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凌云坐在沙发上,神情由方才的轻松转为严肃。他低声开口:“我这次来,还有一件事,要请教你。”
伍思辰点头:“你说。”
戚凌云沉吟片刻,目光锋锐如刃:“是关于大规模无人机袭击的防御问题。”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你的四轴无人机,在我们军方应用中确实表现出色,无论是侦察、扰袭还是精确打击,都称得上是目前的轻量级主力武器。但我们也在训练中发现了问题——进攻强,防御弱。”
伍思辰放下茶杯,神色也逐渐收敛了笑意,认真聆听。
戚凌云缓缓道来:“假设我部署了一个集团军的野战阵地,敌方从周边布设的一百个小型发射阵地,同时释放,每处一千架以上的低空无人机,对我方阵地发起饱和式攻击——没有固定发射源,全部机动发起。这种密度、这种体量,你说,我们要怎么拦?”
伍思辰沉默了一瞬,然后回应:“这么大规模的无人机调动,是瞒不住的。只要能通过情报提前掌握部署区域,发起定点斩首式打击,拆掉关键节点,就能打乱敌人的整体节奏。”
戚凌云却摇头,继续发问:“如果敌人足够狡猾?用一两年的时间,将无人机通过物流、渠道、甚至改装车辆、集装箱,分批渗透到我军周边要害区域,比如机场、弹药库、船坞等——战时突然发动袭击,全程电磁静默、不联网、纯靠预设程序作战,这种情况你又该怎么防?”
伍思辰眉头微皱,缓缓开口:“那就只能通过建立严密的外围净空系统,比如划定核心设施周边20公里的无人禁飞警戒区,常态化布置侦测雷达和电磁感应防线。一旦发现可疑目标,立刻摧毁。”
戚凌云微微一笑,声音却越发冷峻:“那我换个角度问你。如果是近战场景,我军与敌军短兵相接,敌人操控自杀式无人机直接袭击我方步兵连队,你总不能还靠净空吧?”
伍思辰沉默,没接话。
“再比如,”戚凌云眼神愈发凌厉,“敌人伪装多架货运飞机,进入我空域上空,临空投放数以万计无人机进行定点打击——不仅难以拦截,还可能直接攻陷我高价值目标区。这时候,我们还剩多少反应时间?”
伍思辰一时语塞。他不是不懂,而是明白,这类战术,本质上就是“平民科技武器化”的极致形式,用数量与分布优势碾压一切传统战场机制。
戚凌云的语气沉稳却带压迫感,他双肘支在膝上,身体前倾,整个人像一头随时准备扑击的猛兽。
“你刚才说的那些防御办法,说到底,不过是被动反应。要是真让敌人的无人机群在我们头顶飞舞,等你雷达侦测到、导弹锁定好,估计我们阵地都被切成碎片了。”
他顿了顿,目光如鹰隼般直视伍思辰:“我想要的,是一种‘主动防御系统’。能主动猎杀无人机的系统。像一张遍布战场的天罗地网,一旦敌方敢起飞,就立刻被咬住、干掉。”
“当然,我说的不是老掉牙的高射炮,也不是动辄几千万一枚的防空导弹。我要的是低成本、高效能、智能协同、能批量部署的那种……真正现代战场用得起的装备。你,有没有思路?”
伍思辰的意识沉入高科技研发系统的深层界面,一整套被命名为【反蜂群系统】的科技树缓缓展开在眼前。那是一张足以颠覆未来战场规则的蓝图,冷峻、科幻、闪耀着死亡与秩序的金属光辉。
每一项技术,都如同一座孤傲的山峰,等待着被攀登。而系统,将它们按威力与复杂度,划分为五大层级,从“基础级”到“神迹级”,每一级的提升,都是一次文明跃迁般的进化。
——【基础级·防御边线】
激光追踪打击模块
以氖氟激光束为核心,搭载三轴稳定追踪平台,实时扫描半径500米范围内目标,精准锁定低空高速目标。具备“点烧”毁伤能力,可熔断塑料结构、烧穿微型电池核心。
定向电磁脉冲器(Emp)阵列
利用短程爆发式电磁脉冲对目标微处理器进行干扰,使之在飞行中失控坠毁。适用于廉价无人机集群,在城镇防御中成本最低廉,部署效率高。
——【进阶级·作战哨戒圈】
动能高速拦截组件
小型化磁轨弹发射器,搭载中控雷达与高速计算芯片,能对低空大角度入侵目标进行0.1秒级响应击毁。搭配散点布阵,可构筑“弹雨墙”。
多频干扰气泡生成器
可在战区周边生成高频信号扰乱区,诱导敌方无人机导航失灵,或迫使其启动预设返航程序,脱离战场。
——【高级级·战术协同防空】
智能协同防空中枢(IcAdS)
类脑AI集群控制系统,实时整合前线所有防御节点的数据,进行动态路径预测与资源调配。具备“敌群意图分析”“蜂群行为预测”“主动部署预警”三大核心能力。
子母链反应弹头
高空布置、低轨落体触发,内部携带数十枚微型感应弹,一旦感应蜂群密度过高,瞬间释放高热碎片云,最大覆盖半径两公里,适用于战区收割清场。
——【旗舰级·复合立体防御网】
多波次集成作战阵列(mbIoS)
集激光、电磁、动能、光学幻象于一体的全自动作战平台,拥有“隐形诱导”“低空反重力偏转场”等多种奇异模块,具备针对不同作战类型自动切换响应方式的能力,是单一防御系统的终结者。
云端态势联动雷达星链
将整个战场信息传入卫星网络,联动天基系统对蜂群起飞源头进行轨迹反推,实现“源打击”,不再是拦截,而是“令敌人根本飞不起来”。
——【神迹级·维度干扰壁垒】
虚质震荡反导涡场
利用亚稳态量子泡引发局域空间扰动,使目标航向出现“非线性错位”,即使目标硬件完整,其路径也会在现实空间中“偏折失控”。
终极防御矩阵·星锚重构协议
集所有系统于一身,自动调动区域内所有可用资源,进行反蜂群作战编组部署。具备自我复制、自适应学习、自主进化能力。其核心AI名为“刻者”,能在战场上模拟10亿次蜂群战术,并进行最佳反馈修正。解锁要求,灵感值消耗达“??????+”。
……
看着那最后一行闪烁着光的科技名——【星锚重构协议】,伍思辰仿佛看到了一场未来战争的终极答卷。
只不过,灵感值旁的数字,如同高悬头顶的天梯,不可触碰,难以攀登。
看着那一排排冷冰冰的数字,伍思辰眉头微皱,片刻后,收回意识。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抬头,神情已经恢复淡定:“现在,还做不出来。但——给我一年时间。”
他语气平静,却透着一种罕见的坚定与笃定:“一年后,我会给你一套真正能改变战场格局的主动防御方案。到时候,任何蜂群战术,在我们面前,都不再是威胁。”
听到这话,戚凌云愣了一下,随即轻笑出声。他靠回椅背,眼神中浮现出一抹释然:“其实我找你来,也不是逼你立军令状。这事太大了,不是一个人能扛得起的。哪怕是我们军工系统,也不敢说百分百能搞定。”
他顿了顿,看向伍思辰:“但你能造出这么好的无人机,本就是奇迹。现在你还愿意接下这个方向,那就已经比我们想象中多走了一步。”
伍思辰笑了笑,没说话,只是默默点头。他知道,真正的答卷,不在嘴上,而在实验台上。
喜欢我为国家献科技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为国家献科技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