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皆以为烛猊从无失手是因其实力强横、心思缜密。
却不知他真正的倚仗,乃是手中那块残破古玉。
话说烛猊十岁那年,尚在枯骨荒原边缘的破落石寨中艰难度日。
那里终年黑风蚀骨,土地焦裂如炭,连最低等的魔草都难以存活。
传闻此地曾爆发修士大战,死伤无数。
整片荒原的地脉都被打碎,原本起伏的山峦被夷为平地。
更可怕的是,那一战改变了方圆千里的气候。
原本四季分明的沃土变成了终年刮着黑风的死地。
连降雨都带着腐蚀性的酸毒,时不时还会产生风暴。
他的父母便是在修士斗法的余波中丧命,只余下一间漏风的石屋和半袋发霉的血黍。
魔界内争斗更为常见,弱肉强食,丝毫都不遮掩。
修士为机缘杀人,凡人为果腹夺命。
好在烛猊一贫如洗,没人会盯上随时可能饿死的穷小子。
为活下去,他只能在荒原翻找一切可食之物。
灰鼠、沙蝎、藤蔓根茎,全都吃过。
偶尔也能拾到些大战遗留之物,虽不入修士法眼,却也能换些吃食。
某个血月当空的夜晚,烛猊在乱石堆中翻找。
像他这样的“拾荒者”有十多个,彼此都小心地保持着距离。
找到“好东西”被同伴偷袭致死的例子不少见。
他正挖着“蚀心藤”根茎,指尖突然触到一块冰冷的硬物。
那是块布满裂纹的青灰玉片,内里隐有血纹流转。
“这是什么?”烛猊不动声色地将玉片握在手中。
手指摩挲着玉片,感受着玉片表面的温润,哪怕他再没见识,也知道这东西绝非寻常之物。
他听说过修士会遗落破损法器,却从未见人真正捡到过。
“难道真走了狗屎运?”
他强压心中狂喜,佯装继续挖藤,实则悄悄将玉片攥在手心。
不料玉片边缘锋利,竟划破了他的手指。
“嘶。”
他倒吸凉气的声音引来了不远处一个枯瘦少年的注意:
“小泥巴,怎么了?是发现什么好东西了吗?”
小泥巴自然就是烛猊此时的名字,他有些恼火地说道:
“倒霉,被藤蔓上的毒刺扎了。”
“切,还能被毒刺扎了,你可真没用啊。”
那少年嗤笑一声便不再理会,继续做自己的事。
烛猊的心中却是有些诧异,因为握在手中的玉片竟然渐渐发热。
他不知这是什么原因,但这么下去难保不会出现什么异象。
若是被他人发现的话,他可没能力保住这块玉片。
于是,烛猊匆忙挖出了几块根茎,与几个相熟的少年打了招呼后就转身离开。
那少年看着烛猊的背影,起身来到一个壮硕中年人的身边:
“老大,小泥巴不对劲。”
中年人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随意问道:“怎么了?”
“平时他都挖很多根茎才走,今天挖了两块就离开了,定是挖到了什么好东西。”瘦弱少年兴奋地说道。
“嘿嘿,竟有这事?”壮硕少年也是眼神一亮,
“他是在哪挖的?快带人在那里好好挖挖,看有没有好东西。”
瘦弱少年疑惑道:“老大为何不去抓小泥巴?”
壮硕少年轻笑一声:“那小子又跑不了着什么急,倒是赶紧在这里好好挖一挖,看看有没有好东西。”
瘦弱少年也是连连点头:“老大说的是,我这就去叫人。”
在这个地方挖东西也非是天天能来的,周边几个寨子早就商量好了。
今天是他们这个寨子,明天就要换隔壁的寨子。
要是这里真有好东西,过了今天也许就没他们的份了。
离开此地的烛猊还不知道他自认为隐秘的事已经被人发现。
他有心要将手中残玉交换些吃食,又有些舍不得。
这玉片竟然能够发热,真的有可能是传说中的法器。
不过,当他回到寨子后,发热的玉片就渐渐恢复了,烛猊想不明白其中的缘由。
翌日天明时分,寨中却传来一道惊人消息。
昨夜他离去后,竟有一群魔狼袭击了同寨拾荒者,无一人得以生还。
此事令烛猊暗自庆幸之余,脊背不由得发寒。
若非挖到古玉提前返回寨子,恐怕此刻自己也已成魔狼腹中之物。
等到天彻底放亮时,烛猊随寨中众人再赴荒原。
众人皆以厚布裹身,不露半分肌肤。
此地白昼烈日如焚,寻常血肉触之即伤,正是他们选择夜间拾荒的原因。
待至荒原,场面却不如想象中血腥。
除却零落衣物外,竟没有看见断臂残肢。唯有石缝间,方能发现些许干涸褐色血迹。
更令人意外的是,地上还倒着数具魔狼尸骸。
狼群袭杀寨民时,亦付出了代价。
烛猊这一族虽无特殊天赋,却天生身法敏捷,指爪锋利如刃。
即便寻常族人,亦不逊人族武者,所以狼群虽然得手,却也折损了数只。
这些魔狼尸身正是寨民此行的目标。
因搬运魔狼时出了力气,烛猊分得一条后腿。
这意外之获,总算让他那朝不保夕的日子有了几日温饱。
数个月后,烛猊已渐渐摸清了这块古玉的玄妙。
此玉若是发热便预示凶险将至,温度愈高则是越凶险。
此般规律,乃是他历经数次九死一生才得以确认。
然此玉亦有限制,约莫七日方能示警一次。
烛猊尝试无数的办法,却始终无法改变这个规律。
凭借古玉的神异,烛猊不仅再未挨饿过。
更在一次修士斗法时躲过余波,反捡得一本炼气期功法。
自此,他才真正踏上修仙之途。
掌心传来的温热打断了烛猊回忆,此乃凶兆将至的警示。
虽对古玉预警深信不疑,他却并未过分紧张。
一来此刻玉温不高,说明危险有限。
二来此玉只能预示吉凶,具体情形还需自行揣度。
这些时日,烛猊并非不知王德行踪,却始终按兵不动,连暗中尾随都未曾有过。
究其根源,皆因葬龙谷一战后心生疑虑。
当时他早已暗中催动古玉,然玉温平平,昭示风险极小。
岂料中途玉温骤升,毫无过渡,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更奇的是玉面荧光流转,令他警兆大生,不知是王德暗藏后手还是另有玄机。
正因如此,后来追击时他故意留手,否则王德岂能逃远?
待接近那处山洞时,玉片竟然越发的滚烫,迫使他不敢贸然靠近,只得隐匿暗处观察,这才王德逃出生天。
喜欢修仙,从斩妖除魔开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修仙,从斩妖除魔开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