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啸天的“规则绞杀”并非虚张声势,其效应如同逐渐收紧的渔网,开始实实在在地勒紧余年团队的生存空间。压力不再是远处的雷声,而是化作了敲打在窗棂上的冰冷雨点。
林晓带着厚厚的卷宗,眉头紧锁地向余年汇报:“对方律师利用程序规则,成功将程日星的案子延期了两个月。他们提交了大量无关紧要的证人名单,光是质证程序就可能拖上几个星期。而且,‘雅星传媒’起诉我们损害商业信誉的案子也立了案,索赔金额高达三千万。这意味着,我和日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主要精力都要被这两桩官司牵扯。”
程日星在一旁,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妈的,天天跟他们在字眼和程序上绕圈子,憋屈死了!”他空有一身力气,却无处施展,这种被无形绳索捆绑的感觉,比真刀真枪干一架更让人难受。
苏晴那边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尽管她发布了声明,但网络上关于她“利用记者身份为亲戚牟利”的“爆料”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出现了更多“细节”和“知情人士”。虽然明眼人能看出其中的牵强附会,但恶意的标签一旦贴上,就很难彻底清除。一些原本中立的合作方,态度开始变得暧昧,甚至有个别媒体婉拒了她后续的投稿。
“他们不是在讲道理,而是在编故事。”苏晴看着屏幕上那些扭曲事实的言论,感到一阵无力,“公众的记忆是碎片化的,他们可能不记得真相,但会记住‘那个记者的亲戚出事了’这个模糊的印象。”
更直接的打击来自行政和金融层面。老周监测到,中心的主管单位确实收到了匿名投诉,虽然目前只是要求自查,但频繁的汇报和解释工作已经占用了大量行政资源。更棘手的是,两家长期为中心提供免费云服务和数据分析支持的合作企业,突然以“内部战略调整”为由,暂停了服务。
“是楚啸天打了招呼。”老周语气肯定,“他在这个圈子的影响力比我们想象的更深。失去这些技术支持,我们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证据固定效率会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之前与中心合作愉快、由余年帮助解决过法律纠纷的几家初创公司负责人,也私下向余年透露,他们受到了来自投资方或合作银行的“风险提示”,暗示与“争议性机构”走得太近可能影响后续融资。
一时间,中心仿佛被无形的冰层冻结,外部合作渠道收缩,内部运营成本增加。
就连团队内部,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程日星因官司缠身而愈发焦躁,有时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法律手段太慢”的不满。苏晴因为个人声誉受损,在一些需要抛头露面的场合变得有些迟疑。连一向沉稳的林晓,也因为巨大的诉讼压力而显得疲惫不堪。
楚啸天精心编织的这张网,不仅在消耗他们的资源,更在考验着团队的凝聚力。
安全屋内,气氛压抑。
“他在用整个体系的力量,对我们进行‘降维打击’。”余年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依旧平稳,但眼底深处带着一丝疲惫,“法律、舆论、资源、人心……他要把我们拖垮,让我们从内部瓦解。”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上面画满了楚啸天的关系网络和攻击路径,错综复杂,令人窒息。
“但我们还没有输。”余年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他铺的网越大,节点就越多,漏洞也可能越多。老周,继续深挖‘东林资本’和‘金湾地产’在旧城改造、土地审批环节可能存在的违规操作,特别是与周承斌相关的部分。苏晴,舆论阵地不能丢,尝试联系几家以深度调查闻名的国际媒体,他们或许对‘跨国资本利用规则打压本土维权者’的故事感兴趣。林晓,官司要打,但也要利用庭审过程,揭露对方滥用法律程序的本质,把法庭变成另一个舆论战场。”
他的视线最后落在程日星身上:“日星,我知道你憋屈。但你的战场不只是法庭。保护好团队每一个人,确保我们的后方不乱,这就是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信任你的队友,就像我们信任你一样。”
程日星看着余年坚定的眼神,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老周面前的屏幕突然弹出一条来自杨丽娅加密渠道的信息,内容极其简短:
“网已收紧,小心脚下。可试‘断根’之法。”
信息依旧隐晦,但“断根”二字,却像一道闪电,划过余年被重重迷雾笼罩的思绪。
楚啸天的网罗令人窒息,但对手越是急于收紧这张网,可能越说明,他害怕这张网本身,存在某个致命的弱点。
反击的火种,并未熄灭,只是在压力下,燃烧得更加内敛,等待着那个能够点燃燎原之势的契机。
喜欢明暗法则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明暗法则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