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窃贼”案的余波尚未平息,塞尔斯金博士依然在逃,其背后的“心智前沿科技”组织如同幽灵般隐匿在数字迷雾之后。就在警方全力追查其下落时,一种新的、更加光怪陆离的都市传说,开始在滨海市的特定圈层中悄然流传。
传说,在深夜的某些特定街区,偶尔会出现一座不存在于任何地图上的、风格奇诡的建筑。它可能是一座闪烁着霓虹光芒的复古剧院,可能是一座笼罩在迷雾中的哥特式城堡,也可能是一座充满未来感的玻璃金字塔。它被称为“幻影沙龙”或“蜃楼会所”。据说,只有收到“邀请”的人,才能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窥见它的入口,并进入其中。
起初,这仅仅被当作是醉汉的呓语或想象力丰富的都市怪谈。直到刑侦支队陆续接到几起离奇的报案,才意识到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报案者都是些背景各异但均属社会精英阶层的人士,有年轻的科技新贵,有名流圈的艺术收藏家,也有资深的企业高管。他们的报案内容惊人地相似:声称在某个深夜,偶然进入了一个无法形容的、极尽奢华与怪诞的“沙龙”或“会所”。在里面,他们经历了难以言喻的感官盛宴,接触到了闻所未闻的“知识”或“艺术品”,甚至进行了一些模糊不清的“交易”。但当他们离开后,关于那个地方的具体位置、内部细节、甚至交易内容,记忆都变得极其模糊,如同做了一场荒诞的梦。
然而,梦醒之后,变化却真实地发生了。
一位科技公司的cto发现,自己脑海中多了一些关于某种前沿算法的零散思路,但来源不明;那位艺术收藏家发现自己对某些冷门艺术流派的理解突飞猛进,却记不起是谁点拨的;而那位企业高管,则在一场关键谈判中,下意识地运用了一种极其老辣、与他平日风格迥异的谈判技巧,轻松击败了对手,事后却对技巧的来源一片茫然。
他们得到了一些东西,却丢失了关于“如何得到”的记忆。这种感觉,既令人兴奋,又让人隐隐不安,甚至恐惧。
李振在听取这些离奇报案后,立刻将其与之前的“记忆窃贼”案联系起来。这像是一种反向操作——不再是窃取,而是“植入”?但手段同样诡异,涉及记忆操控。
他再次请来了江雨和研究室。
“都市蜃楼……幻影沙龙……”江雨看着报案记录,眉头紧锁,“这听起来像是某种高度先进的增强现实(AR) 或 混合现实(mR) 技术应用,结合了……记忆植入或认知干扰。”
“增强现实能达到这种以假乱真的程度吗?”林薇表示怀疑,“让多人同时沉浸在一个虚拟场景中,并产生如此真实的交互和后续认知影响?”
“如果是基于脑机接口的直接神经信号输入,就有可能。”研究室的神经科学顾问提出了一个更前沿的可能性,“绕过感官,直接将编造的场景、知识和体验,‘写入’大脑的相应区域。这比AR\/VR技术更加直接,也更加……危险。”
江雨认可这个判断。“塞尔斯金博士的组织可能掌握了更高级的神经干预技术。他们不再满足于窃取,开始尝试‘植入’和‘塑造’。这个‘幻影沙龙’,可能就是他们的新‘试验场’。”
她建议李振,重点排查那些报案者进入“幻影沙龙”前最后出现的地点,寻找可能存在的、用于定位和触发“入口”的物理信标或信号源。同时,分析所有报案者新获得的“知识”或“技能”,寻找共性或可能的来源,这可能是追踪技术源头和组织目的的线索。
侦查工作迅速展开。通过对报案者行动轨迹的精细复盘,技术部门在几个不同的“入口”区域(多为深夜人迹罕至的街角、公园边缘或废弃建筑附近),都检测到了极其微弱但特征一致的、非自然的高频电磁信号残留!这种信号不属于任何已知的通讯或广播频段,其调制方式非常奇特。
同时,对报案者新获得“知识”的分析也有了发现。那位cto获得的算法思路,与某个已解散的顶尖实验室未公开的研究碎片高度相似;艺术收藏家提升的理解,指向几位早已被遗忘、作品存世极少的边缘艺术家;企业高管的谈判技巧,则像是糅合了多位传奇商业巨擘的隐秘手段。
这些“知识”和“技能”,都像是从历史的缝隙中被精心挑选、剥离出来的“碎片”。凶手的目的是什么?随机播撒?还是在进行某种特定的“知识重组”或“人格拼贴”实验?
