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杨奉军帐内灯火摇曳。杨奉伏案疾书,眉头紧锁,字迹时而凝重,时而潦草,显然心中并不平静。
良久,他放下笔,拿起写好的书信,仔细检查了一遍,然后小心地封好火漆。
“杨环。”他沉声唤道。
帐外应声走进一名年轻将领,他自河东白波军起事时便追随杨奉,一路征战,忠心耿耿,作战勇猛,如今已官至校尉,连天子刘协都曾亲口夸赞过他的勇武。
“叔父。”杨环躬身行礼。
杨奉将书信递给他,语气带着少有的郑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环儿,此信,你亲自跑一趟,务必送到河东,交到韩暹、胡才、李乐三位将军手中。”
杨环双手接过书信,感受到信件的沉重,也看到了叔父脸上的凝重,心中了然,肃然道:“侄儿明白!定不辱命!”
杨奉站起身,走到杨环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叹息一声:“环儿,你是我杨家人,又久在军中,深知陛下脾性。你此去,要好生与三位叔叔分说利害。”
“就说……就说我杨奉,以昔日兄弟情分恳求他们,务必尽起麾下可用之兵,速来长安勤王!切记,沿途必须严加约束士卒,秋毫无犯!若百姓有失,你我皆担待不起!”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若……若他们执意不来,或阳奉阴违……你也不必强求,回来复命便是。只是……你需私下转告他们一句话——若此次不来,日后战场上相见,便再无兄弟情分可言了。让他们好自为之。”
杨环闻言,心中一凛。他久在护驾军中,亲眼目睹天子如何重视民生、整肃军纪,更隐约感觉到天子对各地拥兵自重的军头们那种看似宽容实则隐含雷霆手段的态度。
叔父这番话,实则是最后通牒。他重重抱拳:“叔父放心!侄儿定将话带到!也必会提醒三位叔叔,此乃关乎身家性命之抉择,万不可儿戏!”
“好!去吧,路上小心!”杨奉挥了挥手。
杨环不再多言,将书信贴身藏好,转身大步出帐,很快便带着数名亲随,消失在茫茫夜色中,朝着河东方向疾驰而去。
翌日,清晨。霸陵大营中军鼓响,诸将齐聚。刘协高坐帅位,精神饱满,目光扫过帐下众将。
“杨将军,派往河东的信使,可已出发?”刘协首先问道。
杨奉出列答道:“回陛下,末将已遣族侄杨环星夜前往,依路程与交涉时日估算,若一切顺利,韩暹等人率军前来,约需二十日左右可抵长安城外。”
刘协点了点头,对这个时间似乎早有预料,并未多言。他站起身道:
“二十日?足够了!诸将听令!”
帐内所有将领立刻挺直身躯,目光灼灼地望向天子。
“我军休整已毕,士气正旺!李傕逆贼困守孤城,兵无战心,正是破城良机!朕意已决,今日起,全军攻城,克复长安!”
他目光锐利,环视众将,下达了最终的攻城命令和重赏激励:
“传朕旨意,今日起,全力攻城!先登破城者,无论兵将,立封关内侯,赐食邑百户!“
“若为将军率先登城,加赐食邑千户,另授显爵!队率、军侯等率先登城者,官升三级!此外,赏千金,赐长安城内府邸一座,城外良田百顷!”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响起一片粗重的呼吸声!关内侯!千户食邑!官升三级!千金田宅!这等赏格,可谓丰厚至极,足以让任何人为之拼命!
“三军饱食战饭!巳时初刻,准时攻城!朕,在此静候佳音!”
“臣等遵旨!必为陛下克复长安!”众将轰然应诺,声震营帐,每个人眼中都燃烧着渴望建功立业的火焰!
巳时初刻,朝阳完全升起,照耀着巍峨的长安城墙。战鼓声惊天动地般响起!随着刘协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就绪的护驾军各部,如同潮水般涌向长安城!
云梯、冲车、投石机……各种攻城器械被推向城墙,箭矢如飞蝗般射向城头,喊杀声、战鼓声、惨叫声瞬间响彻云霄!
惨烈的长安攻城战,正式拉开序幕!将士们在天子重赏的激励下,如同疯狂的蚂蚁般,不顾生死地向着高大的城墙发起了决死的冲击!
