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镇以西三十里的落霞镇,像颗被遗忘在山谷里的石子。镇子边缘的老槐树上挂着锈迹斑斑的广播喇叭,早已多年不响;唯一的杂货铺卷闸门半开着,老板趴在柜台上打盹,苍蝇在布满灰尘的罐头瓶上嗡嗡打转。这里没有神族的圣光塔,没有魔族的暗影巷,甚至连妖族的巡逻队都懒得光顾——三族的势力在这里稀薄得像清晨的雾,正是“星火”组织测试“启蒙波动”的最佳选择。
黎明前的薄雾还没散去,赵虎已经带着五个觉醒者成员,将伪装成农用三轮车的“启蒙波动”设备推进了镇中心的废弃粮仓。设备被帆布盖着,露出的部分焊上了铁皮,看起来就像台旧脱粒机。“粮仓的砖石墙能增强能量波的反射,”赵虎用粉笔在地上画着圈,“周姐说的没错,这里的地形刚好能让波动覆盖整个镇子,还不会外泄到山谷外。”
老周背着药箱,在粮仓周围的屋檐下挂起晒干的艾草。“这草能安神,”他用树枝将艾草绑在晾衣绳上,“等会儿能量波动扩散时,镇上的人可能会心慌,闻着艾草味能稳些。”他的银针盒就放在脚边,里面插着十二根特制的“镇灵针”,万一有人因觉醒出现气脉紊乱,能及时施救。
阿杰蹲在粮仓角落,笔记本电脑连接着一根从广播喇叭扯下来的旧电线。“搞定!”他敲下最后一个回车键,屏幕上跳出“信号屏蔽成功”的绿色字样,“镇上的电话线、无线网络,全被我接入了虚假信号源。三族的探测器就算扫到这里,也只会显示‘老农在晒谷’。”他指了指窗外的广播喇叭,“等会儿启动设备时,我让喇叭播放《东方红》,用音乐掩盖机器的嗡鸣声。”
正伟和周彤推着第二辆三轮车赶来,车上装着能量矿石和备用的冷却装置。“陈博士说,这次要把能量控制在60%,”正伟掀开帆布,检查设备的接口,“先让一部分人觉醒,看看后续反应,不能贪多。”
周彤的青云剑斜插在腰后,手里拿着落霞镇的简易地图:“镇东头的李木匠、西巷的王寡妇、还有学校里的张老师,都是之前磊子标记的‘高适配性’人选。等觉醒结束,我们重点接触这几个人。”她顿了顿,指尖点在地图边缘的山坳,“撤退路线看好了,一旦暴露,就从这里进山,青影的人在山口接应。”
清晨六点,镇上的公鸡开始打鸣。阿杰打开广播喇叭,《东方红》的旋律突然在寂静的街道上响起,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粮仓里,正伟将手掌贴在“启蒙波动”设备的核心区,先天道气缓缓注入,七块能量矿石依次亮起,紫色的光芒透过帆布缝隙渗出,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光斑。
“启动!”周彤按下设备侧面的红色按钮。
“嗡——”
设备发出低沉的轰鸣,被《东方红》的旋律掩盖着,不仔细听根本察觉不到。紫色的能量波以粮仓为中心,像水纹般扩散开来,穿过土墙,绕过屋檐,钻进家家户户的门窗。正伟能感觉到,先天道气与矿石能量在设备里交织,形成一股温和却坚韧的力量,轻轻触碰着镇上每个人的经脉。
镇西巷的王寡妇正在揉面,突然觉得手腕一热,擀面杖在面团上压出的纹路竟自动聚拢,形成一个淡淡的漩涡。她愣了愣,以为是眼花,再试一次,漩涡又出现了,面团里的面粉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裹着,转得越来越快。
学校的张老师在批改作业,红笔尖突然冒出一缕细烟。他吓得扔掉笔,却发现指尖萦绕着淡淡的白气,碰过的作业本上,歪歪扭扭的字迹竟变得工整了些,像被人用橡皮擦过重新写过。
李木匠正在刨木板,刨子突然变得轻飘飘的,木头碎屑落在地上,竟自动堆成了小金字塔。他低头看手,掌心泛着一层薄汗,却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平时要两个人抬的木料,现在一只手就能拎起来。
“能量波覆盖80%区域,频率稳定在14.2赫兹。”阿杰盯着屏幕上的绿色波形,“目前没有异常反馈,镇上的人……好像没发现不对劲。”
赵虎守在粮仓门口,看着街上的行人。有人抬头看了看广播喇叭,有人低头继续赶路,只有几个孩子指着空气嚷嚷“有颜色的风”,被大人拉着走了。“老周,你看那边!”他突然指向镇口的杂货铺,老板正举着一个玻璃瓶,里面的酱油竟在自动旋转,形成一个小小的漩涡。
老周笑了:“开始了。这就是‘气感’初醒的征兆,有的人能看见能量,有的人能操控物体,都是正常反应。”他打开药箱,取出三副“凝神散”,“等会儿结束后,给反应最强烈的几个人服下,帮他们稳固气脉。”