就在警方试图根据电磁信号追踪发射源时,一起新的、更加令人不安的报案出现了。
一名小有名气的独立音乐人报案称,他前夜进入了“幻影沙龙”,在里面听到了一首“来自天外”的乐曲,灵感迸发。但回来后,他不仅记忆模糊,更开始出现严重的失眠、幻听,并且无法自控地反复哼唱一段他从未听过的、旋律极其诡异、仿佛能搅乱人心智的曲调。他的精神状态急剧恶化。
警方立刻安排对其进行医疗干预和心理评估。医生发现,他的脑电波出现了异常波动,尤其是在他哼唱那段诡异曲调时,大脑中与情绪和恐惧相关的区域异常活跃。
那首“来自天外”的乐曲,很可能是一种听觉武器或精神控制触发器!
“幻影沙龙”不再仅仅是提供“知识”的中立平台,它开始展现出其危险的一面!凶手可能在进行不同“实验组”的测试,从相对无害的“知识植入”,到更具破坏性的“精神干扰”!
必须尽快找到这个隐藏在都市阴影中的“蜃楼”,阻止其造成更大的危害!
警方加紧了排查力度,并动员了所有报案者和潜在知情者,一旦再次发现“入口”迹象,立即报告。
几天后的一个雨夜,一名之前报过案的时尚设计师打来了紧急电话,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出现了!那个剧院!在旧码头区七号仓库附近!我能看到它的霓虹灯牌!”
机会来了!
李振立刻调动附近警力,便衣赶往旧码头区,并通知技术小组携带特殊电磁信号探测设备随行。
当侦查员赶到旧码头区七号仓库附近时,眼前只有破败的仓库、昏暗的路灯和淅淅沥沥的雨声,并没有什么霓虹闪烁的剧院。但随行的技术员手中的探测器,却发出了尖锐的警报声——那个特定特征的高频电磁信号,在此处强度达到了峰值!
信号源,就在七号仓库内部!
“包围仓库!行动组准备突入!”李振在指挥车上下令。
行动组破开仓库生锈的大门,里面的景象让所有人愕然。
仓库内部空空荡荡,没有任何奢华的装饰,只有中央区域架设着几台造型奇特的、不断发出微弱嗡鸣的电子设备,以及几把孤零零的椅子。设备周围的地面上,散落着一些电极贴片和废弃的线路。
这里根本不是什么“幻影沙龙”,这里只是一个简陋的信号发射和神经刺激点!
那些报案者所经历的极致奢华、光怪陆离的体验,全部都是直接作用于他们大脑的幻觉!是这些设备通过高频电磁信号和可能的定向声波、甚至化学喷雾(在空气中检测到微量不明气溶胶残留),诱导他们的大脑自行产生的幻象!
所谓的“知识植入”和“技能获取”,很可能也是通过类似的神经干预手段,将预设的信息碎片直接“写入”了他们的记忆皮层!
“我们被骗了!这里只是个‘接入点’!”现场指挥立刻汇报,“真正的‘幻影沙龙’,那个进行数据编织和指令下发的‘服务器’,不在这里!”
凶手极其狡猾,采用了分布式、隐匿化的结构。这些遍布城市各处的“接入点”只负责触发幻觉和进行基础的神经干预,而核心的数据处理和指令控制中心,依然隐藏在网络的深处。
技术人员对仓库内的设备进行了紧急取证,希望能找到指向核心服务器的线索。但设备显然经过了特殊处理,数据被清空,硬件序列号被磨除。
又一次,凶手在警方眼皮底下溜走,只留下一个空壳和更多未解的谜团。
“都市蜃楼”依然隐匿,它下一次会在何处显现?又会给进入者带来怎样的“馈赠”或“诅咒”?警方只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能够随意编织幻觉、操控认知的可怕对手,而这场围绕人类心智的攻防战,已经进入了最扑朔迷离的阶段。
喜欢尸忆破案局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尸忆破案局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