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六年七月,辽西走廊热浪蒸腾。林文澜站在临时指挥所里,面前的黑山地形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敌我态势。国民党军第13兵团三个师呈品字形部署在黑山至北镇一线,企图凭借坚固工事阻挡解放军南下。
\"同志们,\"林文澜用指挥棒点着地图,\"敌军第88师驻守黑山主峰,配备美式105毫米榴弹炮群。第92师控制公路沿线,第95师作为预备队驻守北镇。\"
新任参谋长周志宏补充道:\"根据侦察,敌人在主峰构筑了三道环形工事,火力配置相当完善。\"
\"硬攻肯定不行。\"第一师师长邱清泉皱眉道,\"黑山易守难攻,强攻必然损失惨重。\"
林文澜微微一笑:\"所以我们要用他们意想不到的战术。\"
深夜,一支特殊的小分队悄然出发。这支由猎人出身的战士组成的山地突击队,每人只携带轻武器和三天干粮,沿着人迹罕至的采药小道向黑山侧后迂回。
与此同时,林文澜命令炮兵部队在天亮前完成部署。与往常不同,这次炮兵阵地位于主攻方向的相反侧,而且故意暴露部分目标。
七月十二日拂晓,战斗打响。解放军炮兵突然向黑山东侧阵地猛烈开火,炮弹精准地落在敌前沿阵地上。
\"共军主攻东侧!\"国民党军第88师师长王耀武在指挥部里判断,\"命令炮兵团还击,二团加强东侧防御!\"
就在敌军注意力被吸引到东侧时,真正的杀招正在酝酿。山地突击队已经迂回到黑山北坡,这里地势险要,敌军只部署了一个连的兵力。
突击队长杨大山打了个手势,战士们立即分成三个小组。一组负责清除哨兵,二组抢占制高点,三组直扑炮兵观察所。
\"砰!\"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黎明。突击队用缴获的敌军信号枪向天空发射了一颗绿色信号弹。
这是总攻的信号!
刹那间,隐藏在西侧山谷里的主力部队突然杀出。邱清泉亲自率领第一师主力,沿着突击队开辟的道路直扑主峰。
\"报告!西侧发现共军主力!\"通讯兵惊慌地报告。
王耀武大惊失色:\"快!命令预备队增援西侧!\"
但为时已晚。突击队已经控制了炮兵观察所,准确地为解放军炮兵指示目标。
\"各炮注意!\"炮兵团长沉着下令,\"方位角32-00,射距5800,效力射,放!\"
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落在敌军预备队的行进路线上。与此同时,工兵部队在炮火掩护下,开始清除前沿的铁丝网和地雷。
战斗进行到上午九时,第一师先头部队已经突破第二道防线。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司令员!\"通讯兵紧急报告,\"敌第92师从公路方向压过来了,企图包抄我军侧后!\"
指挥所里顿时紧张起来。如果被敌人形成夹击,后果不堪设想。
林文澜沉着地走到地图前:\"命令第二师,按第三号方案行动。\"
原来,林文澜早就料到这一着。郑洞国率领的第二师一直在公路两侧设伏,就等着敌人来援。
当敌第92师浩浩荡荡地开进伏击圈时,等待他们的是密集的火力网。更妙的是,工兵早已破坏了公路桥梁,切断了他们的退路。
\"打!\"郑洞国一声令下,埋伏在山坡上的战士们同时开火。迫击炮、轻重机枪编织成死亡的火网,敌军顿时陷入混乱。
此时在黑山主峰,战斗进入白热化。敌军凭借坚固工事负隅顽抗,特别是核心堡垒里的重机枪,给进攻部队造成很大伤亡。
\"必须拔掉这个火力点!\"邱清泉焦急地说。
就在这时,突击队发挥了关键作用。杨大山带领几名战士,利用岩石掩护,悄悄接近核心堡垒。
\"手榴弹准备!\"杨大山低声道。三名战士同时投出手榴弹,准确地从射击孔飞入堡垒内部。
轰隆一声巨响,堡垒里的机枪哑火了。
\"冲啊!\"战士们跃出战壕,向主峰发起最后冲击。
下午二时,红旗插上了黑山主峰。此役歼灭敌军一个整师,俘虏师长王耀武以下八千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当晚,林文澜巡视战场。看着战士们兴高采烈地清点战利品,他却陷入沉思。
\"司令员,我们打了胜仗,您怎么反而心事重重?\"周志宏问道。
\"我在想,\"林文澜指着战场说,\"这一仗我们虽然赢了,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步炮协同还不够默契,部队在攻坚时还不够灵活。\"
第二天,林文澜在黑山主峰召开现场总结会。他让参战部队指挥员逐一发言,总结经验教训。
\"我认为炮兵火力准备时间太短,\"炮兵团长首先发言,\"如果能够延长炮击时间,步兵的伤亡可能会更小。\"
\"但我们也要考虑弹药补给问题。\"后勤部长提出不同意见。
邱清泉说:\"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各部队之间的配合。比如第二师在打援时,我们这边完全不知道进展情况。\"
讨论越来越热烈,甚至出现了争论。林文澜静静地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
\"同志们,\"最后他总结道,\"这些问题都很宝贵。我们要把每一次战斗都当作学习的机会。现在,我命令各部队就地休整三天,开展军事民主讨论,完善我们的战术。\"
接下来的三天里,部队开展了热火朝天的总结学习。战士们大胆发言,军官们虚心听取意见,很多好的建议被采纳。
七月二十日,部队继续南下。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支经过战火洗礼的部队,步伐更加坚定,战术更加成熟。
在行进途中,林文澜对周志宏说:\"看到没有?这才是我们真正强大的开始。不是因为打了胜仗,而是因为我们学会了在胜利中寻找不足,在战斗中学习战斗。\"
远处,南下的道路在阳光下延伸。更多的挑战在前方等待,但这支特殊的部队,已经准备好迎接任何考验。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