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现今局面绝非如此。\"
\"哦?\"
曹操闻言神色骤变,目光惊疑地望向苏烨:\"伯渊竟早已知晓这些**?\"
\"看来我低估了你的消息来源!\"
\"你方才说袁绍阵营内斗才致使董卓得手......\"
\"莫非这局面不是因为袁氏错判董卓野心所致?\"
他原以为自己已看透全局,难道其中还有隐情?
\"当然不是!\"
苏烨嗤笑着摇头道:\"至少不全是!\"
\"你不觉得袁绍行事颇为蹊跷吗?\"
\"当初你们诛杀张让迎回天子后,明明可以集结西园八校及司隶校尉部兵马,联合丁原共抗董卓。\"
\"可袁绍是如何行事的?\"
曹操眉峰紧蹙:\"袁绍当时分散军力,待我们救回天子时,洛阳大半已落入董卓之手,再想集结为时已晚。\"
\"非也!\"
苏烨断然否定:\"孟德莫非忘了,董卓与丁原皆是袁绍负责联络?\"
\"他岂会不知董卓动向?\"
\"既知董卓动向,为何还要做出这等自毁长城的举动?\"
\"事后也未立即收拢残部?\"
\"莫非你 ** 信,袁氏当时对西园八校完全失去掌控?\"
\"须知八校尉中大半皆是袁氏门生!\"
\"何进麾下亦有众多袁氏党羽。\"
\"何进不过是袁氏豢养的走狗罢了!\"
这屠夫至死都不知自己早已沦为棋子。
曹操幡然醒悟。
他猛地回忆起先前种种蛛丝马迹,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莫非...袁本初当初是诈败于董卓?好让董贼窃取洛阳?\"
\"正是。\"
见苏烨笃定颔首,曹操仍觉困惑:\"可这对袁本初有何益处?\"
\"你且细想,当今局势何人得利?\"苏烨点拨道。
曹操沉吟良久,突然面露骇然:\"袁绍是要借董卓之手颠覆汉室!更要借刀 ** 除去袁隗、袁基,连袁公路都不放过?\"
他彻底明悟了。
这袁绍身为庶子,本无缘继承家业。如今借董卓之手,不仅让袁隗等人身陷囹圄,更名正言顺接管了大半袁氏基业。待他们与董卓交战,袁隗必遭毒手。
至于袁术...
倒是个意外。若非袁隗将其遣往南阳,恐怕也在劫难逃。不过以袁术的声名才干,想必袁绍也未必放在眼里。
\"善!\"苏烨赞许道,\"孟德果然一点就透。\"
这里提供两个
\"袁本初这招堪称毒辣!\"
\"既搅得天下大乱,让汉室岌岌可危,\"
\"又借机除掉袁隗、袁基这两块拦路石。\"
\"否则董卓岂能趁虚而入?\"
\"现在洛阳城头,早该插满袁字大旗了。\"
曹操捏碎酒盏,冷笑连连:\"好个四世三公的袁家!\"
\"差一点就让这盘棋下活了。\"
\"该说他帮了天下人,还是害了天下人?\"
\"说到底,都是出身作的孽——\"
\"就像我曹孟德,当年谁不因曹节之事指指点点?\"
他忽然怔住。
那个总被嘲为\"婢生子\"的袁本初,
明明是袁氏嫡脉,却要为他人做嫁衣裳。
这口气,换作是他怕也咽不下。
转念间,曹操忽觉袁绍处境更为凄凉!
