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照进宫墙,李瑶的手指还沾着未干的墨迹。她站起身,将桌上的铜匣交给随行内侍,命他快步先行送往乾元殿。自己整理了下衣袖,提起裙角登上轿辇。
昨夜她没合眼。从影七的密报到推演结果,再到三条突袭路线的风险评估,所有情报都已归档入册。那本卷宗里不仅有粮道走向、押运兵力,还有北岭小道每日风向变化与水源分布。每一个细节都被她反复核对过三遍。
轿子行至宫门时,守卫通报声已传入大殿。李震坐在案前,面前摆着刚送来的铜匣。他没有立刻打开,只是盯着上面的火漆封印看了几息。这封印是他亲自定下的b级加密标记,只有涉及战略转折的情报才会启用。
内侍退下后,李震伸手揭开封印,取出里面的卷册。第一页写着“北岭粮道异常记录汇总”,第二页是江口仓八千石小米去向不明的账目对照,第三页贴着陇东各县上报损耗的原始文书复印件。
他一页页翻下去,眉头越皱越紧。
当看到“争粮致死”事件的详细描述时,他停了下来。两名民夫在路口被砍死,三辆粮车翻倒,叛军残部与旧朝部队互相指责对方劫粮。这不是偶然冲突,而是信任崩塌的开始。
他继续往后翻,直到看见李瑶亲手绘制的推演图——七日后各部火并,营地起火,士兵溃散。旁边标注一行小字:敌非铁板一块,可借势破之。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李骁走进大殿,甲胄未卸,脸上带着连夜赶路的疲惫。他向李震行礼后站定,目光落在父亲手中的卷册上。
“前线怎么样?”李震问。
“敌军中军加强了攻势,但主峰防线还在我们手里。”李骁答,“不过右翼缺水问题越来越严重,士卒只能分半碗水撑一天。”
李震把卷册递给他:“看看这个。”
李骁接过,快速浏览。他的眼神从疑惑转为专注,最后定格在木桥位置的那个红叉上。
“你是说,只要断了这条粮道,他们自己就会乱?”
“不是我说的。”李震指着卷册末尾的签名,“是你妹妹一整夜熬出来的结论。”
李骁沉默片刻,抬头看向门口。
李瑶正走入大殿,脚步平稳,神色如常。她走到案前,向两人行了一礼。
“父皇,大哥。”她说,“这支旧朝残部靠征调民夫运粮,补给线脆弱。而联合势力内部互不统属,一旦断粮,必生猜忌。我建议立即派精锐小队炸毁木桥,焚其粮车,制造混乱。”
李震盯着地图上的北岭小道:“三百人够吗?”
“足够。”李瑶答,“任务不是作战,是破坏。工部已连夜组装二十具小型爆破装置,由锦衣卫携带潜入。只要在申时前炸桥,粮队无法绕行,后续补给至少延迟两日。”
李骁皱眉:“可我的主力正在太行道牵制敌中军,抽不出兵支援。”
“不需要你出兵。”李瑶说,“突袭由锦衣卫执行,你们要做的,是在正面加大压力,让敌人以为我们要决战。”
李震站起身,走到舆图前。他的手指划过太行主道,又移向北岭小道。
“如果正面进攻太猛,他们会怀疑是佯攻。”
“那就更猛一点。”李骁突然开口,“我可以下令全军拔营,擂鼓前进,旗帜全部展开。再派两支轻骑绕道东谷,做出包抄姿态。他们一定会把主力调往正面应对。”
李震看着儿子,又看向女儿。
片刻后,他拍案:“就这么办。骁儿,你即刻返回前线,组织佯攻。务必让敌军相信,我们的总攻就在今日。”
“是!”
“瑶儿,通知锦衣卫指挥使李毅,让他亲自带队,确保‘影七’接应到位。爆破时间定在申时初刻,不能早也不能晚。”
“我已经安排好了。”李瑶说,“飞鸢传令系统会在一个时辰内把指令送到李毅手中。”
李震点头:“好。这一战不在兵力多少,而在谁能先看透对方的弱点。他们以为我们缺水少粮,快要撑不住了。可真正撑不住的,是他们自己。”
李骁转身准备离开。
临出门前,他停下脚步:“妹妹,那个木桥……真的能炸?”
“桥体是松木搭建,承重有限。”李瑶答,“爆破装置装在桥墩底部,点燃后三十息内就会断裂。我已经让工部做了三次模型测试。”
李骁不再多问,抬脚跨出大殿。
宫门外,战马已在等候。他翻身上马,对副将下令:“传令前军,即刻拔营,擂鼓进发太行主道。旗帜要多,烟尘要大,让敌人以为我们要决战。”
副将领命而去。
他又召来亲卫队长:“另派两支轻骑,绕道东谷,虚张声势,制造包抄假象。务必让敌军相信,我们的主力已全面压上。”
亲卫领命退下。
李骁坐在马上,回头望了一眼文渊阁的方向。晨光洒在屋檐上,映出一道细长的金边。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精准无误。
他扬起马鞭,正要策马出发。
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锦衣卫校尉疾步跑来,手中握着一封密信。他单膝跪地,将信呈上。
“殿下,北岭最新消息!”
李骁接过信,拆开一看。
纸上写着:押运将领孙越提前换防,右翼空档缩短至二十息。粮队预计未时三刻抵达木桥,护兵增至百人,新增弓手十二名。
李骁脸色一沉。
他立刻调转马头,向宫门奔去。
“父皇!”他冲进大殿,“情况有变!敌军提前行动,守备加强,我们必须调整计划!”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