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音抵达巴黎的第三天,风波毫无预兆地降临。
她此次是受法国一家重要文化机构邀请,参加一个为期五天的“东方音乐瑰宝”系列讲座与示范演出。活动规格很高,参与者多是欧洲音乐界的学者、乐评人和资深乐迷。
第一天关于古筝历史与技法的讲座,她凭借流利的法语和扎实的学术功底,赢得了满堂彩。第二天的示范演出,她准备了一首精心改编的《春江花月夜》,融合了印象派的朦胧美感,效果极佳。
然而,就在第三天上午,她即将进行一场关于“当代民乐创新路径”的小型研讨会前,活动主办方的负责人,一位名叫皮埃尔的老先生,面色凝重地找到她,递上了自己的平板电脑。
屏幕上显示的是欧洲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古典音乐论坛,一个热帖标题异常刺眼——《是文化使者还是资源掠夺者?起底中国“民乐女神”林清音的“上位”手段》。
帖子内容极其阴险,声称林清音在国内利用未婚夫江以辰的家族势力,打压同期民乐艺术家,抢占演出和获奖资源,并附上了一些经过恶意剪辑的“业内人士”匿名采访片段,以及几张她与江以辰出席活动时,被刻意解读为“炫耀资本背景”的照片。发帖人显然深谙传播心理学,将商业合作与艺术竞争混为一谈,用模糊的指控和煽动性的语言,试图将她塑造成一个依靠背景而非实力的“掠夺者”。
帖子下的评论已经不堪入目,许多不明真相的欧洲网友表达了失望和愤怒,甚至有人呼吁主办方取消她后续的活动。
“林小姐,我很抱歉让你看到这些。”皮埃尔先生语气带着歉意和一丝犹豫,“我们相信你的专业和人品,但舆论……你知道的,我们需要评估这对活动声誉的影响。”
林清音看着屏幕上的污言秽语,心脏像是被冰水浸过,一阵寒意之后,涌起的却是更加冷静的怒意。她认出那些被“打压”的所谓“同期艺术家”,其中两人正是之前试图抄袭她《丝路回响》创意未果,反被她用法律手段警告过的人。而她和江以辰的照片,更是无稽之谈。
这绝不是巧合。时机拿捏得如此精准,在她独自海外、即将进行重要研讨会的当口发难,目的就是打她一个措手不及,毁掉她刚刚在国际上建立起的声誉。
她深吸一口气,将平板电脑递还给皮埃尔先生,脸上没有任何慌乱,只有一种沉静的坚定。
“皮埃尔先生,感谢您的告知。”她的法语清晰而流畅,“这些是完全不实的污蔑。我想,这正说明我们今天的研讨会主题——‘在纷杂信息中如何辨识真正的艺术价值’——变得更加有意义了。”
她看着皮埃尔先生有些讶异的眼睛,继续说道:“我不会要求主办方做任何事,也不会取消今天的活动。相反,我请求将原定一小时的研讨会,延长至一个半小时。我希望有机会,在现场,用音乐和事实,来回应这些无端的指控。”
皮埃尔先生被她眼神中的清澈与力量所打动,他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好,林小姐,我相信你。我会安排。”
与此同时,地球另一端,星城正是下午。
江以辰几乎是同步收到了陈明发来的紧急警报。他看着论坛上那些恶毒的指控和下面发酵的舆论,眼神瞬间结冰。
“查!用最快速度锁定Ip和背后操纵者!联系我们在欧洲的所有合作媒体和乐评人,准备好澄清通稿和律师函!”他对着电话那头的陈明下达指令,声音冷得能冻伤人。
“江总,是否立刻以‘辰音’官方名义发布声明?”陈明问道。
江以辰看着屏幕上林清音巴黎活动的日程表,目光在她即将开始的研讨会时间上停留片刻,摇了摇头:“不,暂时不用。”
陈明有些不解。
江以辰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都市,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绝对的信任:“让她自己来处理。”
他了解他的女孩。她不是需要被他永远护在羽翼下的金丝雀,她是能够迎风翱翔的鹰。这次危机,是对她独立应对能力的考验,也是她向世界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他相信她。
但这不代表他什么都不做。
他拿起私人手机,点开那个二十四小时连线的专属频道。耳机里,传来巴黎那边活动现场细微的嘈杂声,以及她平稳的呼吸声。他知道,她一定戴着他送的那对内置微型通讯器的耳坠。
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感受着她的存在。这是一种无声的陪伴,一种跨越重洋的支撑。
巴黎,研讨会现场。
台下座无虚席,气氛因为论坛风波而显得有些微妙和紧张。许多目光带着审视和怀疑落在台上的林清音身上。
