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到那块树根状星骸的阴影中,外界死寂虚空的压迫感与那若有若无的精神低语再次将陆见平包裹。但此刻,他的心境却比进入残骸前要沉静许多。导航员“璇”的残魂记忆,如同在他脑海中点燃了一盏灯,虽不足以照亮整个秘境的黑幕,却让他对脚下的这片星辰坟场,有了更具象、更沉重的认知。
他没有立刻动身,而是寻了一处相对隐蔽的凹陷处,盘膝坐下,将心神沉入刚刚获得的两件物品——那枚记录晶石与补全了部分信息的星钥。
神识首先探入记录晶石。
比起残魂执念中携带的激烈情感碎片,晶石内的信息显得冷静而客观,如同一位严谨的导航员留下的工作日志。大量的数据流涌入脑海,主要是关于这片被璇标记为“第七号寂灭星骸带”的区域信息。
星图比他之前从星钥和天工坊获得的部分要详尽得多,标注出了数十个重要的参照物星骸,其形状、大小、能量辐射特征都清晰可辨。更重要的是,晶石内明确标注出了几个被星槎文明设为“临时安全点”的区域。这些安全点并非绝对安全,大多是依托某些相对稳定的大型星骸,或者残留着部分仍在低功耗运行的防护阵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抵御虚空能量侵蚀、混乱法则碎片以及……那种无处不在的精神污染低语。即便是种道期乃至更高境界的修士,若长时间暴露于此等恶劣环境下,亦有心神失守、道基受损之虞。
“原来如此,有‘驿站’就好办多了。”陆见平心中一喜。一直暴露在这恶劣环境下,对心神和灵力的消耗太大,有这些安全点作为中转和休整,探索的可持续性将大大增加。
同时,晶石内也重点标注了几处被猩红色符号标记的“高危区域”。其中一处,能量反应极其混乱,空间结构支离破碎,被特别注明“疑似‘噬界之影’次级污染源残留,极度危险,规避”。另一处,则弥漫着强大的引力乱流,足以将种道期修士的强韧肉身也撕成碎片。还有一处,盘踞着一种晶石内称为“星骸掠食者”的群居性虚空生物,性情狂暴,能吞噬灵机。
“看来这秘境里的‘房东’们,脾气都不太好。”陆见平暗自吐槽,将这些危险区域牢牢记住,列为绝对要绕行的禁区。
紧接着,他沟通怀中的星钥。
在吸收了记录晶石的信息后,星钥内部原本有些模糊的星图瞬间清晰、补全了一大块。尤其是他们目前所在的这片“寂灭星骸带”,细节丰富了许多。星钥那指向“巡天仪备用能源接驳点”的指引光标,此刻也变得更加凝实、稳定,不再像之前那样时有波动。
他将星钥的指引、记录晶石的星图、以及自己「逻辑领域」初步探测到的环境数据,三者叠加,在脑海中重新进行路径规划。
目标:巡天仪备用能源接驳点。
已知条件:
1. 星钥指引方向(明确)。
2. 安全点位置(数个,分布不均)。
3. 高危区域位置(必须规避)。
4. 当前环境能量流、空间褶皱分布(动态变化,需实时修正)。
5. 自身状态:凝真期一层,灵力充盈,心神因定魂玉而稳定。
“最优路径……并非直线。”陆见平很快得出结论。直线距离最短,但需要横穿两处能量极其狂暴的乱流带和一处标注着“空间结构脆弱”的区域,风险太高。
他手指在虚空中虚点,一条蜿蜒曲折的路线在脑海中逐渐清晰:
首先,借助附近几块特定星骸的引力阴影和相对稳定的能量通道,抵达第一个标注的安全点——“棱光壁垒”(据晶石记载,是一处依托于巨大菱形星骸建立的古老前哨,残留防护阵可能仍在运行)。在此稍作休整,确认下一步方向。
然后,从“棱光壁垒”出发,沿着一条被微弱星辰之力标记的、相对“平静”的虚空走廊行进,避开那片“掠食者”巢穴,抵达第二个安全点“沉舟湾”(疑似一艘巨型星槎残骸形成的天然庇护所)。
最后,从“沉舟湾”寻找机会,穿过一片被称为“静默区”的古怪地带(晶石记载该区域法则异常,但无主动攻击性危险),便可接近星钥指引的核心区域。
这条路线绕了远路,耗时更长,但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已知的安全点和相对安全通道,避开了明确标注的高危区域,符合他“稳健为主,生存优先”的行动核心。
“巡天仪……噬界之影的污染源……”陆见平目光投向星钥指引的远方,那片被更多未知笼罩的黑暗虚空。璇的记忆碎片中,“巡天仪”在最后时刻发出了关键警报,而神秘势力似乎也对与“巡天仪”相关的东西,或者说对“噬界之影”的力量极为热衷。这核心区域,必然隐藏着更大的秘密,也伴随着更极致的危险。
他将记录晶石内的星图信息彻底记忆,并将几块从璇的星槎上拆下的、尚存部分能量的符文板妥善收好。这些可是宝贵的备用能源,无论是驱动阵法、临时补充灵力,还是关键时刻用来“说服”某些不友好的存在,都可能派上大用场。
深吸一口气,陆见平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那艘埋葬了导航员璇的残骸方向。
“走吧,去看看万年前的谜底,究竟藏着什么。”
身影再次融入阴影,如同鬼魅般在巨大的星骸间起落,朝着第一个目标——“棱光壁垒”,谨慎而坚定地进发。脑海中的星图与逻辑领域实时交互,不断微调着前进的细节。
前路依旧险恶,但方向,已渐分明。
喜欢我以格物证修仙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以格物证修仙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