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汝成精心设计的毒杀案刚刚落下帷幕,滨海市音乐学院的宁静就被一声惊恐的尖叫打破。发现现场的是管弦系的一名学生,他像往常一样清晨来到A区303琴房练习单簧管,推开门却看到教单簧管的韩莉教授倒在钢琴旁,人事不省。
李振带队赶到时,校医已经确认韩莉死亡。现场没有血迹,没有打斗痕迹。韩莉教授衣着整齐,面容安详,仿佛只是睡着了。她的单簧管掉落在脚边,乐谱架上还摊开着德彪西的《阿拉伯风格曲第一首》。
初步尸检排除了明显外伤和常见毒物。法医皱着眉汇报:“体表无异常,初步判断死因是急性心源性猝死。但……韩教授并没有心脏病史,而且她的死亡姿势有些奇怪。”
确实,韩莉是侧倒在钢琴凳旁,一只手还微微抬起,像是想要抓住什么,这与常见的心源性猝死仰卧姿态有所不同。
“查一下她的病历,还有最近的身体状况。”李振吩咐道,同时目光扫过这间不足十五平米的琴房。隔音良好,陈设简单——一架立式钢琴、一个乐谱架、几把椅子,墙角放着节拍器和一些音乐书籍。窗户紧闭,门锁完好。
江雨在查看现场照片时,注意到了几个细节:掉落的单簧管哨片有轻微破损;乐谱架上的谱子并非停留在《阿拉伯风格曲》的某一段落,而是被翻到了最后几页;钢琴键盘盖是闭合的,但边缘似乎有一点点不易察觉的灰尘被蹭掉的痕迹。
“李队,我想去现场看看。”江雨说道。
在助手的帮助下,江雨进入了303琴房。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同于松香和木材的奇特气味。她推动轮椅,靠近那架钢琴。正如照片所示,键盘盖闭合着,但在中音区附近的木质边缘,有一小片大约指甲盖大小的区域,灰尘比其他地方明显浅淡。
“这里被擦拭过?”李振也注意到了。
江雨没有回答,她的目光落在掉落的单簧管上。她示意技术员将乐器小心取证,重点检查哨片和管身内部。
随后,她看向乐谱架上的德彪西乐谱。《阿拉伯风格曲第一首》以其复杂的节奏和变幻的和声着称,需要演奏者极高的专注力和气息控制。
“韩教授最近在准备重要演出吗?”江雨问陪同的音乐学院负责人。
“是的,下个月有一个国际交流音乐会,韩教授是单簧管独奏,曲目就是这首《阿拉伯风格曲》。”负责人回答,“她最近练习得很刻苦,几乎每天都泡在琴房。”
技术团队的初步报告陆续出来:门把手上只有韩莉和发现她的学生的指纹;琴房内没有发现其他人的生物痕迹;单簧管内部检测到微量的苦杏仁气味残留;而那本德彪西乐谱的最后几页,纸张的纤维缝隙里,发现了极其微量的某种油性物质。
苦杏仁气味……这常常与氰化物有关!而氰化物中毒的症状之一就是急性呼吸衰竭和心脏骤停,与心源性猝死极易混淆!
案件性质瞬间转变,从意外猝死升级为蓄意投毒谋杀!
投毒途径是什么?单簧管?乐谱?
法医对韩莉的尸体进行了更精细的解剖和毒理检测,果然在其呼吸道深处和胃内容物中检测出了氰化钾成分!
凶手是将氰化物投放在了单簧管的吹嘴或者乐谱上!当韩莉练习时,通过呼吸或无意间的接触(如沾湿手指翻谱)将毒物摄入体内。
警方立刻对韩莉的社会关系、近期接触的人员,尤其是可能接触到氰化物的对象进行了严密排查。同时,对303琴房及韩莉的个人物品进行彻底搜查,寻找毒物来源和容器。
韩莉为人谦和,教学认真,并未与人结怨。调查一时陷入僵局。
江雨则反复研究着现场的几个矛盾点:为什么乐谱被翻到末尾?为什么钢琴键盘盖有擦拭痕迹?单簧管哨片的破损是意外还是……
她让技术员重点分析乐谱最后几页发现的油性物质成分。结果显示,那是一种高粘度、慢挥发的特殊润滑油,通常用于精密机械的保养。
“精密机械……”江雨喃喃自语,目光再次投向那架钢琴。她脑中灵光一闪,“李队,请调音师过来,检查这架钢琴!重点检查中音区的琴键联动装置!”
