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之上气氛渐趋融洽。
杨修居于首席,细观席间格局,左列为关羽、张飞、赵云、魏延等赳赳猛将,右列为文士谋臣,秩序井然。
他放下手中以茶代酒的杯盏,对刘备笑道:“玄德公麾下猛将,修方才已有领略,果然名不虚传。却不知这右列文臣,又是哪些贤才,还请公为我引见。”
刘备闻言,恭敬地一一介绍:“天使垂询,备敢不细陈?这位是徐州耆老、海内名士陈珪陈汉瑜公”
“身后乃其公子,现任州别驾陈登陈元龙;这位是东海糜竺糜子仲,慷慨仗义,今日宴席皆赖其操持”
“其弟糜芳,以及简雍、孙乾等,皆随备多年的肱股之臣,州郡事务多赖其力。”
杨修目光扫过众人,糜竺雍容有仪态,孙乾简雍亦是精干,他尤其在气度沉稳的陈珪和眼神睿智的陈登身上停留片刻,心中暗许:
“陈家父子,确有名士之风,观其气度,可当重任。”
又稍作寒暄,用些膳食后,杨修缓缓放下筷子,神色转为肃穆。
刘备立刻会意,知道天使有要事宣布,当即示意左右侍从悄然撤去席上杯盘,厅内顿时安静下来。
杨修整肃衣冠,郑重请出天子旌节,令随行侍从奉上一卷绢帛的诏书。刘备即刻率领麾下文武,离席整衣,躬身下拜,聆听圣谕。
杨修展开诏书,朗声宣道:
“天子诏曰:朕绍休于汉绪,惟念先孝灵皇帝崩殂以来,国步艰难,王纲解纽。逆臣蜂起,四海鼎沸,正朔不明,诸侯相伐。“
“咨尔刘备,字玄德,乃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宗室之胄。昔起于涿郡,平黄巾、讨张举张纯有功于社稷。”
“后值董卓僭逆,能明大义。近岁以来,镇守徐州,抚循百姓,绥靖地方,使黎庶稍得安息,其功可录。”
“朕今克复旧都,重振纲纪,思贤若渴。特诏尔刘备,速率所部忠义之士,入朝觐见,述职阙下,朕将量功授爵,另加封赏。钦此!”
诏书文言雅正,肯定刘备的宗亲身份和历年功绩,明确了召其入朝的意图。
刘备听罢,神色激动中带着复杂,深深叩首:“臣刘备,领旨谢恩!陛下天恩浩荡,臣虽肝脑涂地,不足以报万一!”
然而,他抬起头时,眉宇间仍有一丝忧虑:
“只是……天使明鉴,徐州地处要冲,北有袁绍虎视,西邻曹操……此前曹公屡次兴兵来犯,百姓惊惧。若备此时奉诏离徐,恐徐州顷刻危矣,百姓再遭兵燹之苦,备实在于心难安啊!”
席间陈登等人亦面露沉思之色。
杨修似乎早有所料,从容答道:
“玄德公忠君爱民,陛下深知。公之忧虑,陛下亦已筹谋。今已明诏敕令曹操,罢兵息战,使其专心北御袁绍,不得再犯徐州。”
“其子不日将应召入京,吕布所部亦已调防河东。如今朝廷新立,百废待兴,正是需宗亲重臣同心辅弼之时。公乃帝室之胄,陛下股肱之选,岂可久滞外藩?”
他顿了顿,取出另一份文书,展示给众人:“至于徐州守御,陛下与丞相府已有万全之策。此乃尚书台签发之丞相令。”
“迁徐州别驾陈登为徐州刺史,假节,都督徐州诸军事!总揽徐州军政要务,保境安民!”
陈登闻言,身躯一震,立刻出列拜谢:“臣陈登,领命!必竭尽全力,守护徐州,不负陛下与朝廷重托!”
其父陈珪亦面露欣慰之色,但老成持重的他仍谨慎开口:“陛下与朝廷信重,我陈家感激涕零!只是依汉室旧制,‘三互法’有避籍之禁,登儿本为徐州人士,出任本州刺史,恐有违制之嫌?且不知这丞相是……?”
杨修微微一笑,解释道:“汉瑜公所虑,乃承平之制。然陛下有言:‘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陈家世居徐州,深孚人望,忠心可鉴,正宜借此安定乡梓,何须拘泥常例?”
