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翡看着周教授指尖反复摩挲的公式,忽然站起身。
她指尖在草图上顿了两秒,拿起印着集水器细节的样机照片——边角被攥得发皱,却能看清疏水膜上细密的棉线。
脚步轻快地走到会议室中央的白板前,抬手将照片贴在左侧,胶带边缘对齐了刻度线。
抽出黑色马克笔,在照片旁边快速画了条弯曲的水珠轨迹——线条干脆利落,透着不掺杂质的温度。
“周教授,您看。”她侧过身,指尖轻点照片上的水珠,指甲修剪得整齐,没敢用力戳破纸面。
“这些水珠不会管‘公式’,也不会管‘理论’,它们只会顺着棉线往低处流。”
她顿了顿,笔尖圈出棉线与膜面贴合的位置,圆圈格外规整:“您说的公式算出来是1.5升,但实际试出来是3升。”
“可能少算了‘棉线贴紧膜面的毛细效应’,或者漏算了‘冰袋降温后的局部湿度升高’——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集水器真的能出3升水,这3升水足够浇20棵玉米苗。”她的声音不高,却像石子投进水里。
秦翡转过身,目光扫过每一位专家,眼神笃定,没有怯场:“之前我帮王爷爷改轮椅刹车,他试了说‘比年轻人推得稳’,这是事实。”
“轮椅不会因为‘没有专属力学理论’就变不稳,王爷爷赶集照样能稳稳刹车。”
“去年给村里做的简易净水器,过滤后的水能直接喝,县检测站测了三遍,大肠杆菌为零,这是事实。”
“水不会因为‘过滤理论不完善’就变脏,村里小孩渴了直接舀着喝,从没闹过肚子。”
“现在这个集水器,模拟舱控制变量试了30次,数据偏差不超过0.1升,小陈都能背出每次的数值,这也是事实。”
她加重“事实”二字,指尖敲了敲白板:“这些看得见、用得上的事实,比纸面上的公式更重要。”
“理论是死的,水是活的。”秦翡走回座位,拿起画满批注的草图,手指划过标着“改进”的冰袋位置。
“黄沙村的玉米苗正等着水喝,叶子都快卷了,不会等我们‘完善理论再生长’;丫丫天不亮就揣着水壶浇苗,她也不会等。”
“我只要让集水器多接水,让玉米活下来,就够了。”
她抬头看向周教授,语气软了些,带着期许:“至于理论,等玉米长到一人高,村民煮着吃的时候,我们再慢慢总结,慢慢补公式,来得及。”
会议室安静了半分钟,连空调送风声都清晰可闻。
张教授突然抬手鼓掌,掌声不大却坚定:“说得对!我们搞理论的,太困在公式里了,反倒忘了技术的初心是‘解决问题’!”
“秦小姐的设计是最纯粹的‘问题导向’,比完美理论珍贵!”
刘教授跟着点头,钢笔在笔记本上重重划了一笔:“我做过沙漠调研,村民只问三个问题:‘能不能出水’‘贵不贵’‘好不好修’。”
“你的集水器全满足了,这就够了!理论的事交给我们,你专心做‘用得上’的东西!”
周教授捏着测试记录的手指慢慢松开,指节泛白褪去。他看着数据,又转头看秦翡认真整理草图的侧脸,紧锁的眉头舒展开,嘴角泛起笑意。
“你说得对,事实确实比理论重要。”
“国际灌溉协会会立刻组织团队,基于你的设计做系统理论研究,从毛细效应到局部湿度变化,一点一点抠。”
“一定把‘3升\/小时’的原理总结出来,给你扎实的理论支撑。”
他往前倾了倾身,补充道:“但你放心,研究绝不耽误送样机,我们同步推进。”
秦翡的眼睛亮了,像被阳光照亮的水面:“谢谢周教授。”
她立刻起身,叠好草图:“要是没别的技术问题,我们就先走了——冰袋固定带得改改,用棉布带绑竹架,缝两个小口袋装冰袋,比绳子固定更稳。”
陈砚舟帮她收笔和照片,拉链拉得轻柔:“我们先回去细化设计,理论的事麻烦各位。”
“等黄沙村玉米喝上水,结了甜玉米,一定给你们寄尝尝,那是实打实的‘成果’。”
专家们笑着挥手送别,刘教授特意叮嘱:“冰袋固定有问题找我,我老家缝过粮袋,有经验!”
走出会议室,毛豆屏幕亮起彩色艺术字,配着小爱心:“研讨会圆满结束!秦翡真棒!奖励你再摸香樟树!”
秦翡笑了,低头摸了摸怀里的香樟树盆栽——主办方送的,花盆系着浅绿丝带,叶子软软的。
阳光洒在她身上,暖融融的,像《星光》的旋律。
陈砚舟看她抱着盆栽的样子,轻声问:“要不要先吃午饭?都快十二点了。”
秦翡摇摇头,指尖碰了碰香樟叶:“先回实验室吧,窗台的绿萝该浇水了,顺便安置好6号。”
她小声对盆栽说:“对呀,事实最重要——能让水多一点,让玉米活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自闭症主播:我的黑科技炸穿全网》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自闭症主播:我的黑科技炸穿全网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自闭症主播:我的黑科技炸穿全网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