攻城战的惨烈,远超寻常野战。
尽管护驾军已准备了半个多月的云梯、冲车、井阑等攻城器械,但在守军密集的箭雨、滚木礌石以及沸腾金汁的打击下,这些器械消耗极快,往往一架云梯刚搭上城头,便被守军合力推倒或烧毁。
战斗最激烈时,基本是以士卒的性命去消耗守军的防御物资和体力。
仅仅第一日攻城下来,虽然投入的多非最精锐的核心部队,但各营汇总的伤亡已超过千人!
伤者哀嚎遍野,而更多的则是永远倒在了城墙之下或壕沟之中,连救治的机会都没有,只能由后续的同伴在战斗间隙给予一个痛快,然后将尸体拖离战场。
夕阳西下,鸣金收兵。刘协站在望楼上,看着被鲜血染红的城墙根和堆积如山的尸体,脸色凝重。军中司马前来请示如何处理阵亡将士遗体。
刘协沉默片刻,下令道:
“不必舍近求远运送了。就在霸陵附近,择一高地,挖大坑集中安葬。着随军文吏详细记录每位阵亡将士的姓名、籍贯、所属部曲,树立木牌,以为标记。待日后天下平定,再行迁葬抚恤。”
一旁的前司空如今的太常赵温闻言,眉头微皱,觉得在皇家陵寝附近大规模埋葬士卒似乎不合礼制,刚想开口劝谏,却被身旁的钟繇悄悄拉住衣袖。
钟繇微微摇头,低声道:“赵公,陛下此举,意在收揽军心,激励士气。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切莫拘泥古礼。”
赵温看了看周围那些听到天子命令后,眼中流露出感激与决绝神色的将领们,顿时明白了钟繇的深意,遂不再多言。
果然,杨奉、段煨等将领闻听此言,纷纷动容,单膝跪地,声音哽咽:“陛下仁德!体恤将士!臣等代麾下儿郎,叩谢陛下天恩!必誓死以报!”
刘协扶起众将,沉声道:“将士为国捐躯,理当如此。厚待生者,抚恤死者,方能令三军效死。”
这时,马腾上前一步,面带犹豫之色,拱手道:
“陛下,末将所部新附,未曾参与今日攻城,眼见友军奋战,心中难安。末将请命,明日便率部参与攻城,以报陛下信重之恩!”
刘协看了马腾一眼,心中明了其既有表忠之心,也有争功之意。
他笑了笑,安抚道:“马将军忠勇可嘉,朕心甚慰。不过,攻城非一日之功,亦非仅凭血气之勇。将军所部多为骑兵,善于野战,攻城并非所长。这样,将军可先从今日起,加紧督造攻城器械,熟练攻城战法。”
“待令郎平定武威、凯旋归来之时,你父子二人再合力攻城,岂不更好?届时,朕还要倚仗将军铁骑,扫荡城内残敌呢!”
马腾听天子考虑周全,既给了台阶,又许了未来建功的机会,心中感激,连忙应道:“陛下圣虑周详!末将遵命!定加紧准备,以待犬子归来,为陛下效死力!”
正说话间,一骑快马自西而来,直入中军,呈上凉州战报。刘协展开一看,正是马超送来的军情奏报。
信中称,韩遂自金城败走后,一路西逃至武威郡,试图纠集当地羌胡豪帅,负隅顽抗。
马超与张绣已率军追至,正准备与韩遂及其纠集的乌合之众进行决战,力求一战而定凉州!
信末,马超请旨,待平定武威后,应如何处置后续事宜。
刘协览信,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对众将道:“二将进展神速,韩遂已是穷途末路!凉州平定,指日可待!”
他当即口述,命书记官回复马超:
“谕马超、张绣,凉州之事,全权委任二卿。务求速战速决,一战歼灭韩遂主力,平定武威!”
“战后,可留一千精锐骑兵,交由可靠将领统辖,驻守武威,弹压地方,安抚羌胡。其余兵马,即刻班师回朝,参与收复长安之战。”
他顿了顿,想起一事,补充道:“另,前番马岱若能说服羌人,不助韩遂,立下功劳,可擢升其为军司马,暂领武威郡军事,协助稳定地方。望尔等同心协力,早奏凯歌!”
喜欢刘邦穿三国?朕让大汉再次伟大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刘邦穿三国?朕让大汉再次伟大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