他因宦族背景屡遭非议,却不必忧虑家族继承之事。在曹氏一族中,他始终是当之无愧的继承人。
\"呵!\"苏烨轻抿茶盏:\"世间谁无困顿?比起士族出身者,那些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黎民才是真正值得怜悯。若连出身带来的郁结都难以承受——\"他指尖轻叩案几,\"不过是未曾经历真正的磨难罢了。\"
\"人心从来难以餍足。得寸进尺本是常态。当你获得面饼,便渴望无穷无尽的食物;有了衣食住所,又贪求田产财富;待这些俱全,权势地位又成新的渴求。\"
\"你羡慕袁绍时,可知袁绍正嫉妒袁基、袁术?而他们,或许又在觊觎皇室血脉,乃至天子之位。这般比较孰惨孰苦,实在毫无意义。\"苏烨衣袖轻拂,\"世人皆有其不幸,亦有其可憎之处。但无论何等委屈,都不该将愤懑宣泄于无辜者身上。\"
\"袁绍为一己私欲,亲手揭开乱世帷幕。此人非但不可怜——\"他眸中寒光乍现,\"唯余可恨二字!\"
话锋忽转:\"不过...\"苏烨唇角微扬,\"对意图革新这腐朽王朝的我而言,袁绍所为反倒有利。若非如此,等待变革之机,还不知要多少春秋。\"
乱世之来,时而如反掌般轻易,时而又似隔着万重山峦。
“还是你目光如炬!”
曹操微微叹息:“伯渊直言的性子,同样令人钦佩。”
“小事一桩。”
苏烨轻抿嘴角:“直言因视你为友;”
“更因我无所顾忌。”
多年筹谋,羽翼已丰。
若非自取 ** ,这江山迟早尽归他手。
当务之急,只需稳扎稳打向前推进。
纵有雷霆手段横扫诸侯之能,
却不愿树敌过多,徒增将士伤亡。
徐徐图之,方能为日后变革减少阻力。
故而苏烨从容不迫。
光阴充裕,何须急躁?
先稳固根基,推行新政,
再步步为营拓展疆土。
“哈!”
曹操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傲然气魄,朗声大笑。
眼底却泛起凝重:“伯渊如此胸有成竹...”
“日后必是劲敌!”
再难如今日这般 ** 言欢,倾吐肺腑。
** 路上,终究孑然一身。
“来!伯渊!满饮此杯!”
曹操再次举樽。
“请!”
苏烨一饮而尽,凝视故友:“孟德,你我终将兵戎相见。”
“然我珍视这段情谊,不愿就此断绝。”
“不若立约:无论胜负,败者需助胜者完成大业,如何?”
曹操闻言一愣,诧异道:\"伯渊竟也有这般天真的想法!\"
\"争霸之事一旦开启,局势可就由不得我们掌控了!\"
\"若败的是我,宁可一死也不愿仰人鼻息,这与我的理念相悖。\"
他觉得苏烨的设想虽好,却过于理想化。
以他多疑的性格,自问做不到这等境地。
\"原来如此?\"
苏烨面露惋惜,轻叹道:\"那败者归降之事便作罢。\"
\"不过他日若我取胜,既不杀你,也不留你。\"
\"孟德兄不是素有征西之志?\"
\"届时我放你携家眷与部众西出阳关,任你做名副其实的征西将军,乃至西域之王,意下如何?\"
与其斩杀曹操,不如令其成为开拓西域的利刃。
待时机成熟,封个西域王又何妨?正好让其继续西征。
他都替曹操想好了——驻颜丹、练气术等赏赐,但凭军功来换。
虽说为时尚早,先定下章程也好,免得这倔驴届时自寻短见。
毕竟由曹操自带干粮开疆拓土,可比朝廷劳师远征划算得多。
当然,他绝不会承认是因收了卞氏而心软。
横竖有系统傍身,容得下这个枭雄。
\"嗯?\"
曹操瞳孔微震:\"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苏烨斩钉截铁道。
苏烨笑着点头,目光灼灼地问:\"你究竟应不应允?\"
\"一言为定!\"
曹操沉吟片刻,郑重颔首道:\"我答应你。倘若日后你败于我手,我也保证让 ** 上下,连同愿意追随的文武官员及将士们安然离开汉土,远赴西域。届时你不单可以继续做征西将军,更可能成为西域之王。\"
\"这是我曹孟德的承诺。\"
既然苏烨如此胸襟开阔,他曹操又岂能示弱?这个提议确实两全其美。
无论胜负,彼此都有退路,甚至还能实现另一个夙愿。随着地位攀升,能说真心话的知己必将越来越少。留条后路,未尝不是明智之举。
\"痛快!就这么定了!\"
苏烨闻言开怀大笑。与此同时,一道无形符文悄然没入曹操眉心,隐入识海深处。这正是苏烨暗中设下的契约禁制——并非担心自己落败,而是预防曹操将来溃败时想不开自寻短见。
数日后,诸侯们正在帅帐宴饮作乐,忽闻传令兵急报:
\"禀盟主!孙将军在汜水关兵败华雄,现已率残部退回大营!\"
\"文台败了?\"袁绍惊得掷杯而起。
未等传令兵回话,孙坚已持剑闯入。但见帐内觥筹交错,他眼中寒光乍现,握着剑柄的手背青筋暴起。
愤怒的孙坚见袁术悠然自得,怒火中烧,不等袁绍发话便持剑冲到袁术面前,厉声质问:“袁公路!你为何扣我军粮草?连日派人索要,你都拒不发放?”
