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河的水,褪去了冬日里的青绿,春日的风,吹掉了人们身上的厚重。
苏淮算了算三妹出嫁的日子,还有好几个月。自己的买卖,都有可靠的人在维持着正常运转。
静极思动的苏淮,决定重回梦里常见的西北高原,再去尝尝那念念不忘的豆腐。
知道了丈夫的想法之后,张蕊很不高兴。
“大淮,我也想跟你一起去看看。”
“小蕊,你的心思我明白。可惜现在孩子们离不开你。等再过上两年,孩子们都不用咱们问事了,我一定带着你,再回一趟大湾村。”
“现在小音、小章也都上小学了,他们哪还离不开我。”
“说到底才七岁,还小。小淇出门子的事儿,哪一件不得让你这个大嫂操持。这个家真离不开你,小蕊,娶了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
“等再过两年,孩子们会自己做饭了,咱们的买卖再稳定一点儿,我一定带你先回趟湖城,再去大湾村,你看怎么样?”
“……”
“再说了,师大那边的钱款,离开你交给别人,我还真不放心。那么大一笔钱,除了你,谁还合适?你不怕别人拿着钱跑路?”
……
苏淮费了好多的口舌,才把自己的妻子劝住。
————
三月里,苏淮斜挎着一个军用挎包,拎着一个徒有虚表的帆布大包,再次回到了甘泉。
下了长途汽车,苏淮直接去找白云生的那座老宅。
看着紧闭着的斑驳大门,苏淮转身又去了白家另一处住址。结果他看到了门上的锁,还有贴着的一对白纸。
苏淮沉默了。白云生的亲人就只剩下了他的母亲。看这个情形,他的母亲也刚刚去世。自己来晚了,也许早来一年,仗着自己的医术,能把这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多留上一段时间。
苏淮长叹了一口气,然后去隔壁院子敲门,打听一下白云生的去向。
“乞儿尔格帮人盖屋子嘞。你是他啥人?找他啥事?”隔壁的一个老太太,先是警惕地打量了几眼苏淮,然后才慈祥地说着话。
“俄是生子的把兄。俄打江南过来。”苏淮如实地回答着老太太的问话。
“你……俄知道你咧,你……以前是俄这达的知青,姓甚嘞……”
“俄姓苏。”
“对咧,你姓苏。俄听乞儿提起你咧。你咋才来么。乞儿娘上个月才走,你是他把兄,该帮他的场么。”老太太还有些怨言嘞,“你瞧瞧俄这个脑子,你离俄这达远着嘞,咋过来么。你咥饭么?俄这去搂灶。”
“俄咥过咧。生子在哪达盖屋子咧?”
“嗨怕(不知道),你在俄这达等一下他么。”
“那俄先走咧。等生子归家,你告他俄明个一早再来找他,让他在屋里头等俄。”
————
从空间里取出自己的自行车,苏淮骑上它,飞奔着朝大湾村驶去。
崎岖的山路,依旧的风景,苏淮一个小时后,远远地看到了大湾村口的那棵大树。
苏淮站在村口,真想大喊一声“俄回来咧。”但是旁边学校里朗朗的读书声,压住了他心中的渴望。
苏淮抬头看了看校牌,早就换成了白底黑字的新牌牌,“大湾村公办小学校”,让苏淮想起了这个小学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艰难。
苏淮停好自行车,推开学校的大门,想进去走走,看看。毕竟自己两世里,在这里住了好多年。
这时一个年老的声音拦住了他的脚步,“后生,你到俄们这达找谁?”
苏淮没有回头,他大声地答道:“俄来找李文海。”
“找俄?你是谁?”
“文海叔,你看看俄是谁。”苏淮这才转过脸儿,面向那位老者。
“你……你……”李文海指着苏淮的手指在颤,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你是苏知青?”
“文海叔,是俄,俄回来咧。”
“你个瓜怂娃,你咋又回来了么,你咋才回来么。”李文海快走两步,一把拉住了苏淮的手,眼眶有些红。
“文海叔,俄想你们咧,俄想这达咧,俄就回来看看么。”
“回来好,回来好,走,跟俄去大队部。俄跟你说,永贵、永江他们可想你咧……”
————
大湾村的木工坊里,三个壮汉正忙着满头大汗。春寒料峭,对他们来说,好像一点作用都没有。
此时,院外一个老者的声音传到他们的耳朵里,“都给俄停一下,都看看这是谁来了么。”
“永江叔,你不该叫停他们,俄正好看看他们有莫有偷赖改手艺。”苏淮埋怨着老者。
“有俄活着,他们不敢。”吴永江肯定地说道。
此时,吴大通早就看清了来人,他一个滑跪,来到了苏淮的近前,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像个孩子一样抱着苏淮的双腿,哭了起来。
“师父,俄想死你咧……”
吴大山、吴大川,两个人也来到苏淮近前,欣喜地搓着手,不知道该说些啥。
“通娃,给俄起来。俄答应过你,俄会来看你,俄是不是做到咧?赶紧起来。”苏淮伸手,搀扶着跪在地上的吴大通。
————
张寡妇,领着吴永贵家的两个儿媳妇,麻利地收拾着木工坊旁边的小院。
“婶子,当初俄大说,把这院子留给苏知青,俄还想,人家早就回城享福咧,咋还会再回来么。没想到,苏知青还真回来看俄们咧。”吴大川的婆姨,一边干着活,一边拉着话。
“苏知青是个有情有义的大好人,他肯定不会忘了咱们大湾村。俄知道,他早晚要来看看俄们的。前儿个俄还想,通娃莫大,让永江哥和他大爷领着他去定日子。现在苏知青回来咧,他就能替俄家那个死鬼,带着通娃去嘞。”张寡妇一边说着话,一边麻利地扫着炕。
“婶子,来前儿,俄大也是这样说。俄大说,师父师父,是老师也是父亲。”吴大山的婆姨正准备往炕上铺一张崭新的炕席。
“就是不知道苏知青能不能等通娃娶完婆姨再走。”张寡妇略有些遗憾地说道。
“婶子,要俄说,咱家是啥样的人家,谁能比得上咱家通娃。咱就是给人家说,明儿个就成亲,估计你们那个亲家,也莫啥话说。要是想让苏知青看着通娃娶上婆姨,那咱就把日子提前了么。”
听了侄媳妇的建议,张寡妇就是眼前一亮。她心里认定这是一个好主意。她也打算着,晚上吃饭的时候,把事情提给苏淮听,让他拿一下主意。
————
苏淮的旧宅,在他带着张蕊走了之后,成为李仁和秦少海的狗窝,再后来变成了李仁的家。
现在知青们走得差不多了,在吴永贵等人的坚持下,这里成了大湾村的一个象征,是领着大家脱离贫困的象征。一直都没有再安排人住进来。
吴大通要娶亲了,按照吴永贵本来的意思,师徒一脉相承,这个还算不错的院子,也只有他配得上。结果吴大通死活不愿意把婚房定在这里,在他看来,自己占了这个院子之后,师父就再也不会来了。
现在,苏淮回来了,他又住进了这个小院。
《重生:从72年知青开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重生:从72年知青开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生:从72年知青开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