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涉及全国的大案,谁敢在细节上马虎?
“老太太,您就别多虑了。您作为敌特的举报人,属于重点表彰对象,怎么可能不公开表扬呢?这是必须的。”
“放心吧,街坊邻居不会说闲话的。不管敌特曾经做过什么好事,都改变不了他们是坏人的事实。您举报坏人,这叫大义灭亲,是该自豪的事!”
街道办值班人员面带微笑地应付了过去。
不过……
话虽如此,她看向聋老太太的眼神里,却掩不住那份轻视与讥讽。
明显口不对心,连她自己都不信自己说的话。
其实也怪不得她。当时民间仍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人人崇尚正直高尚的品格,社会风气淳厚。
对聋老太太这种“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行径,实在很难让人产生好感。
不当面唾她两口,都算是有修养的了。
聋老太太气得够呛,却也没法仗着年纪大**。
若是受人欺负,去上级部门闹一闹倒也说得过去;可为了拒绝表彰而闹?
那只会更出名!
“唉,算了。”
周六上午,街道办贴出了关于敌特案举报人的宣传材料。
南锣鼓巷的居民们很快看到了公示,顿时一片哗然。
“快瞧,告示栏贴新消息了!我早说别的街道都有了,咱们南锣鼓巷肯定不会落下。哪位识字的帮忙念念?”
“是不是表扬李进阳的?不过之前不是说他的表扬信登了报,不在街道张贴了吗?”
“快找个识字的……哎!老阎来得正好!快帮着念念这告示,咱们街道有人受表彰了!”
刚推着自行车路过的阎阜贵停下车,仔细支好车架,又轻轻拍了拍车座,这才走到宣传栏前。这辆二手自行车是他新添的宝贝,每天都被擦得锃亮。
他扶了扶眼镜,仰头细看告示,笑道:“还真是表扬信!我给大家念念——都听好了!”
“表-扬-信:特此表彰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柳老太太……”
“大伙听见没?又是咱们院的人受表扬!这次是聋老太太!原来她才是举报人!这可是大功一件!”阎阜贵嗓门响亮,满脸自豪。院里已经有个李进阳立过功,现在聋老太太也受到表彰,简直是双喜临门。
左邻右舍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有人低声议论95号院风水好,好事都让他们赶上了。
阎阜贵乐呵呵地听了会儿夸奖,继续念道:
“……柳老太太虽曾被敌特所救,但经轧钢厂杨厂长劝导后,仍决心向组织揭发敌特身份。在此刻,国家大义超越个人恩情……”
念到此处,围观众人渐渐安静下来,彼此交换着微妙的眼神。有人窃窃私语:揭发敌特本是好事,可这毕竟是救命恩人,如此行事未免太不近人情。
阎阜贵越念越不自在,总觉得周围目光如**背。匆匆念完最后几句,他骑上自行车就溜走了,心里暗怨聋老太太这事做得不光彩,连累全院都跟着丢脸。
眼见他走远,聚在街道办门口的人们立刻七嘴八舌议论开来。
话里夹杂着“没良心”“白眼狼”“恩将仇报”这些字眼,性子急的还朝着95号院方向啐了两口唾沫。
“咱们这条街怎么就出了这么个丢人现眼的?真够丢脸的!”
“谁说不是呢,现在街坊们出门买菜,都得被人指指点点,咱们街道的名声都跟着坏了!”
“哼,聋老太太跟李进阳向来不对付,我早就看出她不是个善茬!”
“行了行了,都少说两句,散了吧!”
……
阎阜贵刚回到院里,就听见中院吵吵嚷嚷的。他停好自行车走过去一瞧,贾家门口已经围了一群人。
贾张氏正拄着拐杖在门口连哭带骂。
“家里的,贾家这又是闹哪一出?”
三大妈见是老阎回来了,偷笑着压低声音:“你刚下班还不知道吧?聋老太太这回可干了件缺德事……”
“是举报那事儿?我刚在街道办门口听说了。”
“对,就是举报救命恩人那桩,太招人恨了!刚才不知从哪儿来了几个小伙子,进院就打听聋老太太住哪。一大爷一家不是跟贾家住一块儿嘛,我就随手一指……”
三大妈说到这儿,笑得解气:“你可没瞧见,那几个小伙子从包里掏出一把石子儿,全砸在贾家窗户上,玻璃碎了一地!”
“扔完他们就撒腿跑了,等一大妈扶着贾张氏追出来,人影都没了。”
“贾家这可是遭了无妄之灾,人家明明是冲聋老太太来的,把贾张氏气得够呛……”
三大妈和阎阜贵一边闲聊,一边往家走。
阎阜贵还从媳妇那儿听到个重要消息:李进阳放出风声,要在南锣鼓巷的住户里挑几个机灵的年轻人,安排进轧钢厂保卫科工作。
另外,他手里还有几个街道办的名额,说是有意向的周日可以去他家细谈……
阎阜贵一听这话,顿时上了心。
他紧张地拉着三大妈反复追问,显然是动了心思。
无论是轧钢厂还是街道办,只要能进去工作,家里立刻多一个挣钱的劳动力,日子眼看着就能宽裕不少。
这种事谁不放在心上?
