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七年的深秋,长安城内金风送爽,朱雀大街两侧的梧桐树叶被染成金黄,簌簌落在干净的青石板路上,与往来行人的脚步声交织成悦耳的旋律。此时的户部议事大厅内,气氛比室外的秋阳更为热烈 —— 李逸正召集洛阳、扬州、成都等十余座改革试点城市的刺史,召开 “城市改革成效汇报会”,总结半年来的改革成果,为下一步全国推广做准备。
议事大厅中央的长桌上,整齐摆放着各地的汇报材料,有详细的统计报表、百姓满意度调查问卷,还有记录改革前后对比的画卷。李逸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在场的刺史们,笑着说道:“半年前,我们在各地启动城市改革试点,如今半年过去,想必各位都有不少收获。今天请大家来,就是要听听各地的真实成效,也为后续全国推广积累经验。”
话音刚落,洛阳刺史王敬之便率先起身,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报表,快步走到大厅中央的展台前。他将报表展开,指着上面的数据,声音洪亮地说:“李大人,各位同僚,洛阳老城的改革成效,可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半年前,老城瘟疫发生率高达 15%,每年夏季都有数十人因此丧命;如今,瘟疫发生率已降至 4%,下降了整整 73%,且多为年老体弱者的偶发病例,再也没有出现大规模传染。”
他顿了顿,又翻到报表的另一页:“街道积水问题也彻底解决!以前每到雨季,老城至少有二十条街道会积水,最深时可达一尺,百姓需踩着木板出行;现在,即便遭遇持续两小时的暴雨,街道积水也能在一个时辰内排完,再也没有出现‘水淹街道’的情况。我们还做了百姓满意度调查,共收回两千份问卷,满意度高达 90% 以上,不少百姓说‘活了一辈子,从没见过洛阳这么干净!’”
说着,王敬之还展示了两幅画卷 —— 一幅是改革前的洛阳老城,街道上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行人掩鼻而行;另一幅是改革后的景象,青石板路干净整洁,公共厕所美观大方,百姓们在街道旁悠闲地聊天,孩子们在巷口嬉戏。两幅画卷对比鲜明,在场的刺史们纷纷点头称赞。
紧接着,扬州刺史李修仁站起身,脸上满是喜悦:“扬州的改革,重点在‘水’,成效也在‘水’!半年前,运河水面漂浮着大量垃圾,夏季河水散发的恶臭能飘到三里外,不少商户因异味搬迁;如今,运河水质明显改善,水面的垃圾基本消失,夏季的恶臭也彻底消失,连水里的鱼虾都多了起来。”
他拿出一份垃圾处理记录,继续说道:“我们的三个垃圾处理码头运行良好,每天清运垃圾超过五十车,从未出现垃圾堆积现象。更让人欣慰的是,百姓们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 —— 以前大家习惯将垃圾倒入运河,现在都会主动将垃圾倒入街道旁的木箱,还有不少百姓自发组成‘护河队’,定期清理运河边的杂物。上个月,扬州的瘟疫发生率下降了 78%,是近十年来最低的!”
成都尹崔成性子最是爽朗,他没带报表,而是直接拿着一块写着顺口溜的木牌走上前,笑着念道:“李公来,管道粗,暴雨不怕堵;厕所净,垃圾清,成都换新景!这是成都百姓编的顺口溜,现在大街小巷的孩童都会唱。”
他放下木牌,语气变得郑重:“成都的核心问题是暴雨致涝,半年前,每次暴雨后,街道积水至少要一天才能排完,每年都有十几间房屋因雨水浸泡倒塌;现在,暴雨季的街道积水时间缩短到半个时辰,房屋倒塌的情况再也没有出现。瘟疫发生率也从 18% 降至 3%,下降了 83%!上个月,成都还接待了来自吐蕃的使团,使团首领说‘成都的干净整洁,堪比长安,是西南最宜居的城市’!”
随后,荆州、潭州、凉州等城市的刺史也陆续汇报了改革成效 —— 荆州的明渠改造让城内河道水质提升,百姓饮水安全得到保障;潭州的垃圾集中处理让街道恶臭消失,商户营业额增长两成;凉州的下水道建设解决了干旱地区的排水难题,还兼顾了灌溉功能。每一份汇报,都充满了改革带来的积极变化,每一组数据,都印证着百姓生活的改善。
汇报结束后,李逸让人将各地的核心数据汇总在一张大表上 —— 全国 12 座试点城市,平均瘟疫发生率从改革前的 16.5% 降至 3.8%,平均下降 77%;街道积水解决率达 100%,百姓满意度平均达 89%;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改革前的 30% 提升至 95%。看着这组数据,议事大厅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就在这时,太监突然走进大厅,高声通报:“陛下驾到!”
