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步入十一月,北京的秋意愈发浓重,校园里的梧桐叶落了厚厚一层,踩上去沙沙作响。自美国归来已有一段时日,该见的师长、该送的礼物、该联络的人情,皆已办妥。陈诚的心,也如同这逐渐沉淀下来的季节一般,真正静了下来。
他清晰地知道,唱片的热度需要时间沉淀,影视的布局尚在萌芽,而远在南非的那盘大棋,更有小E这等超越时代的存在在无声落子。眼下,他最重要的身份,依旧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一名学生。于是,他重新融入了校园生活的节奏:晨练、上课、排练、去导演系旁听,甚至拿着dV和同学们拍些稚嫩却充满想法的小作业。他发现,暂时抛却那些超前的谋划,纯粹地沉浸在学习和创作中,别有一番踏实的心安。
刘亦菲也结束了前期的拍摄工作,大部分时间待在学校。两人时常在课堂、图书馆或食堂相遇,交流学业,分享见闻,一种介于同窗与好友之间的默契情谊,在平淡的校园日常里悄然滋长。
这晚,在宿舍楼下告别了同学,陈诚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心头蓦地一动。回来这些天,竟还没给家里打个电话。他立刻拿起手机,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
电话很快被接起,是母亲带着惊喜和关切的声音:“诚诚?怎么这么晚打电话?在学校一切都好吧?”
“妈,我挺好的,刚忙完。爸和爷爷奶奶睡了吗?”听到母亲的声音,陈诚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没呢没呢,都在看电视!你等着,我叫他们!”母亲扬声招呼着,很快,电话那头便热闹起来,父亲沉稳的问候,爷爷奶奶慈祥的叮咛,纷纷传来。
陈诚耐心地一一回应,报喜不报忧地说了些在美国的趣闻,重点强调了一切都好,让家里放心。当母亲试探着问起收入时,陈诚略一沉吟,选择了坦诚,但语气尽量平和:
“爸,妈,跟你们说个事,别吓着。我那张唱片,第一个月的分红,税后到手有四千多万。”他刻意顿了顿,给家人消化的时间。
电话那头瞬间安静了,随即是父亲倒抽冷气的声音:“多…多少?四千多万?人民币?”母亲更是激动得语无伦次。
“嗯,人民币。这是税后的,我跟公司谈的条件。”陈诚解释道,“主要是国外卖得好。国内这边,这一波过去后可能就少了,以后主要看国外的版税收入,细水长流。如果…如果盗版没那么猖獗就好了。”他适时地小小抱怨了一句,这符合一个刚刚赚到钱又对市场环境有些无奈的新人歌手心态。
好不容易让父母从巨额收入的震惊中平复下来,陈诚又关心起弟弟的学习。他其实心知肚明,自家老弟是个学霸,前世一路开挂考上了顶尖的中央政法大学,这辈子看来轨迹依旧,成绩稳居年级前列,这让他倍感欣慰。听着父母言语间对弟弟的骄傲,陈诚嘴角也不自觉扬起笑容。
结束这通温馨又略带“震撼”的家庭通话后,陈诚回到宿舍。朱亚文、罗晋、芦芳生三人正围在电脑前,神情兴奋。见他回来,朱亚文立刻招手:“老陈快来看!咱们那个‘外快’项目,这个月又进账了!我的老天,这来钱速度,比抢银行还快!”
陈诚凑过去一看,屏幕上显示着《传奇》交易的收益记录。从他去美国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依靠他提供的外挂,他们这个小团队每个人竟又赚了人民币一百多万。加上之前的积累,每人手头可动用的现金都超过了三百万。
“兄弟们,现在有什么打算?”陈诚笑着问,“是等年后钱再多点,还是现在就考虑一下安家立业的大事?”
