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内沉默了一瞬,伍思辰闭上眼,快速在脑海中调出系统界面。他指尖轻动,唤出“高科技研发系统”模块。果不其然,科技树的一角,赫然浮现出一项沉睡的技术分支:
【第五代战斗机·歼-20】
状态:可解锁
所需灵感值:xxxx(已满足)
解锁后将获得:
·飞控核心集成架构V3.1
·可变气动结构参数库
·双引擎矢量推力控制逻辑
·隐身复合材料涂层构造
·多模态航电融合系统
·战术级指令响应算法优化集
系统提示音在意识中轻轻响起:“是否解锁?”
伍思辰没有犹豫,心念一动:“解锁。”
瞬间,大量结构数据、关键技术与深度理论如洪流般注入脑海,仿佛有千万技术专家在他脑后低语。
他深吸口气,再睁开眼时,眼神已然锋利如刀。
“没问题,带我去吧。”
赵书宇微怔,然后神色肃然地点了点头。
……
抵达地点,是三天后的深夜。全程无手机信号,途中三次身份验证,两次车换直升机,最后一段甚至要步行穿越数百米林地后,由一块刻着“严禁靠近”字样的岩石为起点,进入了一条自动下沉的电梯。
当电梯门缓缓打开时,眼前的景象令人屏息。
这里,是隐藏于秦岭腹地深处的国防顶级实验园区——代号“神剑基地”。四面被山体天然屏障环绕,地表几乎无任何军事痕迹,内部却是一个完全封闭、具备自主供电与军工级别净化防护的地下科研中枢。
灯光冰冷、地面光洁,十几条封闭走廊蜿蜒交错,墙壁上贴着不同研究室编号与加密代号。最中央是一座庞大的复合实验厅,天花板高达三十米,上方悬挂着部分尚未完工的隐形机舱段。
“欢迎来到歼-20项目的核心腹地。”赵书宇带着伍思辰穿过高强度钢化玻璃的通道,“这是我们国家级隐形战机计划的心脏。你所看到的一切,只有寥寥几人拥有完整访问权限。”
伍思辰微微点头,不动声色地将周围结构、设备编号乃至走廊气流流动都默默记下。
系统再次弹出提示:“是否建立歼-20项目特化模块?”
“是否将飞控-航电-材料三领域拆分嵌套至独立协同研发环境?”
他没有犹豫,直接确认。
此刻起,他不仅是旁观者,也不只是顾问。
他,是接下来这个计划能否真正“破云而出”的关键。
抵达神剑基地后,赵书宇带着伍思辰来到了一处实验室。
实验室内的气氛原本沉闷无比。
几位穿着洁白防静电服的工程师正围着一块呈灰黑色的样品板争论不休。
“这批‘镍钴基吸波涂料’,吸收率根本达不到模拟值!”
“而且一旦经高空冲刷,表层剥落严重,根本不适用于五代机高频次作战。”
“最关键的原料来源断了,就算你们解决了稳定性,也搞不到成品材料,有什么意义?”
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专家扶着眼镜,脸色难看:“没有合适涂层,我们的RcS(雷达反射截面积)根本压不下来。飞上去就是个电灯泡,谈什么隐身?”
正当一群人你一言我一语时,门被推开。
赵书宇领着伍思辰走进来。
“赵处,这位是……”那位老专家抬头,眉头微蹙。
“伍思辰,军工技术顾问。”赵书宇平静介绍。
“他?顾问?”一名年轻研究员忍不住低声嘀咕,“看着也太年轻了点……”
伍思辰走近几步,环顾四周,并没有被冷场的气氛影响,反而语气轻松:“我能看看你们目前的方案参数表吗?”
“你确定看得懂?”另一人下意识地反问。
“如果连这都看不懂,我就不该来。”他走到一旁台面前,快速浏览屏幕上的材料数据,眨眼间便捕捉到几个关键问题。
伍思辰手指在虚拟键盘上迅速敲击,将当前模型换成了一个新的材料框架。
“吸波性能不理想,是因为你们现在使用的涂层材料层数结构不稳定,同时电磁匹配也偏移了。”
“我建议,尝试这种‘多壁碳纳米复合涂层’,纳米结构中空多壁结构在高频波段具备天然散射吸收能力,同时能配合双层磁性包覆形成连续介电梯度。”
现场一静。
“你说的……是cNt多壁阵列结构?这不是实验室推演都不敢做的方案?”
“这玩意成本会不会爆炸?我们预算不是……”
“相反,碳源材料可以内国产化,而且热稳定性比现在这批镍钴涂层高三个等级。”伍思辰话语坚定,“关键,它更轻,涂层厚度可以减少一半。”
赵书宇在一旁笑着双手插兜:“我就说,他能解决。”
“这……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老专家喃喃道,“这是压倒性方案。”
“你们要是愿意试,我可以直接提供建模参数。”伍思辰将系统中导出的第一版工艺图纸投影到全息面板上。
几位专家不约而同围上前,低声激烈讨论。
最后,老专家抬头,第一次露出带笑意的神情:“年轻人,有你的。”
伍思辰点头:“那我接下来带你们走一遍材料测试的仿真流程吧。”
大屏瞬间变换,一张张结构图、模拟吸波测试、耐温耐腐蚀数据动态展开,模拟飞机表面与雷达波作用的cG演算精准而震撼。
“等一下,这个层间结构是怎么保持稳定的?”一位中年研究员猛地站起。
“外壁采用螺旋支撑内压结构,核心包裹层选用高纯硅晶加纳米多元聚合体,能够提升抗烧蚀性能,吸波频带范围从2Ghz到42Ghz不等。”
“而且重量降低了15%。”另一个专家对着屏幕点着,“还能这么分层组合,这种方式我们……没试过。”
“更重要的,是原料可控。”伍思辰指着一列清单,“我们可以用国内已有材料进行替代——虽然成本略高,但比起断供风险,值得。”
空气安静了足足三秒。
“你这是——”
“哪来的技术资料?不可能,我们之前推演到第四步就崩了!”
“你这解决得太整了点吧?”
赵书宇微笑着摊手:“我说过,他不简单。”
年长的首席专家咳了一声,慢慢站起,深深地看着伍思辰。
“年轻人,这一套你是怎么搞出来的?”
“用脑子。”伍思辰笑了笑,“和一点点努力而已。”
一旁的人都笑出了声,但那笑里,已没有一开始的嘲讽。
而是敬意。
“太好了,有了你的方案,我们的隐身涂层的研究,直接快了一大截啊!”实验室里一名年轻科研人员眼睛发亮,兴奋地看着屏幕上那一连串更新过的材料吸收模拟图。
另一位中年工程师也握紧拳头:“我们原以为得熬一年,甚至两年才能突破,结果你一来,连思路都变了。”
但是某个角落里面,一个不起眼的研究人员,眼睛却闪烁了一下。
他低头摆弄了一下手表,似乎在记录。
赵书宇似乎瞥了他一下,眼神略带迟疑,但很快掩饰过去。
另一边,伍思辰微微一笑,语气平淡:“可不只是隐身涂层。”
众人一愣,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还有?”老专家下意识追问。
伍思辰收敛笑意,转头看向赵书宇,语气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果断:“你们飞控算法的研究组在哪里?带我去。”
赵书宇怔了下,随即眼神一亮,心中隐隐有些期待。他很清楚,这才是让他最头疼的一块——
喜欢我为国家献科技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为国家献科技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