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煎熬与期盼中交替,像钝刀割肉,缓慢而深刻。但每月固定的探视日,成了苏家灰暗生活中一个带着痛楚却不可或缺的仪式,一缕能穿透高墙、连接彼此的微光。
这一次的探视,依旧是在那间空旷、冰冷的探视室。厚重的玻璃墙无声地矗立,将世界一分为二。苏建国和晓光早早地等在玻璃这边,晓光怀里紧紧抱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布包,里面装着她精心准备的“礼物”。
铁门“哐当”一响,苏卫东在狱警的带领下走了出来。
与上一次相比,他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那头青色的短发似乎长长了一些,打理得还算整齐。脸上那种近乎绝望的憔悴和麻木淡去了不少,虽然依旧瘦削,但眼神不再是一片死寂的荒原。那里面的赤红和暴戾之气已然消退,沉淀下来的,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着隐忍、反思,以及更深沉、更浓烈得化不开的对家人的思念。他的背脊似乎也挺直了一些,走路的步伐虽然依旧被规矩约束着,却少了几分之前的踉跄和颓丧。
他看到大哥和晓光,脚步微微一顿,嘴角下意识地就想往上扯,那是一个试图微笑的雏形,虽然依旧有些僵硬,却比上次那比哭还难看的表情自然了许多。他快步走到玻璃前,拿起通话器。
“大哥,光光。”他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沙哑依旧,却少了那份破败的哽咽,多了一丝努力维持的平稳。
“二舅!”晓光立刻把脸凑近玻璃,眼睛亮晶晶的,献宝似的从布包里往外拿东西。她先是拿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展开贴在了玻璃上——那是她最新画的一幅画。画面上,不再是挣扎的小船或被压弯的小草,而是一扇打开的窗户,窗外阳光灿烂,绿草如茵,一个小女孩(明显是晓光自己)正朝着窗外招手,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画旁边写着:“二舅,春天来了!”
苏卫东看着那明媚的色彩和充满生机的画面,眼神柔和了一瞬,他隔着玻璃,用手指虚虚地描摹了一下那个招手的小女孩,重重地点了点头,“好,画得好。”
晓光又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硬质的卡片,那是一张“三好学生”的奖状。她将印着鲜红印章和金色大字的那一面紧紧贴在玻璃上,小脸因为激动和一点点骄傲而泛着红光。“二舅,你看!我得的!”
苏卫东的目光落在那个“奖”字上,又移到晓光那期盼肯定的脸上,胸腔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填满了,酸涩而滚烫。他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好……好孩子!二舅……为你高兴!”他知道,这张薄薄的奖状背后,是晓光多少个挑灯夜读的夜晚,是多少超越年龄的懂事和坚韧。
接下来,晓光又开始絮絮地讲述家里的事情,语速轻快,尽量挑着好的说:
“大舅最近晚上看书可认真了,就是有时候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舅妈做的手工品可好卖了,昨天还给我买了新头花呢!”
“三舅现在糊纸盒可快了,他还……他还偷偷藏着好东西,不给我看,说是秘密!”她说到这里,调皮地皱了皱鼻子。
苏卫东认真地听着,时不时问一句:“大哥身体怎么样?还咳得厉害吗?”“嫂子摆摊辛苦,你们多帮衬点。”“卫民……他没再害怕吧?”他的问题不再仅仅围绕自身,开始更多地关注家里的每一个成员,语气里充满了真切的担忧和挂念。
苏建国站在晓光身后,看着玻璃内外舅甥二人的互动,心中百感交集。他看着弟弟眼中逐渐找回的生气和沉稳,看着外甥女那努力驱散阴霾、传递温暖的举动,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在胸中涌动。他注意到卫东询问他身体时,那眼神里清晰的愧疚和关切。他拿起另外一个通话器,声音低沉却带着力量:“我没事,老毛病。你在里面……一切都好?”
苏卫东看向大哥,眼神接触的瞬间,过往那些因隐瞒、因担忧、因各自压力而产生的微妙隔阂,仿佛在这无声的凝视中冰雪消融。他们都清楚彼此为这个家付出了什么,承受了什么。
“哥,我很好。”苏卫东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规矩我都守,活也好好干。那幅画……我天天看。”他顿了顿,补充道,“我……我知道错了,真的知道了。以后再也不会……让你们这么担心了。”
这句话,他说得有些艰难,却无比真诚。这不是敷衍的认错,而是经过深刻反思后,对自己行为的彻底否定和对家人苦难的深切认知。
苏建国看着他,良久,只是重重地“嗯”了一声。千言万语,都凝聚在这一个音节里。有原谅,有关怀,更有“家里有我”的承诺。
探视的时间依旧短暂。当狱警示意时间到了时,苏卫东没有再像第一次那样情绪失控。他深深地看了大哥和晓光一眼,仿佛要将他们的样子刻进心底,然后对着晓光,努力露出了一个比较自然的、带着宽慰的笑容:“光光,下次来,再给二舅看你的新奖状。”
“嗯!”晓光用力点头,眼圈有点红,却努力笑着,“二舅,你也要好好的!我们都等你!”
苏卫东重重地点头,放下通话器,转身跟着狱警离开。他的背影,依旧穿着囚服,却不再显得那么孤绝和凄凉,仿佛有了一丝看不见的力量支撑。
回去的路上,晓光靠在苏建国身边,小声说:“大舅,二舅好像真的不一样了。”
苏建国望着前方灰扑扑的道路,没有说话,只是伸出粗糙的大手,轻轻握了握晓光冰凉的小手。
是的,不一样了。冰冷的玻璃墙无法阻隔亲情的温度,一次次的探视,晓光充满爱意的画作和奖状,家人无声却坚定的支持,如同涓涓细流,持续滋润着苏卫东干涸的心田,冲刷着他曾经的暴戾与绝望。而共同守护苏卫东、期盼他归来的这个过程,也让苏建国和晓光这对原本因年龄、性格而有些距离的舅甥,心灵前所未有地贴近。那份因家庭巨变和各自沉默而产生的隔阂,在共同的苦难、共同的期盼和共同的努力中,悄然消融,化为了一种更深沉、更牢固的亲情纽带。
这探视的温暖,无法改变高墙的存在,却足以融化人心的坚冰,照亮归家的路途。
《青瓦巷里的向阳花》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青瓦巷里的向阳花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青瓦巷里的向阳花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