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砚滚落下马时,肩头的箭伤已经浸透半边衣袍。
他跪在雪地里,右手死死攥着那封密信,指尖冻得发紫,却仍一字一句吐出:“送信人死在三十里铺……临终只说一句:‘谢无咎知道怎么走’。”
苏锦黎站在高崖边缘,风卷起她的白裙,像一盏未燃的灯。
她接过信,指尖触到血渍未干的纸角。
展开不过寸许,便见焦痕斑驳,残片上仅存一角图案——白鹤衔火,羽翼微张,正是先帝亲设的军驿图腾。
她瞳孔一缩。
这纹样,她在父府藏书阁的禁册中见过一次,标注为“灯道起令”,属羽林卫绝密传讯系统,早已随先帝驾崩而湮灭于史。
可如今,它竟以残图之形,出现在一名死去的信使手中。
她抬眼望向柳承志。
后者正蹲身查看韩砚伤口,眉头紧锁。
她声音不高,却如刀切冰:“你父亲是否提过,北境有条‘灯道’,专为羽林哨传令所设?”
柳承志猛然抬头,脸色骤变。
“你怎么知道这个名字?”他声音压得极低,“那是先帝暗设的军令通道,每十里设一暗驿,不通车马,不录户籍,只靠白鹤灯递讯。三十六哨连环点亮,可直通中枢——但二十年前就被废了。”
“废了?”苏锦黎冷笑,“可有人还在用。”
她将残图翻转,指着边缘一处细微刻痕:“你看这里,不是烧毁的痕迹,是人为切割。这图原本是一整幅,被人撕开,只留一半示警。送信人拼死送出这一块,就是为了让我们找到下一个线索。”
柳承志沉默片刻,忽然道:“若真还有人在守灯道……那就只有一个人可能活着。”
“谁?”
“谢无咎。”他咬字极重,“先帝钦命的‘灯道十三驿’末代驿丞。据说当年其他十二驿接连暴毙,唯他一人幸存,从此隐居荒岭,再未露面。军档早把他记作死籍。”
苏锦黎眼神一凛。
“查。”她转身下令,“赵九,调七王府旧档,找所有关于‘庚戌年’北境驿卒名册,尤其是编号带‘七’的。”
半个时辰后,赵九带回消息:庚戌年,北境第七驿确有一名驿卒名为谢无咎,职责为“灯令稽查”,档案备注四字——“永戍孤驿”。
与此同时,苏锦黎亲率轻骑奔赴三十里铺。
尸首尚在,是一名老驿夫打扮的男子,喉间一刀毙命,手法干净利落。
她蹲下身,在其腰间搜出一枚断裂的铜铃,铜绿斑驳,正面刻着“庚戌·驿七”四字,背面则是一行小篆:火不熄,鹤不眠。
她指尖抚过铭文,心口发沉。
这不是普通的驿铃。
这是灯道系统的身份凭证,唯有持有者才能开启沿途灯台机关。
而如今,它断了。
“太子的人动作比我们快。”她站起身,目光扫过四周荒原,“他们不仅要灭口,还要斩断整条灯道。”
当晚,一行人疾行百里,抵达深山孤驿。
茅屋破败,檐下悬着半盏锈灯。
推门进去,一股陈年墨香扑面而来。
墙上挂满图纸,皆以朱线勾勒山路关隘,中央一幅巨大灯路全图,被红笔划去十之八九。
桌上摆着七盏不同形制的白鹤灯,有的精巧如宫造,有的粗陋似民制,却都擦拭得纤尘不染。
老人坐在灯影里,背对门口,听见脚步声也不回头。
“你们也来抢灯图?”他声音沙哑,像磨钝的刀。
苏锦黎没答话,只将那半幅残图轻轻放在案上。
烛火跳了一下。
老人缓缓转身,目光落在残图上,手指忽然微颤。
“这是……第一驿的起灯令。”他喃喃,“我以为,这东西早就该化成灰了。”
“它差点就成了灰。”苏锦黎看着他,“可有人宁愿死,也要把它送到我手里。”
谢无咎盯着她许久,终于开口:“灯道不只是传令。”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指尖点向地图最深处的一处山谷——鹤冢。
“若三十六哨齐燃白鹤灯,并依‘天枢—摇光—玉衡’顺序点亮,便会触发遗兵令机关。山腹之中,藏着五千隐兵,粮草兵器俱全,只待令下而出。”
屋内一片死寂。
柳承志呼吸一滞:“你是说……先帝留了后手?”
“不是留给朝廷。”谢无咎冷笑,“是留给忠臣。当皇权堕落,奸佞当道,有人妄改遗诏、屠戮旧部之时,这五千人,便是清君侧的最后一把刀。”
苏锦黎眸光骤亮。
可下一瞬,谢无咎看向她,眼神冷得刺骨:“但现在,只剩三处驿站还有人守。其余……都被‘清道人’杀了。”
“清道人?”她问。
老人嘴角扯出一抹讥诮:“穿东宫软甲,用内府特制弩机,专挑夜深杀人,不留活口。他们不砍头,不焚尸,就让尸体挂着驿铃,挂在灯杆上,像是在祭旗。”
苏锦黎脑中电光一闪。
东宫……内府弩机……
她忽然明白为何刺客会出现在祭坛现场,为何供词中提及“灭口”。
太子早已察觉灯道未绝,甚至可能知晓遗兵令的存在。
他不敢明查,便派出死士,逐驿清除。
这不是偶然刺杀,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肃清。
她握紧袖中残图,声音冷如霜降:“所以,只要我们点亮下一盏灯,就会成为他们的目标。”
谢无咎看着她,良久,点了点头。
“那你现在,还敢点吗?”