“害得我军空腹迎敌,惨遭败绩!”
“今日若不给我个交代,定斩不饶!”
袁术神色骤变,畏惧孙坚手中利剑,连连后退不敢出声。
袁绍闻言大惊,面色阴沉地扫视二人:“文台兄先收剑!此事当真?公路确实未发粮草?”
“千真万确!”孙坚怒目圆睁,“此等大事岂能作假?一查便知!”
“我倒要问问袁盟主与诸位,我在前线拼杀,你们在此宴饮,还断我粮草,究竟是何居心?”
“你们究竟是来讨贼,还是来看热闹的?”
此战他不仅损兵折将,更痛失爱将祖茂,悲愤交加才会口无遮拦。
这番话说得众诸侯脸色铁青,原本想替他说情的人也闭口不言,冷眼旁观起来。
袁绍尴尬劝解:“文台兄息怒!有话好说!”
“凡事都可摊开讲!”
说罢转向袁术厉声责问:“袁术!你老实交代,是否真未发放孙将军粮草?”
袁术急忙辩解:“绝无此事!”
“我特意嘱咐过要足量供应粮草!”
“不信可唤人当场对质!”
随即命亲卫去传唤相关人等。
袁术内心怒火中烧:\"孙坚实在可恨!\"
\"你竟敢对我拔剑相向?果然包藏祸心!\"
\"莫非忘了自己只是我袁家养的一条狗?\"
\"恶犬胆敢反咬主人?简直荒谬至极!\"
\"哼!先前断你粮草正是明智之举!\"
\"唯有让你尝尽苦头,损兵折将,方能牢记谁才是你的主子!\"
与此同时,袁绍却暗自窃喜。
孙坚向来是袁术的部属,他曾想拉拢未果。
不仅错失良机,地域上也不便行动。
为此他深感遗憾,更对孙坚心存忌惮。
如今袁术自毁长城,岂不快哉?
他巴不得二人斗得两败俱伤。
不过作为盟主,表面功夫仍需做足。
眼下当务之急是讨伐董卓。
救驾不过虚应故事,他的真实目的有三:
其一借董卓之手除掉袁隗、袁基;
其二夺取洛阳城;
其三借此收揽人心,为日后称霸铺路。
特别是袁隗等人的死讯至关重要。
唯有如此,才能让袁氏族人死心塌地追随于他。
这时侍卫带来袁术帐下一名小吏。
袁术厉声质问:\"派给孙坚的粮草可曾送达?\"
小吏战战兢兢答道:\"主...主公恕罪,属下...属下一时疏忽...\"
袁术早已布好局,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
那小吏得了承诺,事成后不仅自身安全无忧,家人更能获得重赏,自然一口应下。
“什么?忘了?”袁术勃然大怒,拍案而起,“这点事都办不利索,留你何用?”他厉声喝道,“来人!拖下去关起来!”
孙坚却懒得再看这拙劣的戏码。
喜欢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