅?”
“届时第一个进攻目标,必然还是您家主公;”
“所以这并非在下算计,而是互利共赢的合作;”
“毕竟,苏烨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您意下如何?”
见杨弘识破了自己的意图,许攸索性开诚布公。
他所说的本就不假。
对袁术而言,与苏烨终有一战,这是无法回避的宿敌关系。
“有理!”
杨弘眉头紧锁道:“那就直说吧——袁绍想让我们做什么?”
“呵呵!”
许攸不再兜圈子:“苏烨正在攻打伊阙关。”
“我家主公判断他短期内难以攻克;”
“而伊阙关粮草补给困难,希望您家主公能效仿对孙坚的计策,断其粮道。”
“届时苏烨很可能如孙坚般兵败溃退,实力大损;”
“此计若成,对双方都有大利;”
“杨弘大人亦能借此立下大功,您觉得呢?”
许攸想了想,又补充道:\"考虑到我主与您家主公的关系,这条计策还是由辟恶你亲自呈报比较妥当,千万别提到我和我主。否则,以你家主公的性格,宁可放弃良策也不会采纳的。\"
他对袁术的脾性实在太熟悉了。
杨弘闻言不由得眉头一跳。
5.1说来惭愧,这确实是自家主公做得出来的事。
他比谁都清楚主公对袁绍的厌恶程度。
这计策确实不能与袁绍、许攸挂钩。
不过这样反倒成全了他——若计策成功,功劳就全归他所有了。
杨弘当即笑着拱手:\"那便多谢子远兄成全了!此事包在我身上!\"
\"痛快!\"
许攸大笑着举杯:\"辟恶果然爽快!来,共饮此杯!\"
酒过三巡,许攸告辞离去。
杨弘随即求见袁术,将截粮弱敌之计稍作修改,以自己谋划的名义禀报。
袁术听罢却沉默不语。
杨弘见状连忙劝谏:\"主公,此乃天赐良机,更是当前削弱苏烨的唯一办法啊!\"
袁术目光深沉地盯着他:\"计策虽妙,为何不早说?\"
\"这...\"杨弘一时语塞,\"现在献计应该不算太迟吧?\"
\"呵!迟了!\"袁术冷笑,\"你可知道,苏烨离开虎牢关时,已经从我这里带走了三个月的粮饷?\"
如此一来,这条计策不是彻底失效了?
袁术听完杨弘的话,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厉声呵斥:\"杨弘!你好大的胆子!\"
这杨弘竟敢出言不逊,莫非是活腻了?
\"主公息怒!属下失言!实在是心急如焚,痛惜错失压制苏烨的良机啊!\"
杨弘见状连忙俯首请罪,姿态极为谦卑。
他深知袁术秉性,此刻若不及时服软,必将彻底惹恼主公,后果不堪设想。
果然,见杨弘这般恭顺,又听了解释,袁术的怒气很快消退。
来得迅猛,去得也干脆。
袁术疲惫地挥了挥手:\"罢了!倒也怪不得你,连我自己如今都追悔莫及。\"
\"你看这计策,可还有补救之法?就此作罢实在心有不甘。\"
\"那苏烨势力日益强盛,待讨董结束,我与他必有一战,眼下却毫无胜算啊!\"
\"若事不可为,届时恐怕只能弃守南阳了......\"
他何尝不想打压苏烨,甚至除之而后快?
然以眼下实力,根本力不从心。
单是苏烨麾下那位天人境的赵云,就足以令袁术寝食难安。
\"可恨的苏伯渊!凭什么你这般好运?能得此等良将效忠?\"
\"为何这等人才不来投奔于我?\"
\"我袁氏四世三公,名门望族!\"
\"你区区寒门子弟,凭什么得天独厚?\"
袁术心中愤懑难平。
与苏烨相较,倒显得他像是寒门出身,苏烨反成天选之人。
天理何在?
难道袁氏数百年的积淀,还抵不过你苏烨短短数年的运势?
这世道,何其不公!
(
以下为
---
喜欢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