不单是他家,南锣鼓巷这边消息稍微灵通些的人家,都在全家一起商量、想办法。
李进阳手里有工作名额的消息,其实是他自己放出去的。
关于这几个名额怎么安排,他仔细考虑之后,已经有了打算。先说街道办的三个名额,可以卖出去。
市场价大概在八百到一千块之间,这三个名额换成现钱最合适。
毕竟这次和王主任闹得不太愉快,如果让自己亲近的人去她手下工作,说不定会受气。街道办属于民生部门,他也不可能因为底下人的一点小事,总去找王主任的麻烦。
那样做,等于不给民生口领导面子。
所以,不如卖了干脆。
李怀德答应给他的两个保卫科队长名额,一个给王成。毕竟是大舅哥,算自家人,总要拉一把,而且自己人用着放心,不用担心有二心。
另外一个队长的名额,他还没想好。按关系来说,给柱子最合适——就是当初和他、小虎一起去抓许大茂和秦淮如的那个莽汉。
柱子对他百分之百忠诚,最佩服李进阳。
可柱子武力虽强,脑子却不太灵光,适合做个听话办事的副手,当领导不太行,他搞不明白那些弯弯绕绕。
李进阳决定,最后一个位置的人选,让小虎推荐个人才。
他手底下的人,小虎比他更了解。找个能力普通点的没关系,但心一定要向着自己这边,关键时候能办事、敢办事就行。
这些想法,李进阳之前和陈猛交流过。
陈猛没什么意见。
其实陈猛有心想调到公安口去,已经在托王所长的关系尝试。至于原因,李进阳心里大概清楚,也没多问,只是默默记下这份情。
如今,他自己已经成了一棵大树,陈猛不再是他依靠的对象,反而成了他完全掌控保卫科的一道障碍。
李进阳将轧钢厂作为自己根基来经营的意图,许多明白人都已察觉。
虽然不清楚他为何如此看重这家厂子,甚至摆出长期扎根的姿态,但这并不妨碍众人默认这一事实。
陈猛主动为自己心爱的徒弟让出了道路。
李进阳将这份情义牢记在心,此生认定这个师父。
保卫科一大队提拔了两人担任小队长,于是又空出了两个职位名额。
这两个空缺,李进阳仍打算用来交易。
价格可以略降百八十块,就当是提前收买人心。
但不能白送——免费的东西无人感激,反而可能被当成**,说不定对方拿了名额还要在背后骂一句蠢货。
反倒是给点小恩小惠,最易让人记情。
这样一来,李进阳手中待售的名额就增至五个。
不,是六个。
翻译科还缺一名库管。
其实这个位置留着也行,李进阳手握全套资料,安排一个虚拟职工领空饷也不是问题。
工作可以让媳妇或李媛接手,反正也不累人。
但再一想,意义不大。为每月几十块钱留下一个隐患,似乎并不值得。
他还没决定,再看看吧。
对了,宣传科长的职位,李进阳不打算直接交给许大茂,先让他担任副科长,科长由现任副科长升任。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走个形式,不至于太难看;二是也能拿捏一下许大茂,避免他现在就爬得太高,将来不好掌控。
离起风还有三年,起风前再把他提为科长,才是稳妥之选。
食堂那边……
想到这儿,李进阳就头疼。许大茂虽然可能有反骨,但至少能办事;
老刘则纯粹是个废物——在食堂主任不管事的情况下,刘海忠主持工作,搞得一团乱。
他和后勤科、采购科关系处理不佳,食材要什么没什么。
对领导的保障也做得不到位,一个副主任竟被何大清和傻柱拿捏得死死的。
简直是个饭桶!
---
**就连李进阳亲自带进轧钢厂的一食堂主厨孙师傅,也对刘海忠很有意见。有一回他实在忍不住,跑去向李进阳抱怨,说刘主任明明什么都不懂,却总爱摆架子、乱指挥。
别说厨师怎么炒菜,就连洗菜工是蹲着洗菜还是站着洗菜,他都要插一手。
食堂工人们都憋着一肚子气。
李进阳只好亲自去食堂安抚大家,又是说好话又是搞犒劳,还把刘海忠训了一顿,这才勉强稳住局面。
老刘,确实不是当官的料,根本干不明白。
到了这时候,李进阳提拔太快的隐患已经暴露出来——根基不稳,能用的人太少。
信得过的人担不起重任,能干的人又和他交情不够深。
这问题只能以后慢慢补了。
“老刘,不是我不帮你,是你自己不争气!就在副主任的位置上喝喝茶、看看报,等着养老吧。等风起的时候,才是你发挥的时候。”
“食堂主任这个位置,还是得找个真正能干事的人。”
“请师父介绍个有经验的老人来吧。”
李进阳揉了揉太阳穴,把那张涂涂画画的纸折起来,点燃烧成灰,然后扔进灶膛。
他静**在家里,等着那些想买职位、或是求职位的人上门。
今天,四月初八,宜敛财,忌迁坟。
…………
“爸,您回来啦?”
“爸,外头有点热,您擦把脸。”
《四合院:公审秦淮如搞破鞋,游街》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四合院:公审秦淮如搞破鞋,游街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四合院:公审秦淮如搞破鞋,游街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