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三年,豫西大旱,赤地三百里,饿殍盈途。张家庄背靠老君山,村民多靠山吃山,如今连山泉都干涸见底,庄里人只能日日跪拜村东头的狐仙庙,求狐大仙爷开恩降雨。
这张家庄的狐仙庙,说来也有些来历。前清光绪年间,有个姓胡的云游道人至此,说此山灵气充沛,适合建庙供奉。村民凑钱建了个小庙,供奉起“胡三太爷”。说也奇怪,自打建了庙,山中野物再不祸害庄稼,村民上山采药打猎,总能满筐而归。每逢初一十五,庙中供品第二日必不见踪影,村民都道是狐仙显灵,香火愈发旺盛。
而今大旱,村民连供品都凑不齐,只能摆些野菜粗饼。村里最年长的张太公夜得一梦,见一白须老者叹道:“非我不降雨,实乃天命如此。尔等当好自为之,莫生事端。”次日太公将梦说与村民,众人皆惶然。
这日晌午,村中来了个骑毛驴的外乡人,姓赵名德明,说是省城派来的新县长。此人西装革履,梳着油亮的分头,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手里还拿着文明棍,一看就是洋学堂出来的新派人物。
赵德明在村里转了一圈,看见狐仙庙前黑压压跪着一片人,顿时皱起眉头。他把村民召集起来,站在庙前的高台上讲话:“乡亲们,如今是民国了,要讲科学、信真理。这干旱是自然现象,求神拜佛有什么用?我看这狐仙庙,分明是淫祀邪庙,蛊惑人心,不如拆了,也免得你们浪费钱财供奉!”
村民哗然。张太公颤巍巍站出来:“县长大人使不得啊!这狐仙庙灵验得很,若是冒犯了,只怕...”
“只怕什么?”赵德明冷笑一声,“我读过洋书,学过科学,什么狐仙鬼怪,都是无稽之谈!明日我就派人来拆庙,顺便把庙产充公,办个新式学堂,这才是正道!”
当夜,赵德明暂住在村公所。月上中天时,他忽闻窗外有女子啜泣声,开窗一看,见一白衣女子背影,倏忽不见。赵德明只当是村中女子,不以为意。
第二日清晨,赵德明果真带了一队兵丁来拆庙。张太公带领村民跪在庙前阻拦,赵德明命兵丁将村民驱散,亲自抡起大锤,砸向狐仙神像。
就在这时,怪事发生了。明明晴空万里,庙中却突然卷起一阵阴风,吹得人睁不开眼。赵德明手中大锤突然脱手,不偏不倚砸在自己脚上,痛得他哇哇大叫。兵丁们慌忙上前,却发现县长脚上并无伤痕。
赵德明又惊又怒,强作镇定:“巧合!全是巧合!”命兵丁继续拆庙。不到半日,狐仙庙被拆成一片废墟。
当夜,赵德明在村公所整理公文,忽闻窗外有人轻笑。他推开窗,见一黄衣女子站在月光下,面容姣好,眼波流转。
“县长大人好大的威风,连狐仙庙都敢拆。”女子轻笑。
赵德明一怔:“你是何人?”
“小女子姓胡,家住后山。”女子笑道,“特来提醒县长,三日之内,必有大祸临头。若想化解,须得重建狐仙庙,虔诚谢罪。”说罢化作一道白光消失。
赵德明惊出一身冷汗,旋即又自嘲道:“定是日间劳累,产生了幻觉。”
次日开始,怪事连连。赵德明喝水被呛,吃饭被噎,走路平地上都能摔跤。他写的公文墨迹总是莫名消失,带来的怀表走走停停,最后彻底不走了。
第三天,赵德明决定返回县城。马车行至山腰,忽然马惊了,发疯似的狂奔,将赵德明甩出车外,滚下山坡。幸而被一棵老松挂住,才保住性命。
村民将赵德明抬回村公所,他浑身是伤,高烧不止,口中胡言乱语,总说看见白狐黄狐围着他转。
张太公来看他,叹道:“县长,这是狐仙爷怪罪了。老朽年轻时听祖上讲过,这狐仙爷最是灵验,也最是小性儿,冒犯不得啊。”
赵德明此时已有些动摇,但仍嘴硬:“都是...都是巧合...”
当夜,赵德明梦见自己站在一片迷雾中,先前见过的黄衣女子现身,冷笑道:“县长大人还是不信邪?明日你将见到真章!”说罢一挥衣袖,赵德明只觉天旋地转,惊醒过来。
第四日一早,赵德明挣扎着起床,却发现镜中的自己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脸上布满皱纹,腰都直不起来了。他惊恐万分,大叫起来,声音却沙哑如老鸦。
更可怕的是,他带来的兵丁竟无一人认得他,反把他当作疯老头要赶出村公所。赵德明跌跌撞撞跑到村里,村民也都认不出他。
只有张太公眯着眼看了他半晌,忽然道:“你...你是县长大人?”
赵德明如遇救星,抓住太公的手:“太公救我!我知错了!我信了!狐仙爷显灵了!”
张太公叹道:“狐仙爷这是用了幻术,让你尝老了滋味。若要破解,须得诚心忏悔,重建庙宇。”
赵德明此时再无半点怀疑,跪在地上朝老君山方向磕头如捣蒜:“狐仙爷饶命!小的知错了!小的愿重建庙宇,重塑金身,年年供奉,再不敢冒犯!”
说也奇怪,他刚发完誓,就觉浑身一轻,再看自己的手,已然恢复了原状。他忙取镜自照,果然又变回了那个年轻县长。
赵德明不敢怠慢,当即取出所有积蓄,又向省里申请款项,请来能工巧匠,不仅重建了狐仙庙,而且建得比原先更加宏伟气派。重塑狐仙神像那日,他斋戒沐浴,亲自上山采来最好的石材。
庙成之日,赵德明率领全村人行三跪九叩大礼。当夜,他忽得一梦,见一白须老者和一黄衣女子笑吟吟站在面前。
老者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念你诚心,既往不咎。”女子接道:“明日清晨,带村民上山接引泉水便是。”
次日拂晓,赵德明将信将疑地带村民上山,果然发现山腰一处岩石缝隙中,有清泉涌出,水质甘甜清冽。更奇的是,这泉水一路向下,竟能灌溉山下干涸已久的田地。
干旱解除,村民欢天喜地。赵德明经此一事,再不敢轻言迷信二字。每逢初一十五,他必亲自到狐仙庙上香,态度极为虔诚。
三年后赵德明调任他处,临行前特地到狐仙庙拜别。当夜梦中再见黄衣女子,送他一枚护身符,嘱他“为民请命,自有福报”。
后来赵德明官运亨通,却始终不忘狐仙训诫,为官清正,爱民如子,活到九十高龄无疾而终。临终前还念叨着要在张家庄狐仙庙还愿,家人依言将他的部分骨灰送回老君山安葬。
张家庄的狐仙庙香火一直旺盛至今,庙旁的山泉从未干涸,即便是大旱之年,也能涓涓不断。老辈人说,这是狐仙爷念赵县长诚心改过,特地赐下的福泽。
只是有人夜间路过老君山,偶尔会看见一白一黄两只狐狸,蹲在庙顶对月吞吐,见人也不躲闪,眼中似有笑意。村中孩童若有病痛,家人到庙中祈求,往往梦得药方,照方抓药,药到病除。
这些事真假难辨,但张家庄的人宁信其有。每月初一十五,庙中供品依旧会不翼而飞,村民都道是狐仙爷显灵收供,愈发恭敬不敢怠慢。
自此,再无人敢对狐仙庙不敬了。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