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深殿。
夜已深沉,鲸油巨烛燃烧时发出的噼啪轻响,是这广阔得有些空旷的殿宇内唯一持续的声音。
烛光将殿内照得亮如白昼,却驱不散那沉淀了权力与孤寂的森然寒意。
秦始皇嬴政端坐在堆满竹简的御案之后,身形在烛光下拉出长长的、凝固的影子。
他并未穿着冕服,仅是一袭玄色常袍,但那股统御八荒、横扫六合的帝王威仪,已如同呼吸般自然流露,充斥着他所在的每一寸空间。
他目光沉静地浏览着手中的奏章,偶尔提起朱笔,批下寥寥数语,每一个字都决定着万里疆域内无数人的命运与生死。
殿内侍立的宦官与宫女如同泥塑木雕,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这位掌控着绝对权柄的帝王。
就在这时,御案前三丈外的阴影处,空气似乎微微扭曲了一下,一道身着纯黑劲装、面容模糊不清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显现。
他单膝跪地,手中捧着一卷明显不同于普通奏章的、颜色更深沉的密封铜管。
没有通传,没有请示,他的出现本身就代表着最高级别的密报。
嬴政批阅奏章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甚至连目光都未曾抬起,只是淡淡地吐出一个字:“念。”
那黑衣密探头颅垂得更低,声音平稳而毫无情绪波动,如同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启禀陛下,黑冰台急报。事关骊山刑徒营,原御史府法吏,罪囚——张苍。”
“张苍?”嬴政执笔的手几不可查地微微一顿。
这个名字,他有些印象。
数月前,廷尉府曾上报一桩案子,一个年轻法吏因言获罪,判了枭首,却在廷议之上巧言自辩,引据律法,甚至说出了些关于“法之精神”的狂言,引得李斯都特意提过一句。后来似乎是免了死罪,发往骊山服役。
一个将死罪囚,能劳动黑冰台直接密报?
“讲。”嬴政的声音依旧平淡。
密探语速不变,开始陈述。
他从张苍在骊山营如何以算术律法结合提升劳役效率,到如何防控瘟疫建立威望,最后,重点落在了泾水河畔,那匪夷所思的一幕:
“……五日前后,泾水之畔,张家沟。村民祭祀河伯,献活人少女。罪囚张苍,于众目睽睽之下,宣读其事先撰写之《劾河伯书》,引《田律》、《贼律》、《厩苑律》等凡七条,罗列河伯罪状。后,言其‘触犯秦律,罪证确凿’,并扬言‘若敢抗法,国运不容’。”
听到“国运不容”四字,嬴政一直低垂的眼帘终于抬起,深邃如同星海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极淡的波澜。
密探继续道:“其言方落,天象骤变,泾水沸腾,河伯显化水形面孔,意欲吞噬张苍。张苍不避不退,以手中诉状为引,指河伯而喝曰:‘判汝——斩立决!’ 随即,有一道微不可查之黑色流光自其指尖射出,洞穿河伯化身。河伯惨嚎崩解,形神俱灭,天象旋即复原。”
密探的陈述到此为止,殿内重新恢复了寂静,只剩下烛火摇曳。
嬴政缓缓放下了手中的朱笔。
他身体微微后靠,倚在龙椅的靠背上,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冰凉的紫檀木扶手上轻轻摩挲着。
他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如同戴着一副完美的面具。
但若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他那双掌控着帝国命脉的眼睛深处,不再是全然的古井无波,而是翻涌起一丝极深的、名为“兴趣”与“探究”的暗流。
以律法条文,劾奏神明?
言出法随,引动天象变异?
一道黑光,斩灭泾水河伯?
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是一幅完全超出常理、近乎神话的图景。
若是寻常官吏上报,嬴政只会以为其妖言惑众,立斩不赦。
但这是黑冰台的密报,经过最严格的核实,其真实性毋庸置疑。
那个在廷尉府上,敢于质疑律法边界,谈论“公平公正”的年轻法吏……竟然做到了如此地步?
沉默在深殿中蔓延,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那黑衣密探如同石化般跪在原地,等待着最终的指令。
良久,嬴政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层层宫墙,望向了骊山的方向,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如同金玉交击,在这寂静的殿中清晰地回荡,仿佛是在对空无一人的大殿自语,又仿佛是在质问某个不在场的人:
“以律法……驾驭国运……”
他重复着这几个字,眼中那丝兴趣的光芒越来越盛。
“有趣。”
他嘴角似乎勾起了一个极其微小的、难以察觉的弧度。
“李斯,”
他仿佛对着虚空说道,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你为廷尉,执掌天下刑名,推行‘以吏为师’……可你却从未对朕说过,这律法修到极致,参悟到深处……竟能有此等……改天换地、裁决神魔之威能。”
这句话,轻飘飘的,却仿佛蕴含着对某种认知界限的打破,以及对未来无限可能性的窥探。
说完,他不再言语。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了一下,发出“笃”的一声轻响。
随即,他看向那依旧跪伏在地的黑衣密探,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决断与不容置疑:
“传诏。”
“命黑冰台精锐,即刻出发,前往骊山刑徒营。”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身处囹圄却已展现出惊世之才的年轻人。
“将那个刑徒张苍,秘密带回咸阳。”
“不得惊扰旁人,不得走漏消息。”
“朕,要亲自见他。”
喜欢大秦:我的秦律能斩神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秦:我的秦律能斩神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