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溪晒秋模式启,社区暖意渐浓时
社区主任找陈建国时,手里拿着张报名表:“上次‘布偶缝暖会’反响太好了,老人们都问下次什么时候办活动,我看不如办个‘晒秋会’,就像你说的枫溪那样,晒菜干、晒手工,再煮点枫糖粥,热闹。”
陈建国笑着把枫溪晒秋的照片递给主任:“我早就跟乐乐一起画了晒秋架的草图,用旧书架改,多层的,能晒不少东西。” 他翻开笔记本,上面画着三个晒秋架,旁边写着 “玉米籽记账法”:“咱们还用老办法,让老人们选想晒的东西,一颗玉米代表‘晒菜干’,两颗代表‘晒手工’,三颗代表‘熬枫糖’。”
主任接过笔记本,看着上面的枫叶涂鸦:“您这草图上还画枫叶,真是走到哪都带着枫溪的味儿。” 陈建国想起在枫溪,张村长说 “晒秋晒的是热闹”,笑着说:“就是要带点枫溪的味儿,这样老人才觉得亲切,像在自己家一样。”
周末组织老人们投票时,“晒菜干” 和 “熬枫糖” 的玉米最多。张奶奶说:“我家有萝卜和白菜,明天就晒,保证脆爽。” 李大婶(社区里的,跟枫溪的李大婶同名)说:“我会熬糖,用红薯熬,比枫糖还甜,明天带红薯来。” 陈建国笑着把玉米籽记在盘子里:“那咱们下周六办‘晒秋会’,我去借旧书架,再买口大铁锅,熬枫糖用。”
乐乐听说要办晒秋会,兴奋得晚上睡不着。他把枫溪的风筝找出来,说 “要在晒秋会上放风筝,像在枫溪一样”。“爸爸,我还要教爷爷奶奶放风筝,小丫妹妹教我的,我教他们‘拉一下线,放一下线’,风筝就能飞得高。” 乐乐躺在床上,手比划着放风筝的动作。
陈建国帮他把风筝线绕好,放在枫果壳线轴上:“好,到时候你当小老师,教大家放风筝,爸爸帮你举风筝。” 乐乐笑着点头,把风筝抱在怀里:“我还要把小丫给我的枫叶系在风筝上,让风筝带着枫叶飞,这样小丫就能看到我们的晒秋会了。”
周五一早,陈建国就去社区搭晒秋架。旧书架是从废品站借的,他和小周一起刷了层红漆,还在架子上挂了枫叶形状的小牌子,上面写着 “晒秋暖”。“陈主管,您这晒秋架比枫溪的还好看。” 小周笑着说,手里拿着个枫叶布偶(上次缝的,没送出去,用来装饰晒秋架)。
下午,老人们就开始把菜干拿来晒了。张奶奶的萝卜干切得均匀,李大婶的红薯摆得整齐,王爷爷的白菜干还用绳子捆成小捆,挂在晒秋架上,像一串串白灯笼。“你看这菜干,晒好了能吃一冬天。” 张奶奶摸着萝卜干,笑着说,“以前在农村,邻居们都一起晒,现在在社区,也能找到以前的感觉了。”
乐乐放学来帮忙,把枫叶系在风筝上,在晒秋场旁边的空地上放风筝。风筝飞得很高,枫叶在风里飘,像片红色的小旗子。“爷爷奶奶,你们看我的风筝!” 乐乐喊着,手里的线轴转得飞快。老人们都停下手里的活,看着风筝笑:“这孩子,放风筝比咱们晒菜干还热闹。”
陈建国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想起在枫溪的晒秋场:村民们围着晒秋架,说笑着,赵二柱在旁边熬粥,小丫在捡枫叶。现在,这样的热闹,也出现在了现实里 —— 有晒秋架,有菜干,有风筝,有老人的笑,还有枫溪的暖。他摸出怀表,表盘轻微发烫,像是在回应他的心情。
诗意结尾:夕阳把晒秋架上的菜干照得金黄,风筝上的枫叶在风里轻轻飘。陈建国握着怀表,忽然觉得 —— 把枫溪的暖种进现实,不是复制枫溪的样子,是复制枫溪的 “热闹”,复制枫溪的 “牵挂”,复制枫溪的 “有人陪着说话的暖”。这样的暖,不管在哪个时空,都能让人觉得:有家,有伴,有盼头。
喜欢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