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沈聿怀那间过于整洁、空气都仿佛被过滤过的咨询室,踏入傍晚喧嚣的都市街头,温念初有种从异度空间回归现实的恍惚感。
车水马龙,人声嘈杂,霓虹闪烁。这些曾经在她眼中如同隔着一层毛玻璃的景象,此刻似乎……有哪里不一样了。
她下意识地摩挲着右手中指的指尖。那里,沈聿怀微凉而颤抖的触感仿佛还顽固地残留着,像一枚无形的印章。
“感觉如何?”他冷静专业的询问在耳边回响。
和预想的不一样。
确实不一样。
不仅仅是指尖那细微的、存在般的触感,更是在那五分钟近乎凝固的寂静里,她清晰地“看”到了另一个人的挣扎与克制。那种纯粹的、不掺杂任何社交面具的脆弱与顽强,像一束极其微弱的光,穿透了她情感区域厚重的冰层,留下了一道几乎不可见的划痕。
接下来的几天,温念初尝试着按照沈聿怀的要求,去记录任何与“感觉”相关的细微变化。
她发现自己站在咖啡店点单时,竟然对“今天想喝什么”产生了一瞬间的、极其微弱的偏好——不是习惯性的美式,而是突然闪过“或许拿铁会更暖和一点”的念头。虽然这念头如流星般转瞬即逝,并且最终她还是要了美式,但这一点点“想要”的苗头,在过去一年里几乎是绝迹的。
她在整理之前野外拍摄的照片时,看到一张在非洲草原上抓拍的、疣猴母子相互依偎梳理毛发的特写,心脏某个角落似乎被极轻地牵动了一下,泛起一丝若有似无的酸涩。不再是纯粹对构图、光影的欣赏,而是模糊地感知到了画面之外的那种……依存与温暖。
甚至,在路过街边花店,闻到浓郁甜腻的百合花香时,她第一次产生了“这味道有点太冲了”的明确判断,而不是以往那种气味信息仅仅通过嗅觉接收,却无法引发任何喜恶评价的状态。
这些变化极其细微,散碎在生活的缝隙里,如同沉船后散落海面的碎片,需要她极其用心才能打捞起一两点。但它们真实存在着。
她拿出一个全新的笔记本,深蓝色的封皮,像静谧的夜空。她在扉页上写下“感觉碎片记录”,然后开始笨拙地、尝试着用文字去捕捉这些缥缈的瞬间。
日期:周三晚。事件:指尖接触后。感觉:他的指尖很凉,在抖。像受伤的鸟的翅膀。我心里……没有讨厌。
日期:周四上午。事件:看疣猴照片。感觉:胸口闷了一下,很短。像石头投入深井,听到了一声回响。
日期:周五下午。事件:闻到百合花。感觉:太香了,鼻子不舒服。明确的不喜欢。
写下的文字稚嫩而贫乏,远不如她通过镜头表达那般精准自如。但她写着写着,嘴角会不自觉地微微扬起。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像是在一片荒芜了太久的土地上,终于发现了几颗挣扎着破土而出的、嫩绿的幼芽。
与此同时,沈聿怀坐在他的办公室里,面前摊开的却不是温念初的正式病历,而是那份手写的“互助协议”。在协议背面,他用清晰而冷静的笔迹,记录着属于他的“实验数据”。
对象:温念初。接触等级:Lv.1 (指尖轻触)。时长:5分钟。
主观反应:初期强烈生理不适(心悸、呼吸促、肌肉僵直)、伴随心理抗拒峰值。接触点持续异样感约23分钟。未触发逃离机制。
客观观察:对象指尖稳定,体温略高于预期。过程中有一次极轻微回馈性动作,动机待观察。
结论:Lv.1刺激在可控范围内完成。对象反馈感知存在,与基线状态有异,需进一步验证非情境特异性。
他写下最后一个字,放下笔,揉了揉眉心。理性的分析并不能完全覆盖掉那份残留的体验。闭上眼,似乎还能感受到指尖那一点点不同于消毒液、不同于冰冷器械的、属于活人的、微韧而带着薄茧的触感,以及……她最后离开时,那句轻飘飘的“谢谢你没有说‘暂停’”。
那句话,像羽毛一样搔刮过他坚冰般的心防,带来一丝陌生的痒意。
他不得不承认,温念初是一个超出他所有数据库样本的特殊存在。她的直接、她的敏锐、她那种将自身也置于实验台上的大胆,都让他固有的治疗模式受到了挑战。
“叮——”一声清脆的消息提示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是温念初发来的。没有文字,只有一张照片。
照片是在黄昏的阳台拍的,角落里,一盆之前奄奄一息的绿萝,竟然抽出了几片娇嫩欲滴的新叶,在夕阳的金辉下,脉络清晰,充满了倔强的生命力。
沈聿怀看着那张照片,久久没有动作。他当然认得那盆绿萝,就在他咨询室的角落,他几乎忽略了它的存在。而她,却注意到了它细微的变化,并记录了下来。
这算……感觉碎片吗?