一名资深的钢琴调律师被请到现场。当他小心翼翼地打开303琴房那架立式钢琴的键盘盖,检查到中音区几个琴键的联动器时,发出了一声低呼:“不对!这个榔头(击弦锤)的复位弹簧被人为调整过,力度变得极弱!而且……杠杆连接处有新鲜的润滑油痕迹!”
他解释道,这种改动会导致按下这几个琴键时,榔头无法正常击弦,或者击弦无力,无法发出声音。
江雨立刻明白了凶手的伎俩!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毒计!
凶手事先对钢琴动了手脚,让中音区的某个或某几个琴键(很可能是《阿拉伯风格曲》中某个关键和弦所需的音符)失灵。然后,他(她)将氰化物粉末(或溶液)巧妙地附着在单簧管的吹嘴内侧或乐谱的特定位置(可能是需要手指沾湿翻页的地方)。
当韩莉教授练习这首技巧艰深的曲子时,她会高度依赖钢琴的伴奏来校准音准和节奏。一旦弹到那个关键和弦,发现钢琴没有发出应有的声音(或者声音怪异),她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她会立刻停下单簧管,俯身去检查钢琴!
就在她低头凑近钢琴键盘,试图找出问题所在的那一刻,她的呼吸会近距离拂过那些被动了手脚的琴键区域。而凶手提前涂抹在琴键联动装置上的高粘度润滑油,在常温下缓慢挥发,其蒸汽与可能残留在空气中的氰化物粉尘(从单簧管或乐谱上抖落)混合,被韩莉瞬间吸入! 由于氰化物毒性极烈,微量即可致命,韩莉在极短时间内就会中毒倒地,出现类似心脏骤停的症状!
那被擦拭过的钢琴边缘,很可能就是韩莉倒下时,手臂无意识蹭过的地方!乐谱被翻到末尾,可能是因为她在检查钢琴前,下意识地想确认乐谱是否有误!单簧管哨片的破损,则可能是她中毒瞬间肌肉痉挛咬破的!
整个计划,精准地预判了韩莉作为音乐家的专业反应和习惯!
那么,凶手是谁?谁具备如此专业的钢琴调律和机械知识?谁能精准地知道韩莉的练习曲目和习惯?
调查方向立刻聚焦到音乐学院内部,尤其是熟悉钢琴结构、有机会接触琴房和韩莉行程的人身上。
很快,一个人进入了警方视线——音乐学院的钢琴调律师,吴帆。他技术精湛,性格内向,负责维护包括303在内的多间琴房的钢琴。有学生反映,案发前一天下午,看到吴帆在303琴房逗留了较长时间,声称是在进行定期调律。
警方依法对吴帆的工作室和住所进行了搜查,果然在他的工具箱暗格中,发现了一小瓶残留的氰化钾和那款特殊润滑油的空瓶!
面对铁证,吴帆对其罪行供认不讳。动机源于扭曲的嫉妒。他暗恋韩莉多年,但韩莉却与乐团的一位指挥越走越近。当他得知韩莉将与那位指挥同台演出重要曲目时,嫉妒和怨恨吞噬了他。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设计了这套复杂的毒杀方案,企图制造一场“意外”,让韩莉在追求艺术的巅峰时刻“完美”谢幕,同时也毁掉那位指挥的重要演出。
案件水落石出。吴帆被带走时,嘴里还喃喃着“完美的休止符”之类的疯话。
音乐学院恢复了往日的琴声,但那间303琴房,似乎总萦绕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寒意。这个案子让所有人意识到,罪恶有时并非源于赤裸的仇恨,而是滋生于那些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利用专业知识与扭曲情感交织,编织出最致命的陷阱。而破解这一切,不仅需要刑侦的技术,更需要跨越领域的知识和对人性幽微之处的深刻洞察。
喜欢尸忆破案局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尸忆破案局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