“至于丞相,乃陛下返跸长安后,为总揽朝政、速定祸乱所特设,由家父,原司空杨公出任。”
闻听此言,陈珪恍然大悟,原来眼前这位年轻天使,竟是当朝丞相之子、天子近臣,其分量之重,不言而喻。
刘备亦深感朝廷此番安排考虑周详,不仅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更显露出对他的极度倚重,连忙再次躬身:
“陛下圣虑周详,恩重如山!备感激不尽,定当尽快安排交割,克日启程赴京!”
正事议定,厅堂内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侍从重新奉上清茶与些许果品,众人不再拘泥于严格的席次,交谈也随意起来。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天子刘协如何从颠沛流离中重掌大权,尤其是以雷霆之势扫平李傕、郭汜的事迹。
众人听闻细节,无不感慨万千,对这位少年天子的魄力和手段由衷赞叹,尤其是最终攻克长安,更被在座武将们盛赞为“赫赫武德”。
关羽抚须沉吟,开口道:“方才听天使言及,陛下麾下虎贲中郎将徐晃徐公明,关某闻其用兵,长于断粮、疾袭,正合兵家要义。”
“且闻其亦是河东解良人,与某同乡。今日闻其自一军侯积功而至天子近卫统帅,可见陛下识人用人之明。此等人物,他日若有缘,倒想一见。”
言语之中,对这位未曾谋面的同乡将领,颇有惺惺相惜之意。
刘备听着众人议论,面带微笑,心中却对徐州这片他倾注心血、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基业,仍有几分不舍。他轻叹一声,转向杨修,问出了一个实际的问题:
“天使,陛下圣恩,备感激涕零。只是此番入朝,不知陛下可曾言明,备当率领多少部属随行?徐州军政已交托元龙,备身边这些部属……”
他目光扫过关、张、赵等人,意思不言而喻。
杨修闻言,洒脱一笑,举杯道:
“玄德公多虑了。陛下有言,玄德公乃社稷干城,股肱之臣。公所信重者,即是陛下所信重者。公可自决,凡愿随公入朝效力之忠义之士,陛下皆虚位以待,必不令英雄无用武之地!”
刘备心中大石落地,顿感暖意融融,连忙举杯回敬:
“陛下如此信重,备敢不竭诚以报!”他当即对陈登道:“元龙,徐州重任,便托付给你了。子仲、宪和、公佑他们,我便带往长安,也好有个照应。”
陈登肃然起身:“明公放心!登必竭尽全力,守好徐州,不负明公与陛下重托!明公入朝辅佐天子,才是匡扶汉室之正途,登在此预祝明公前程万里!”
这时,几杯酒下肚的张飞,按捺不住性子,站起身来,朝着杨修抱拳一礼,声音洪亮:
“天使!某是个粗人,有话就直说了!大哥这次去长安,陛下……陛下大概会封大哥个什么官职?能不能让大哥继续带兵?”
他心思单纯,直接问出了所有武将最关心的问题。
关羽在一旁微微皱眉,出声制止:“三弟!休得无礼!天子圣裁,自有深意,岂是我等可以妄加揣测的?”
杨修却笑着摆了摆手:“关将军不必介意,张将军快人快语,乃是真性情。此事陛下确有考量。”
他看向充满期待的刘备众人,缓缓说道:
“昔日陛下于霸陵军中曾言,玄德公乃帝室之胄,德才兼备,若入朝中,职位岂能轻授?最低当在九卿之列。宗正一职,掌宗室事务,由玄德公这等贤德宗亲担任,再合适不过。”
他话语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光芒,继续道:
“况且,如今天下未靖,袁绍等辈虎视河北。陛下励精图治,志在扫平不臣,重归一统。”
“届时,玄德公以宗亲之尊、知兵之能,统率一方王师,为国讨逆,亦在情理之中。功名但在马上取,诸位将军还怕没有建功立业、封侯拜将的机会吗?”
此言一出,不仅张飞眉开眼笑,在座如关羽、赵云、魏延等将领,眼中也都爆发出灼热的光彩!
他们之前听闻马超、庞德等西凉将领已获重赏,早就心生向往。如今听得杨修透露天子有征伐四方之意,这意味着他们这些武将,将有更大的舞台博取功名,这如何不让人热血沸腾?
喜欢刘邦穿三国?朕让大汉再次伟大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刘邦穿三国?朕让大汉再次伟大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