他顺势重提了购买四合院的想法,这次说得更为具体和有说服力:“我跟你们说,要买,首选就是四合院。这东西,地理位置绝佳,就在皇城根下,是北京城的魂儿。关键是,它是稀缺资源!你们想,北京城还能在二环里划出多少地来建新四合院?几乎没有了!这就注定了它的价值只会越来越高。不像别墅,郊区、新区大把地方可以建,稀缺性没法比。”
他看了看若有所思的三人,继续加码:“我看过了,刘亦菲家那种别墅是不错,但那是居住属性。四合院,除了住,更是收藏品,是硬通货。我打算年前就去看,争取定下一套。等大二,说不定就能搬出去住了,也方便些。”他顿了顿,展现出大哥的担当,“你们钱要是不够,我这边可以先垫上。这次出唱片,确实赚了些,帮兄弟一把没问题。”
陈诚心中自有盘算。他唱片分成的巨额收入,大部分留在了国内账户,并未汇往美国。之前在美国注册影视公司以及投资《电锯惊魂》的5000万美元,动用的乃是小e通过金融操作赚取的,分了他7000万美金存放在海外离岸账户中的资金。他与维特各出资2500万美元,合伙开发地产项目,这笔账目清晰独立。如今,他海外账户里仍躺着数千万美元,若用以支付房款,以外汇结算,在当下国家亟需外汇储备的年代,或许还能享受到一些便利。
在陈诚极具前瞻性的分析和慷慨的承诺下,三兄弟再无犹豫,一致同意周末就去看房。
星期六上午,按照约定,陈诚带着三位室友,在南锣鼓巷附近见到了一位身材精干、眼神透着精明与诚恳的中年男人——左晖。此时的他,尚处于创业初期,链家也只是一个初具雏形的小中介,重要客户他往往亲自接待。
陈诚与左晖握手之际,心中感慨万千。前世,他曾在2018年通过已是行业巨头的链家,购置过一套房产,与左晖有过一面之缘。印象中,这位地产中介教父级人物勤勉、务实,可惜天不假年。此刻再见,虽知未来轨迹,陈诚面上却不动声色。
“左老板,久仰。我们的需求很简单,位置要好,最好是故宫周边,面积越大越好,产权清晰,钱不是问题。”陈诚开门见山。
左晖自然认得眼前这位风头正劲的年轻巨星,不敢怠慢,立刻亲自驾车载着几人前往看房。第一站,竟是一套位于故宫附近僻静胡同里的四进四合院!青砖灰瓦,朱红大门虽显斑驳,却难掩其昔日气派。院落层层递进,占地足有六千平方米,格局完整,古树参天。
房主是一位准备举家移民美国的老先生,报价高达1.2亿人民币。陈诚心中虽喜,面上却沉稳如山。他仔细查验了房屋状况,尤其关心产权沿革。得知此院祖传,文革时曾被单位占用,后政策落实完整归还,并未变成产权复杂的大杂院,这让他放心不少。
谈判过程颇费唇舌。陈诚利用房主急于出国、希望美元结算的心理,以及当前四合院市场尚未被资本完全炒热的时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和精准的砍价技巧,硬是将价格从1.2亿砍到了6500万!并同意以美元直接支付至房主指定的海外账户,为对方省去了结汇的麻烦和限额。
左晖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这一单的佣金远超他平时数月收入。更让他惊讶的是陈诚的决断力和财力。
办完初步手续,支付了佣金,陈诚又对左晖提出了新的要求:“左老板,南锣鼓巷这边,有没有三进的四合院在售?我还想看看。”
左晖此刻已将陈诚视为财神爷,连忙应承,又带着几人转到南锣鼓巷,看了一套面积约三千平米的三进院。这里烟火气更浓,位置极佳。陈诚一眼相中,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以2600万人民币的价格拿下。
连续大手笔购入两处顶级院落,不仅左晖心潮澎湃,朱亚文、罗晋、芦芳生三人更是看得瞠目结舌,内心受到巨大冲击:“我滴个乖乖!这哥们儿是真发财了!眼睛都不眨就花出去九千多万!还是美金人民币双线操作!”
