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气氛在忠顺王府里愈发浓得化不开了。
白日里洒扫庭除,悬挂彩灯,入了夜,各处院落仍是灯火通明。
因已说定,年节时要将贾府的三春姐妹等人都接来王府一同热闹。
姑娘们便聚在李洵日常起居的正院上房里,兴致勃勃商量着除夕及新年几日该玩些什么游戏取乐。
秦可卿靠在贵妃榻上,硕果以下盖着一条柔软的绫缎薄毯。
虽说屋子里有地龙,并不会觉得寒冷,但门帘子是打开透气的,就怕歪风凉了肚子,还是小心为妙。
孕妇最怕伤风感冒了,又不能吃药,她可不想遭罪和害了肚子里的孩儿。
秦可卿看着满屋子的莺莺燕燕,听她们叽叽喳喳的议论声,眉眼弯弯也跟着抿嘴儿笑起来。
丫鬟们也都得了闲,聚在一旁帮忙出主意。
香菱挨着一个绣墩坐着,双手托腮,眨着一双略显懵懂的大眼睛,满是期待地提议:
“新年里咱们作诗好不好?联句也好,限韵也罢,定然有趣得紧。”
她素日里最爱诗词,爱看别人争奇斗艳,如今自个儿学业有成,当然要验证番成果了。
“好香菱,你可饶了我们罢。”晴雯麻利地收拾着茶几上果碟,闻言立刻反驳:
“作诗那是林姑娘、薛姑娘、贾府姑娘她们的雅事,咱们这些人未必个个都擅长。
依我看,不如猜字谜,行酒令掷骰子,人人都能参与才热闹呢!我先去库房清点下东西。”晴雯性子爽利,考虑得也实际,更是个小酒鬼。
站在门边好奇摆弄走马灯的红缨转过头来,兴奋地补充:
“晴雯说得对,猜字谜好,还有行酒令也少不了,王爷说了今年酒水管够,果子点心也备得足足的!”
红缨是个小吃货,大伙都笑她,仔细胖成球了,王爷不嫌弃你。
红缨一听,登时就有些紧张起来了,她还真信了那些话。
担心自己太胖后被李洵给嫌弃,嘀咕着说大不了她少吃亿点点。
雪雁年纪小爱热闹,拍手笑道:“还要放烟花,放河灯,我听说管事公公们采买了好多呢。”
秦可卿看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笑得眉眼弯弯,柔声开口道:
“你们想的这些游戏都很好。只是,既然要玩合该添些奖品当个彩头,大家才更有兴致。”
她目光转向在一旁低声交谈的黛玉和宝钗:
“林妹妹和宝妹妹才情横溢,心思又巧,不妨就先劳烦你们试着出几个谜,也免得临时抱佛脚。”
薛宝钗放下手中那把缂丝花鸟团扇,点头含笑道:“秦姐姐考虑得是,奖品也需分个等次才更引得人争胜。
头三名自然要厚重些,金银锞子、时新珠钗、上用的胭脂水粉都可。
后面的也要有鼓励奖,但凡参与的哪怕只得些精巧果品、荷包香囊,也是个意思,大家同乐才好。”
她虑事周全,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秦可卿赞许地看了宝钗一眼:“还是宝丫头想得周到,如此安排极妥帖。”
丫鬟们一听还有奖品兴致更是高涨,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扬言比一比谁得到的更多。
这时。
去而复返的晴雯风风火火从外面进来,她刚去库房清点了一遍年货,朗声回道:
“回夫人,库房里各色灯笼还有二三十个崭新的,拿来贴谜语应是尽够了。
烟花爆竹、河灯,管事太监采买得极足,堆了半间库房保管咱们闹上三天三夜也用不完呢。”
众人闻言更是欢喜。
说干就干,黛玉和妙玉便移步到大书案前。
早有丫鬟铺开了厚厚一沓裁剪得一般大小,鲜艳匀净的红纸条。
林黛玉拈起一支小楷狼毫,妙玉则在一旁负责整理纸张,偶尔提点一句用墨的浓淡。
黛玉垂眸略一思忖,唇角便含了灵秀的笑意,提笔在红纸条上流畅地写下: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物)”
写罢,自己先抿嘴笑了,显然对这谜题颇为自得。
薛宝钗也走了过来,挨着黛玉身边坐下,另取了一支笔,看了眼她写的谜语不由笑道:
“妹妹这谜倒是质朴有趣。”她沉吟片刻,也落笔写下一则: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打一玩物)”
妙玉虽也参与,但谜语都是些佛理禅机。
没有悟性和鲜少钻研此道的估计也猜不出来,她提笔蘸墨极少,写出的字也显得清瘦孤峭。
写罢,便搁下笔,并不多言,只是得意看着自己的杰作欣赏,忍不住浅笑起来。
黛玉探过头去看宝钗写的,念了一遍,便猜着了,笑道:
“宝姐姐这个,是风筝吧?倒是应景,只是略显悲切了些,大过年的怨别离不好。”调皮地伸手去挠宝钗的痒痒。
“快换个喜庆的来。”
宝钗忙笑着躲闪,一边护着自己写好的谜笺,一边反击道:
“就属妹妹挑剔,你那有言必应的谜底呀,不过是块砚台,也未见得多热闹。”互相轻松猜出彼此的谜语,两人笑闹作一团。
黛玉被宝钗轻易说中,反而兴致更高,又提笔写下一个:
“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打一物)”
写完后,她得意地瞟了宝钗一眼,带着点小挑衅。
宝钗岂肯示弱,略一思索,便写下: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打一用物)”
这谜面看似凄婉实则暗藏机锋。
“好啊宝姐姐,你这是绕着弯儿骂人呢!”黛玉一看便知是竹夫人,忍不住又去掐她。
宝钗边笑边求饶:“好妹妹,我错了,再不敢了……”
大家笑闹了一阵,定下规矩,自己出的谜题,自己不能猜这才算公平。
很快。
写好的谜语红笺便积了厚厚一叠。
晴雯、红缨、雪雁等丫鬟好奇看了看,朝识字的香菱问都写了什么。
又唤来几个手巧稳妥的小太监,拿着熬得黏稠的米浆。
将这些红纸条仔细张贴在一个个精美的八角宫灯、琉璃灯、羊角灯上。
然后,太监们将这些承载着智慧与趣味的灯笼高高地悬挂在李洵主院中那几棵老槐树上。
一时间,树上仿佛瞬间结满了红彤彤、沉甸甸的果实,五彩的流苏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与远远望去,煞是好看。
王府上下,处处都在忙碌。
小太监们踩着高梯,将大红灯笼挂在每一处屋檐廊下。
婆子丫鬟们则忙着擦拭门窗,悬挂桃符,粘贴窗花。
下人们也都换上了府里统一发放的新衣,虽是仆役,衣裳鞋帽也都是崭新的。
颜色是统一的深浅不同的喜庆红色,放眼望去,似在一片暖融融的红色海洋中。
“你们谁出洋相了不成,笑得那么开心,说来孤也听听。”
…
姑娘们正在说笑,李洵从宫里回来了。
喜欢红楼恶王?朕的六弟太棒了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红楼恶王?朕的六弟太棒了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