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6日,云山地区的晨雾比往日更浓。林文澜在天亮前就来到前沿观察所,昨夜他几乎未眠,仔细研究了缴获的美军作战手册和侦察报告。
司令员,美军骑1师主力正在向云山方向移动。周志宏指着地图说,他们出动了两个骑兵团,配属一个坦克营和一个炮兵营。
林文澜凝视着地图:盖伊这是要报仇雪恨啊。通知各部队,按第二套方案准备。
上午7时,浓雾尚未散去,美军的炮击就开始了。这次炮击比昨天更加猛烈,155毫米榴弹炮的爆炸声震耳欲聋。但令美军意外的是,他们预想中的还击并没有出现。
中国人是不是撤退了?美骑5团团长疑惑地问。
实际上,38军早已按照林文澜的命令,主动放弃了第一道防线,只在阵地上留下了少量观察哨。
当美军坦克和步兵小心翼翼地进入第一道防线时,发现这里已经空无一人。
继续前进!美军指挥官下令。
就在美军主力完全进入第一、二道防线之间的开阔地带时,林文澜下达了命令:炮兵,开火!
刹那间,隐藏在反斜面阵地的第13兵团炮兵群同时开火。美制105毫米和155毫米榴弹炮发出怒吼,炮弹精准地落在美军战斗队形中。
我们中计了!美军指挥官惊呼。
与此同时,38军主力从预设的隐蔽工事中杀出,切断了美军的退路。邱清泉亲自率领坦克部队,从侧翼直插美军指挥系统。
瞄准指挥车!邱清泉在无线电中下令。
一辆辆坦克如猛虎下山,专门寻找美军指挥车辆和通讯车进行攻击。很快,美军前线指挥系统陷入混乱。
但美军毕竟是久经沙场的精锐部队。在失去统一指挥的情况下,各部队自发组织防御。坦克围成环形阵地,用密集火力阻挡解放军进攻。
停止进攻!转入防御!林文澜见好就收,命令炮兵继续压制。
中午时分,战场暂时平静下来。被围的美军两个营凭借优势火力,固守待援。林文澜知道,必须在天黑前解决战斗,否则美军的空中支援和援军就会赶到。
把缴获的美军电台拿来。林文澜突然有了主意。
通讯兵很快搬来一台完好的AN\/GRc-9电台。林文澜叫来在起义国军军官中学过英语的参谋:
模仿美军的求援信号,向他们的师部发报,就说被困部队已经突围,正在向东南方向转移。
这一招果然奏效。下午2时,侦察兵报告,美军援军改变了行进路线,向东南方向疾进。
现在可以专心解决被围之敌了。林文澜下令,各部队准备总攻。
然而,被围美军的抵抗异常顽强。他们依托坦克组成移动堡垒,不断变换阵地,让解放军的进攻屡屡受挫。
司令员,这样强攻伤亡太大。郑洞国从前线打来电话,我建议使用特种战术。
林文澜沉思片刻:批准。让杨文涛的特种部队上。
杨文涛接到命令后,立即组织了一支精干的小分队。这些战士都是原特种分队的老兵,擅长近战和爆破。
我们的任务是摧毁美军坦克的观瞄设备。杨文涛布置任务,两人一组,使用炸药包和燃烧瓶。
下午4时,在小分队准备出击时,天空突然传来直升机的轰鸣声。三架美军h-5直升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试图救援被围部队。
防空分队,集中火力打直升机!林文澜急令。
防空机枪喷出火舌,一架直升机被击中,迫降在战场边缘。其余两架见势不妙,仓皇逃离。
好机会!杨文涛见状,趁着敌人注意力被直升机吸引,立即行动!
特种队员们借着爆炸产生的烟雾,悄悄接近美军坦克阵地。班长王大力带领的小组最先得手,他们将炸药包塞进一辆坦克的履带下。
坦克履带应声而断。
其他小组也相继得手。有的用燃烧瓶攻击坦克发动机舱,有的专门破坏坦克的天线和观瞄设备。
美军坦克虽然装甲厚重,但在失去观瞄设备后,就成了瞎子。坦克手不得不打开舱盖观察,这给了解放军狙击手可乘之机。
狙击手,瞄准打开的舱盖!各部队指挥官下令。
神枪手们弹无虚发,不断有美军坦克手被击毙。失去人员的坦克成了钢铁棺材。
黄昏时分,被围美军的抵抗终于开始瓦解。许多士兵举起白旗投降。
注意接收俘虏,严格执行战场纪律。林文澜特意交代。
当晚清点战果,此役全歼美骑1师两个精锐营,击毁坦克28辆,俘获美军官兵1200余人,其中包括中校团长一名。
在审讯俘虏时,林文澜特意会见了被俘的美军团长。
你们到底是什么部队?美军团长难以置信地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美式装备?
林文澜通过翻译回答:我们是中国志愿军第13兵团。这些装备,是蒋介石先生送给我们的。
美军团长目瞪口呆。
战后总结会上,林文澜既肯定了战绩,也指出了问题:
这一仗我们虽然赢了,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对美军空中力量的应对还不够有效。各部队要立即总结经验,改进战术。
夜深了,林文澜还在指挥所研究地图。周志宏劝他休息,他摇摇头:
美军连吃两个败仗,接下来一定会疯狂报复。告诉部队,抓紧时间休整,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
远处,美军轰炸机群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云山地区的夜空,被爆炸的火光映得通红。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