支付完第二笔佣金后,陈诚向左晖交代了两处院落的装修思路:“左老板,故宫边上那套四进的,是我的自留地。你帮我找全北京最好的古建修复老师和工匠,料要用顶级的,金丝楠木、黄花梨都不怕,务必修旧如旧,但要融入最舒适的现代生活设施。工期不急,慢工出细活,我要的是传世的品质。”
“至于南锣鼓巷这套三进的,”陈诚指着那古朴的门楣,特别是门牌上的“95号”,“我另有用处。你帮我找老师傅,把里面的电线、开关、家具、摆设……所有能看到的,都给我恢复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样子。”
左晖闻言,一脸错愕,完全无法理解。
陈诚笑着解释:“左老板别多想,这是为了拍戏。我计划过完年,就在这里拍一部讲述老北京故事的电视剧,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情满四合院》。这里就是核心取景地——‘95号院’。”他转头又对三位室友说:“到时候,剧组肯定需要大量演员,咱们班同学要是有兴趣,都可以来串个角色,轧个街坊邻居什么的,主要角色可能定不了,但露脸的机会少不了。”
接着,陈诚又替三位兄弟开口:“左老板,我这几位好朋友也有意向。麻烦你多费心,在南锣鼓巷附近帮他们留意一下二进的四合院,面积一千平米以内,总价控制在六百万左右。有合适的房源,随时通知我们。”
朱亚文、罗晋、芦芳生相互对视,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激动与感激。他们知道,凭借自己玩游戏赚的百来万,在北京买房本是遥不可及的梦,如今有陈诚牵头,有左晖这样的专业人士寻找房源,梦想似乎触手可及。有了自己的房子,就算未来在娱乐圈混不出名堂,也算是在北京扎下了根。
左晖今天可谓收获颇丰,仅从陈诚一人身上就赚取了超过五十万的佣金,自然满口答应,服务周到至极。
中午,左晖坚持做东,请四人在一家老字号饭庄吃了顿丰盛的午餐,花了不下两千元,这在当时已属高消费。席间,宾主尽欢。
饭后,四人谢绝了左晖相送,慢悠悠地沿着胡同往学校溜达。罗晋看着左晖远去的车影,不禁感叹:“好家伙,这左老板今天可是从老陈你这儿赚麻了。”
陈诚却摇摇头,正色对三位兄弟说:“你们别光看人家赚钱。我问你们,没有他,你们知道上哪儿找这些产权清晰、地段又好的四合院吗?知道怎么跟那些房主打交道、怎么砍价吗?知道过户那些繁琐手续怎么跑吗?知道去哪儿请手艺好的古建师傅吗?人家吃的就是这碗饭,积累的是人脉、信息和经验。这钱,活该他赚,我们也省心。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这是真理。”
三人细想,确实如此,心中那点小羡慕也就变成了认可。
回到宿舍,已是下午。逛了大半天,兴奋劲过去,疲惫感袭来,但肚子也饿了。罗晋提议:“哥几个,晚上整点?我去搬箱啤酒,买点鸭脖、卤菜,咱们在宿舍搓一顿?”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全票通过。几人分工合作,买酒的买酒,买菜的买菜。陈诚还细心提醒:“烟少买点,意思一下就行,别把宿舍搞得乌烟瘴气,万一被查寝的逮到,麻烦。”
最终,他们搬回了四箱啤酒和一大堆吃食。朱亚文更是机灵地和邻宿舍的同学协调,搬来两张桌子拼在一起。消息传开,同班关系好的男同学来了十几个,小小的宿舍顿时挤得满满当当,气氛热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题自然离不开未来的憧憬和现实的考量。一位同学端着酒杯,带着几分醉意和真诚对陈诚说:“班长,以后在圈里,可得拉兄弟们一把啊!”
看着这些尚且稚嫩、对未来满怀憧憬又带着些许迷茫的面孔,陈诚想起了前世他们各自浮沉的轨迹,心中触动。他拿起酒杯,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
“兄弟们,今天话摆在这里。有我陈诚在娱乐圈吃一口饭,就绝不让跟着我的兄弟喝汤!我不敢保证让在座每一位都大红大紫,那不现实,小红靠捧,大红靠命,这道理大家都懂。但我能保证的是,只要我陈诚有项目,有资源,一定优先考虑自家兄弟!只要有我一口干的,就绝不让兄弟们喝稀的!”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更具诱惑力的设想:“而且,我有个更长远的想法。等时机成熟了,我们可以一起成立一个艺人经纪公司!大家都可以入股,根据投入和未来的发展来定分红比例。想自己单干的,我支持!想抱团取暖的,我们就在一个锅里吃饭!到时候,我自己的影视项目,肯定优先用我们自己公司的艺人。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赢!”
这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群刚踏入大学半个学期、已然隐约体会到行业残酷的大一新生,仿佛在迷雾中看到了一盏明亮的灯塔。他们班上这位已然成为国际歌星的同学,用他的实力和义气,为他们勾勒出了一幅远比单打独斗更令人心安的未来图景。宿舍里的气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充满了青春的豪情与相互扶持的温暖。
窗外,北京的夜色渐深,而宿舍内,关于梦想、事业和兄弟情谊的畅谈,伴随着啤酒的麦香和食物的香气,仍在继续。对陈诚而言,这不仅仅是安抚同学,更是他构建未来娱乐版图中,关于“人”这一核心要素的关键一步。他的根,正在这片校园和这群未来的之星中,越扎越深。
喜欢华娱重生之完美人生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华娱重生之完美人生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