一个小时后,设备的嗡鸣声渐渐减弱。正伟收回手掌,掌心的先天道气几乎耗尽,脸色有些苍白。“能量矿石还剩三成,”他看着设备上的指示灯,“覆盖范围达标,没有出现能量紊乱。”
周彤拿出望远镜,观察着镇上的动静。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异常——有人对着自己的手发呆,有人试着用意念移动桌上的筷子,还有几个年轻人聚在槐树下,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的“怪事”。“反应比预想的好,”她放下望远镜,“没有恐慌,没有混乱,大部分人都在自己琢磨。”
阿杰关闭了信号屏蔽,屏幕上跳出磊子发来的消息:“三族那边没动静,放心收网。”他笑着摘下耳机,“《东方红》放了三遍,镇上的人估计以为是广播喇叭修好了。”
接下来的三天,“星火”团队留在落霞镇,悄悄观察觉醒者的反应。老周以“游方郎中”的身份走街串巷,用望气术辨认出哪些人真正觉醒了“气感”;赵虎装作收山货的贩子,和镇上的年轻人搭话,了解他们对“气”的掌控程度;阿杰则黑进镇政府的户籍系统,筛选出没有三族亲属、背景干净的觉醒者。
统计结果令人振奋:落霞镇共586人,其中203人觉醒了“气感”,觉醒率达到34.6%,接近“启蒙波动”设备的理论最大值。更惊喜的是,有10人的气感格外强烈——李木匠能让刨子自动刨木,王寡妇能靠意念发面,张老师的红笔能在纸上留下发光的字迹,还有几个半大孩子,能跑得比镇上的狗还快。
“这十个是好苗子。”周彤将名单递给正伟,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能力和背景,“李木匠为人正直,去年帮被妖族抢了粮食的人家重建房子;王寡妇的丈夫是护林员,三年前为了保护古树被野猪妖打死,她对三族有恨;张老师是镇上唯一的高中生,读过书,脑子活……”
正伟看着名单,指尖在“张老师”的名字上顿了顿:“先接触张老师,他有文化,能帮我们解释‘气感’和‘觉醒’,让其他人更容易接受。”
当晚,周彤找到正在批改作业的张老师。她没有隐瞒,直接拿出“星火”令牌,讲述了人类被三族压迫的历史,以及基因解锁的意义。张老师听完,突然站起来,指着窗外的星空:“我就知道!小时候爷爷说过,咱们人类不是天生的奴隶!”他攥紧拳头,掌心的白气再次亮起,“我加入!不仅我加入,我还要说服其他人!”
有了张老师的帮助,吸纳工作顺利了许多。李木匠听说能对抗妖族,当即放下刨子:“只要能让那些畜生不再害人,我这条老命给你们都行!”王寡妇抹着眼泪,从箱底翻出丈夫留下的柴刀:“我男人没完成的事,我替他完成!”那几个半大孩子更是兴奋得睡不着觉,缠着赵虎要学“飞檐走壁”。
离开落霞镇的那天,清晨的薄雾又笼罩了山谷。10名新成员背着简单的行李,跟着“星火”团队走进山坳。他们中有人放下了刨子,有人锁上了杂货铺,有人告别了讲台,却都带着同样的坚定——要让更多人觉醒,要让落霞镇的光芒,照亮更多被遗忘的角落。
阿杰回头望了一眼镇中心的粮仓,帆布盖着的设备已经被青影的人运走。“等下次来,”他笑着说,“咱们直接在镇广场上启动设备,让三族看看,人类的火种是扑不灭的。”
正伟看着身边新加入的成员,他们的眼神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像极了当初的自己和周彤。落霞镇的测试,不仅验证了“启蒙波动”设备的可靠性,更证明了人类心中从未熄灭的反抗之火。200人的觉醒,10人的加入,看似微小,却像投入湖面的石子,终将激起层层涟漪。
山路上,李木匠哼起了落霞镇的小调,王寡妇帮老周背着药箱,张老师在和阿杰讨论能量波的原理。周彤走到正伟身边,轻声道:“陈博士说,等拿到寒铁,就能造便携式设备了。下一个目标,你想选哪个镇?”
正伟望向远方的群山,那里藏着无数像落霞镇一样的村落。“先不急,”他说,“我们得让这10个人尽快成长起来,他们是‘星火’燎原的第一把柴。”
晨雾中,一行人的身影渐渐远去,只留下落霞镇的炊烟在山谷里袅袅升起。镇上的广播喇叭还在放着《东方红》,只是这次,听着旋律的人们,掌心都悄悄凝聚起微弱的光芒——那是“启蒙波动”留下的印记,是人类觉醒的序章,更是“星火”照亮黑暗的第一缕光。
喜欢人皇归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人皇归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