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002级航母的推进如火如荼,但就在所有人振奋前行之际,神剑基地的赵书宇几乎要崩溃了。
要知道,早在一年前,他才在伍思辰的技术支援下,刚刚啃下歼-20国产五代机的技术攻关,风头一时无两。彼时,他雄心勃勃,正准备带队着手国产航母舰载机工程,也就是那架“深度改进型J-15b”的舰载机原型。
但没想到——
001航母的修复项目,竟然像是开了加速器一般,在伍思辰的牵引下,仅用两个月便完成全系统重建,硬生生将原定3年的造舰周期压缩至十分之一。
舰体已经完工,海试进行顺利。
而舰载机……还停留在风洞测试与模拟舰桥弹射阶段。
神剑基地作战总控楼里,赵书宇正一边盯着图纸,一边夹着手机和元逸尘视频通话。
他满脸无奈,声音快爆炸了:
“老元,我不是不努力啊!你得讲道理!你给我一年时间,我能把J-15b改出个花来!但你这航母修得也太快了吧?你让一艘船提前三年完工,那我飞机怎么追得上?”
元逸尘没心情听这些:“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我只要结果!现在外网都在说我们‘有船无机’,‘航母只是个漂浮平台’,你让我怎么顶回去?三个月,必须搞出舰载机首飞!”
电话那头沉默几秒,然后传来赵书宇一声哀嚎:“三个月?你干脆把我就地枪决算了!除非……”
元逸尘冷冷一声:“除非什么?”
“除非你把伍思辰借给我,哪怕三十天也行!”
元逸尘顿了顿,随即笑出声来:“呵,看来你也知道谁是真正的战略压舱石了。”
赵书宇翻了个白眼:“你给我一条小破船,要我建造空天战舰。现在伍思辰能让航母提前三年,他也能让我飞机提速三年。你不借,等着航母甲板上晒太阳吧。”
挂断电话,元逸尘轻轻呼了口气。眼前的大屏幕上,达利安造船厂的各项目组正在紧锣密鼓地开会调整,投影画面里是新下发的002级航母技术文档与系统图谱。
从001到002,从传统燃气滑跃起飞到核动力、全电推进、电磁弹射的超级航母——这一步,不是升级,是跨时代的跃迁。
每一个项目组的负责人,脸色都凝重如山。
结构组正在研究反应堆舱体的抗辐射舱段布置,推进组试图弄明白“区域电力分配系统”的逻辑,飞行甲板组则在讨论“弹射末端瞬时应力回馈计算”……
“这不是在干活,是在重新读大学。”
一句调侃,在整个达利安基地内悄然流传。
而此时,伍思辰的任务反而轻松了——他负责的全部“前置工作”已经完成,各组也只能先消化他留下的“知识投弹”。暂时没有谁再能追得上他的节奏。
正因如此,元逸尘才找到了他。
“伍总,”元逸尘语气颇为客气,“赵书宇那边……神剑基地的舰载机项目,进度有些滞后。他……急需你去救火一趟。”
伍思辰合上终端,点了点头,干脆利落:“oK,我随时都可以出发。”
不到一小时,一架涂装为深灰伪装色的军用运输机滑出跑道,后舱内,伍思辰正闭目养神。
在他左右两侧,三架J-20战机贴空护航,分别在上空侧翼盘旋而行,如同三只守护神一般,伴他破空前行。
而此时——
位于西北腹地的神剑基地内,赵书宇已经站在跑道尽头,望穿了整个天边。
风从戈壁吹来,吹起他白大褂的下摆。
他身后的实验团队一个个紧张地注视着远方,他们早就听说,来的是那个让J20提前几年首飞的人,是那个让001航母起死回生的人。
赵书宇眼神炽热,喃喃自语:“来了……这次,换我了。”
这次,他等的不止是伍思辰,更是一架能撑起新航母尊严的大夏舰载机的未来。
伍思辰一落地,风尘未洗,便被赵书宇亲自迎入神剑基地。两人几乎没有客套寒暄,便直奔会议室。桌面上摊开的是一堆关于J15舰载机的技术文件、3d结构图与适配报告,会议屏幕还在循环播放着J15在陆基模拟起飞平台上的弹跳试飞画面。
“我们现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赵书宇一边翻阅手中资料,一边开口,“J15虽然基于Su-33平台开发,但由于航母甲板尺寸、配重布局和舰载适配性的差异,在边条翼、升力前翼的调整上出现不少应力集中问题。折叠翼、副翼协调与尾椎结构也存在冗余共振。”
伍思辰静静听着,手中转着签字笔。赵书宇继续说道:“不过这些都还不是最核心的问题。滑跃型航母对舰载机的起飞重量和推力要求太高,即使是替换成J20使用的涡扇-15,也只能勉强满足轻载条件,全弹挂就起不来。”
伍思辰淡淡开口:“我记得我以前给你们推送过变循环发动机的技术资料吧,你们没考虑?”
赵书宇苦笑了一下:“当然看了,还组了专项团队。但要和J15这种重型平台做匹配,我们光是调平重心和气动变形,就已经焦头烂额了。”
听到这话,伍思辰把手里的笔一顿,干脆地说道:“别再考虑J15了。”
会议室一静,连旁边的空调低鸣都显得突兀。
“J15本质上是过渡产品,最多撑到001型的滑跃航母退役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未来是电磁弹射时代,是隐身战机的天下。”他站起身来,手指一点屏幕,“我们要的是下一代隐身舰载机,就叫——J35。”
一瞬间,会议室内空气几乎凝固。
赵书宇脑中嗡地一声,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你是说……跳过四代半,直接搞五代隐身舰载机?”
伍思辰点头,“对,J35必须是隐身构型,舰载通信和作战系统与航母中枢一体化协同,前机身与雷达舱共振区域全封闭化,尾喷口需要设计成矢量推力+隐身涂层复合材料,整个设计就奔着未来十五年去。”
他稍顿一秒,语气不紧不慢:“虽然J35将以电磁弹射为主要适配环境,但为兼容001的滑跃平台,初期版本还是要适配变循环发动机,用推重比≥12的发动机作为保障,起飞重量略降,但性能仍远超J15。”
赵书宇呆呆地看着伍思辰。他原本以为自己这一年内能“补齐短板”就不错了,结果伍思辰不仅要补短板,干脆把整块墙都拆了重造。
“这样跨度太大了吧?J35哪是三个月能出来的项目?”
“你放心,有我在,你们有J20的全套数字图谱和系统基础,发动机模块我可以拉通中枢设计部门,飞控软件我来写。”伍思辰把手按在赵书宇肩膀上,“咱们大夏,总得有人先踏出这一步。别人不敢搞,是因为没有人带头。”
赵书宇望着他,一时间喉咙发紧。
终于,他猛地站起身来,朝会议室外喊道:“小高!立项审批准备一下,新项目代号:J35!”
“全体项目组,今晚连夜开会,路线图从零到首飞,限时两个月提交!”
“谁要是说这不现实,我让他滚回去飞J8!”
会场外夏蝉噪动,一架J20正滑过基地跑道,剪出一道响亮的音爆弧线。而在赵书宇的内心,一个全新的信念,也被彻底点燃。
喜欢我为国家献科技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为国家献科技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