他没有回复,只是将手机屏幕按熄。但那张充满生机的照片,却清晰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周末,温念初的“劫难”如期而至。
好友苏苏秉持着“绝不能让她一个人腐烂在家里”的原则,又又又为她安排了一场相亲。
这次的对象是一位彬彬有礼的大学讲师,戴着眼睛,谈吐得体。他们在一家格调优雅的西餐厅用餐,对方学识渊博,从古典音乐聊到国际形势,氛围堪称融洽。
然而,当晚餐结束,对方如同上一次那位一样,带着恰到好处的期待,试图去牵温念初的手时,那种熟悉的、厚重的隔膜感再次降临。
像隔着潜水服触摸外界,所有的信号都被削弱、被扭曲。她能“知道”对方的手伸过来了,能“看到”他眼中温和的笑意,但她的身体内部,没有任何相应的反馈机制被激活。没有心跳加速,没有羞涩紧张,也没有厌恶排斥,只有一片死寂的、功能失调的荒原。
她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极其自然地缩回了手,动作流畅得仿佛演练过千百遍,脸上甚至还带着礼貌的、毫无破绽的微笑:“不好意思,赵老师,我还有点事,下次再聊。”
对方眼中的光黯淡下去,但还是维持着风度道别。
坐在回家的出租车里,看着窗外流光溢彩却无法融入的世界,温念初疲惫地闭上了眼。
记录本上那些刚刚积累起来的、微弱的“感觉碎片”,在面对真实世界试图建立的亲密联结时,显得如此不堪一击,瞬间就被打回原形。
她拿出手机,下意识点开了与沈聿怀的对话框。那个灰色的、没有任何回应头像,像他本人一样冷静自持。
她犹豫着,指尖在屏幕上方悬停良久。
最终,她没有发送任何消息,只是将额头抵在冰凉的车窗上。
路边的灯光飞速掠过,在她脸上投下明暗不定光影。
那条通往“正常”世界的路,似乎比想象中,更加漫长和崎岖。
但奇怪的是,这一次,在深深的无力感之下,她似乎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彻底绝望。
因为她知道,下周三,在那间冰冷的咨询室里,还有一个人,在以他自己的方式,和她面对着类似的困境。
这种感觉,陌生而微弱,却像黑夜里的第一颗星,虽然光芒黯淡,却昭示着……她并非独自一人。
下一集预告:
新的周三,新的练习。面对温念初相亲失败的反馈,沈医生会如何从专业角度解读?第二次“脱敏练习”即将升级,从静止的指尖相触,到可能的……指尖移动?细微的动作变化,会在这对特殊的“病友”之间,激起怎样不同的涟漪?敬请期待第5集:《第5集:指尖涟漪,无声战场硝烟起》。
喜欢你是我的特效药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你是我的特效药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