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家住在一个大杂院,里面住着五户人家,每家差不多二三十平左右。
原主家是四口人,勉强还有盈余空间。
有的家小小的屋子住了七八口,当真是连下脚地都没有。
刚拐进院里,映入眼帘的便是四处堆放的杂物,各家灶台都砌在门外。
显得整个院子满满当当。
院中央有个水池,平时洗洗涮涮都在这里,若是洗的衣服多,附近有条河,一般都去那。
原主手上的冻疮就是天冷时经常洗衣服冻的。
沈明珠住院期间,周姥姥回家拿东西时被大家拦住问了几句。
有外孙女的交待,她只摆出欲言又止的样子,便给众人留足想象空间。
县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各家或多或少都听到些风声。
有人觉得是家事,把话说开,长辈出面主持道个歉,没什么大不了,反正又没死人。
有人则是看不惯这种占便宜没够还心思歹毒的亲戚。
认为不能轻易放过,否则后患无穷。
别管每个人有啥心思,碰面都表现出实打实的关心。
这不,见人回来,立即有人惊呼“哎呀,明珠回来啦?”
听到声音,待在家的人纷纷跑出来。
“怎么这么快就出院?伤到脑袋可不是小事。”
说话的是于婶子,和原主家离的最近,关系最好,得知她住院,还特意带着水果前去探望。
沈明珠笑了笑“大夫说恢复不错,回家养着就行。”
虽然大杂院各家经常有矛盾、争执,但怎么说都是看着他们几个长大。
难免多嘴问道“明珠啊,就你自己?明远和明婷怎么没跟你回来?”
“他们在该待的地方接受教育。”
此话一出,周围瞬间安静,谁也没想到向来提起弟弟妹妹就笑的人,竟变得如此冷漠。
只是想到打听的消息,又不禁觉得理所当然。
于婶子在原主母亲去世后,没少帮忙,原主弟弟妹妹和她也很亲。
她在医院时,听周姥姥念叨两句,知道的自然多些。恨铁不成钢有,更多的是担心。
于是试着劝道“还是年轻不懂事,你气一气应该,可一家人哪有隔夜仇,是吧?”
沈明珠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道“于婶,你记得他俩几岁吗?”
“那咋不记得,十五岁,上个月刚过完生日。”
沈明珠苦笑道“是啊,15岁,这么多年,我把他们宠成孩子,连我自己都忘了,我也才18岁,同样是半大孩子。”
这个年代基本上都是敞开大门过日子,导致众人边界感并不是那么强。
总是会有人打着‘为你好’的名头去掺和,好比眼下,大杂院里的人没等她安顿,便试图说和。
然而,沈明珠此话一出,想到沈明远沈明婷光鲜亮丽的样子。
对比面前瘦弱的身躯,配上对方脑袋上醒目的纱布,所有人的眼睛心疼地快要出水…....
沈明珠点到即止,没再说任何话,只留给众人一个坚强的背影。
此刻她的人设就是小可怜,不想多说一句话的伤心人......
不得不说,原主父母对原主真的很好。
弟弟妹妹都是在客厅搭一个木床,上下层那种,却给原主隔出个单间。
屋内除了缝纫机这个大件比较值钱,再就是唯一的家用电器手电筒,其余都是平常家具。
按理说,沈大河每个月工资42元,偶尔出车会捎带东西,单位时不时还会发福利。
原主家条件该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至于这么简陋。
奈何打秋风的太多,不说零零碎碎,单说整账。
周姥姥家盖房子就借了三百,陆陆续续还,到现在只还够一百。
再说沈家,每次来都犹如蝗虫过境,但凡家里有精米白面,必定找各种借口划拉走。
这还不算原主总是花高价换肉票布票给弟弟妹妹。
沈明珠觉得以后必须坚决杜绝这种不良之风。
钱要花在刀刃上,她就是那个‘刀刃’,花在其他人身上,叫‘白瞎’……
她转头说道“姥,你看看外面灶台上的抹布还在不在?”
周槐花顺嘴回道“在呢,那玩意儿全是破洞,谁会惦记?!”
“不是,我是想说,好几天没在家,屋里一层灰,你帮我收拾收拾。”
见对方不情愿,沈明珠好似没看到似的继续说道“小叔肯定回去通风报信,估计沈家人一会就到;
姥,你记得烧锅水,来了客人,主人家怎么得有杯热水招待,别管他们赔多钱,咱们礼数要到位,你说对不?”
“这话在理。”有好处吊着,周姥姥动作迅速地开始打扫收拾。
中途,估计是见不得她闲,只听对方说道“明珠啊,你待着也是待着,咱们一起干,速度更快。”
“哎呦,姥,我这头,一听干活就疼,你把凳子先擦出来,不行,我得坐一会缓缓。”,
周槐花撇撇嘴,她觉得外孙女自从住院后,越发的懒。
明明就是不愿意干活,还拿生病当借口,大夫都说康复,真当她老太太没文化听不懂?
“常言道,勤生百巧,懒生百病,你身体不好其实就是躺的,像你过去,天天干活,也没见你生病。”
沈明珠直接说道“过去我也没被人打破头。姥,吃过核桃吧?人脑比那东西还复杂;
一不小心就碎了,所以我能活下来,还能带着你吃香喝辣,你就该偷着乐。”
周姥姥不死心地劝道“那也不能一直不干,我意思是你先从轻巧的活干起,慢慢适应;
村里老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骨头越待越懒,时间长了,人容易废,真的,没骗你。”
“姥,我们现在是新社会,讲究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沈明珠解释道“这话有些深奥,总结就是把过去不好的观念都扔掉,只保留合理实用。”
周姥姥不服道“老祖宗传下来的道理还能有错?”
沈明珠故作严肃道“啥祖宗不祖宗,打击封建迷信,人人有责,姥,别怪我没提醒你;
我是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分子,再被我听到你说这种反动的话,我可是会大义灭亲。”
周姥姥不可置信地瞪大双眼“咋地?你不会准备把我也送进去吧?”
“现在不会,不代表将来不会。反正你注意点,少说话多做事,我会时刻监督你。”
沈明珠不忘补充道“姥,你要相信,我这都是为你好。”
周姥姥被外孙女的话吓到,毕竟沈家前车之鉴在那,她真不敢赌这丫头是不是气话。
随即,她心里又很委屈。没白天没黑夜地伺候,还伺候出仇?到哪说理?
沈明珠若是知晓她的想法,肯定会告诉她,下次睡觉呼噜声小点,或许有人会信。
“对了,姥,回头明远和明婷去你那,你就这么锻炼他们,医生说我这身体不适宜劳动,这家以后得靠他们,我是撑不动。”
周槐花心中腹诽:鬼才信。
嘴上却说道“放心,我保证让他们学会,要是学不会,就不给饭吃,这招百试百灵。”
看看到时候谁心疼,反正不是她........
喜欢穿越六零,享受缺德人生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六零,享受缺德人生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