众人连忙起身,恭敬地迎接李治。李治走进大厅,看到满厅的汇报材料与热烈的气氛,笑着说道:“朕听说你们在总结改革成效,特意过来听听。刚才在殿外,朕已经听到了几位刺史的汇报,成果喜人啊!”
李逸上前,将汇总的数据表呈给李治:“陛下,这是半年来各地改革的核心成效。12 座试点城市的环境与民生都得到了显着改善,百姓们反响热烈。”
李治接过数据表,仔细翻看后,眼中满是欣慰。他走到大厅中央,看着在场的官员们,语气坚定地说:“李逸,你推动的城市改革,不仅让长安焕新,还让洛阳、扬州、成都等大城市受益,更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百姓们称颂‘李公之策,惠及天下’,你实乃大唐之幸!朕决定,明年将城市改革推广到全国所有州府,从各州府挑选工匠与官员前来长安培训,朝廷再拨款二十万贯作为改革专项经费,让更多百姓享受干净、安全的生活环境!”
“臣等遵旨!” 众人齐声应道,声音洪亮而坚定。
消息传到民间,百姓们欣喜若狂,纷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改革的认可与对李逸的感激。
在洛阳老城的翠花巷口,居民们自发筹集资金,请来石匠,立起了一块三尺高的 “利民碑”。碑身用青石打造,正面刻着 “李公治市,惠及洛阳” 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背面则详细记录了洛阳改革的时间与成效。立碑当天,巷内的百姓都来围观,张婆婆还特意带着小孙子,在碑前焚香祈福:“多谢李大人,让咱们能住上干净的房子,再也不用怕瘟疫了!”
在扬州的运河垃圾处理码头旁,商人与百姓共同出资,修建了一座 “感恩亭”。亭子采用江南风格,飞檐翘角,亭内悬挂着一块木匾,上面写着 “泽被水乡”。每逢初一十五,都有百姓来亭内休息,谈论着改革带来的变化。绸缎商张老板还特意请人绘制了李逸的画像,挂在亭内,供百姓瞻仰。
在成都的锦里街,百姓们则将李逸的画像挂在了当地的祠堂里。祠堂原本供奉着历代先贤,如今,李逸的画像被挂在显眼位置,画像旁还贴着百姓们自发写的感谢信。每逢年节,百姓们都会在画像前焚香,祈求李逸身体健康,为百姓多做实事。有的百姓还会带着孩子来祠堂,指着画像说:“这就是李大人,是他让咱们成都变干净,让咱们能安稳生活。”
李逸得知百姓们的举动后,心中满是感动。这日傍晚,他与苏瑶一同漫步在长安的朱雀大街上,看着街道旁嬉戏的孩童、悠闲散步的老人,还有灯火通明的商铺,忍不住感慨道:“瑶儿,我们当初推动改革,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功绩,只是想让百姓能住得安心、过得舒心。现在看到百姓们用这些方式表达认可,再辛苦也值得。”
苏瑶笑着挽住李逸的胳膊,眼中满是温柔:“逸哥哥,你一直说‘民生无小事’,从盐铁改革到粮食改革,再到现在的城市改革,你始终把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现在百姓们都感受到了这些变化,都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这就是对你最好的回报。”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 全国推广改革后,肯定会遇到新的问题,比如偏远地区的资源短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这些都需要我们一一解决。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初心不改,始终把百姓放在心里,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终有一天,大唐的每一座城市,都能成为干净、安全、宜居的家园。”
李逸看着苏瑶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力量。他知道,城市改革的全国推广,只是大唐民生改革的又一步,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 要完善改革后的维护机制,确保城市环境长期保持;要培训更多专业人才,为改革提供技术支撑;要倾听百姓的反馈,不断优化改革方案。但他更相信,只要有朝廷的支持,有各地官员的努力,有百姓的配合,大唐的城市定会越来越美好,大唐的民生根基定会越来越稳固。
此时的大唐,从繁华的长安到古朴的洛阳,从水乡扬州到西南成都,一座座城市都焕发出新的生机 —— 干净的街道上再也不见污水横流,畅通的下水道让雨季不再令人担忧,整洁的公共厕所成为文明的象征,有序的垃圾处理让环境清新宜人。这场城市改革的复制与推广,不仅改善了百姓的生活质量,更提升了大唐的城市形象,成为李逸民生改革深化的又一重要成果,也为大唐的盛世繁华,奠定了更坚实、更温暖的民生基础。
夜色渐浓,长安城内的灯火次第亮起,照亮了干净的街道,也照亮了百姓们幸福的笑容。李逸与苏瑶并肩走在灯火中,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 在他们的努力下,大唐的明天,定会更加美好。
喜欢穿越唐朝当财子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唐朝当财子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