林清音站在讲台前,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脸上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她没有回避问题,开场便直接提到了那个论坛热帖。
“在开始我们今天的讨论之前,我想先回应一下今天早上发生的一个小插曲。”她语气轻松,仿佛在谈论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我很感谢那位匿名的发帖人,因为他提醒了我,也提醒了在座各位,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一双辨别真伪的眼睛,和一颗倾听音乐本身的心。”
她没有愤怒地驳斥,也没有委屈地辩解,而是将话题巧妙地引回了艺术本身。
“帖子里提到了一些关于资源竞争的问题。我想说的是,音乐不是零和游戏。真正的艺术,是在交流与碰撞中繁荣,而非在垄断与打压中凋零。”她操作电脑,投影屏幕上出现了她“华夏节奏密码”系列的计划书和部分开源乐谱,“这是我个人发起的一个项目,旨在挖掘和分享民间音乐的精髓,所有核心节奏动机和研究成果,我们都将通过‘音核’平台向全球音乐人开放。这,才是我所理解的资源共享。”
台下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不少人露出惊讶和赞许的神色。
接着,她没有按照原定讲稿,而是即兴演奏了一首短小精悍的曲子。曲风灵动幽默,充满了自嘲精神,仿佛在用音乐调侃那些荒诞的指控。演奏到一半,她甚至加入了几个明显“失误”的音符,然后停下来,对着台下俏皮地眨了眨眼:“看,没有江以辰先生在一旁‘监工’,我偶尔也会弹错音。所以,请不要再神化我,或者妖魔化我了。我只是一个热爱音乐,并愿意为之努力的普通演奏者。”
真诚,永远是最强大的武器。
她用开放的态度、扎实的行动和一点恰到好处的幽默,轻松化解了现场的紧张和质疑。当她重新回到“当代民乐创新路径”的正题时,台下所有的目光都变成了专注和信服。
研讨会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结束后,许多听众围上来与她交流,表达支持。皮埃尔先生更是激动地握住她的手:“林小姐,你今天的表现,完美诠释了一位真正艺术家的风骨与智慧!”
回到酒店房间,林清音才彻底放松下来,感到一阵疲惫。她摘下耳坠,轻轻对着空气说了一句:“学长,我这边……搞定了。”
几乎是立刻,专属频道里传来江以辰低沉而温柔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骄傲:“我知道。我的旋律,从来都不会让我失望。”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冷厉:“至于那些垃圾,我已经处理干净了。”
就在研讨会进行的同时,江以辰动用雷霆手段,锁定了发帖Ip和背后操纵的几个境外水军公司,不仅迅速删除了所有源头帖子,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苏曼和陈微雨暗中联系水军、策划污蔑的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匿名发给了几家权威媒体。
一场来势汹汹的风波,在林清音的从容应对和江以辰的远程清扫下,迅速平息,反而让林清音在国际音乐圈内赢得了更多的尊重与好感。
林清音听着他语气里的狠决与维护,心里又暖又甜。她躺倒在床上,对着天花板轻声说:“江以辰,我想你了。”
频道那头沉默了一瞬,随即传来他带着笑意的、无比认真的回应:
“嗯。我也是。”
“所以,快点回来。”
“这里,没有你,什么都不可以。”
(第一百三十七集 完)
下一集预告:
巴黎之行圆满结束,林清音载誉归来。小别胜新婚,两人感情愈发浓烈。然而,“《东西回响》”项目即将正式启动,首次全体创作会议,江以辰、林清音、陈微雨将首次同场工作。封闭的创作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艺术理念的碰撞……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敬请期待《学长,这里不可以》第一百三十八集:《创作营里的硝烟与糖》。
喜欢学长,这里不可以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学长,这里不可以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