窗外,风声渐紧。
檐下那半盏锈灯,在夜色中轻轻晃动,仿佛随时会熄。
可屋内,七盏白鹤灯静静排列,像是等待被唤醒的魂灵。
苏锦黎没有回答。
她只是抬手,将桌上一盏最小的灯,轻轻推向了烛台方向。
当夜,风未停,雪愈急。
苏锦黎没有点灯,只让赵九在屋外布下三重伏线,烟雾弹藏于檐角草堆,铁索横于院门两侧。
她知道,谢无咎手中那幅灯图一旦现世,太子绝不会坐视。
而敌人要的从来不是拖延,是彻底抹除。
三更刚过,破空声自林间掠起。
三道黑影翻墙而入,动作迅捷如鬼魅,落地无声,弩机已抬。
箭矢直取堂屋中央——谢无咎坐处。
但那里早已空无一人。
“中计了!”一名刺客低喝,话音未落,一道黑影从屋顶扑下,赵九长刀出鞘,一刀劈断第一支弩箭。
烟雾弹应声炸开,灰白浓烟瞬间弥漫小院,遮蔽视线。
柳承志从侧厢破门而出,肩伤未愈,动作却狠厉如狼。
他扑向最近一名刺客,刀光横扫,那人举臂格挡,却被生生斩断右臂,弩机落地。
柳承志一脚踩住,反手夺过,指尖触到机柄,眉头骤紧。
“工部特造,东宫监用。”他一字一顿念出刻字,嗓音里压着怒火。
屋内,谢无咎静静站着,手中紧握那幅灯路图谱,指节泛白。
他听见外面的打斗,听见刀刃入肉的闷响,也听见倒地者临死前那一声压抑的咳嗽——像极了当年第七驿的同伴。
他闭了闭眼。
当年十二驿接连暴毙,他躲在暗处,亲眼看着火光一盏接一盏熄灭。
如今,同样的手法,同样的杀意,连弩机都未曾换过。
这不是巧合。
这是清算的延续。
苏锦黎从暗处走出,披着雪白斗篷,眉梢沾着霜。
她接过那具弩机,目光扫过刻字,眼神冷得像北境的冻土。
东宫……果然是东宫。
太子早已掌握内府军械流向,甚至能绕过兵部调用特制武器。
这些刺客不是临时遣派,而是早有部署,专门为了清除灯道残余。
她转身看向谢无咎。
老人站在灯影边缘,手中捧着一只特制白鹤灯,灯身小巧,铜底嵌着可旋转的盘面,刻有星轨与方位。
他轻轻摩挲灯底一行小字:“天命所归,火种不绝。”
“这是‘起灯令’。”他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却坚定,“唯有持令者点燃白鹤灯,并按星图转动铜盘,沿途残存的驿站才会回应。否则,哪怕你站在灯台前,也点不亮一盏火。”
苏锦黎看着他。
他知道危险,却仍选择交出钥匙。
她没问为什么,因为她明白——有些忠,不死于刀下,只亡于无人继承。
“我们什么时候走?”她问。
“现在。”谢无咎抬眼望向窗外,“夜最深时,路最暗,但也最安全。”
黎明前,队伍悄然出发。
七人轻骑简从,避官道,穿山脊,踏雪而行。
第一站是“雁口驿”,位于两山夹谷之间,曾是灯道第三哨,二十年前一夜焚毁,如今只剩断墙残垣。
抵达时天未亮,荒草掩门,枯枝覆雪。
谢无咎下马,取出起灯令,点燃灯芯。
火焰微弱,却稳定。
他按铜盘所示,缓缓转动三圈,口中默念口诀。
片刻静默。
忽然,远处山梁之上,一点微光闪现——一盏白鹤灯,在风雪中轻轻摇曳,如回应,如守望。
苏锦黎望着那抹火光,心头一震。
他们还在等。
可就在此时,赵九从驿墙后疾步走来,脸色凝重:“姑娘,墙上有人留字。”
她快步上前,拨开积雪。
一行刻痕映入眼帘,刀锋深陷,字迹仓促——
“第七哨已灭,勿来。”
风卷残雪,扑在她脸上,冷得刺骨。
她站在原地,指尖缓缓抚过那行字。
他们才刚启程,下一个据点已被屠尽。
不是巧合,是猎杀。敌人早已布网,只等他们一步步走入暗处。
她握紧手中的白鹤灯,灯火映在瞳中,燃而不炽。
原来,从她接过残图那一刻起,这场棋局就不再是逃命,而是赴局。
喜欢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