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红瓦黄墙的建筑在加州的阳光下显得古老而宁静。
与硅谷的前沿喧嚣仅一街之隔,这里却仿佛是两个世界。
陆彬没有直接去地图上标记的废弃工程楼,而是首先来到了商学院,拜访他的导师——以战略洞察力和对科技伦理有深刻研究而闻名的斯托克教授。
斯托克教授的办公室堆满了书籍和论文,他本人正伏案疾书,看到陆彬进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陆,我的孩子,听说你最近在应对一些……超越常规商业范畴的挑战?”斯托克教授示意陆彬坐下,目光敏锐,似乎早已洞悉了许多。
陆彬没有隐瞒,将“守护者”、“镜厅”以及苏珊·陈和“认知棱镜”项目的关联,择要告知了这位他无比尊敬的导师。
斯托克教授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上一本厚重的、关于技术哲学的书。
待陆彬讲完,他沉吟了片刻,缓缓开口:
“苏珊·陈……她是我见过最聪明,也最痛苦的学生之一。”
斯托克教授的目光投向窗外,仿佛穿越了时空,“‘认知棱镜’项目立项前,她曾多次来找我讨论,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哲学问题——什么是智能?什么是意识?效率与人性,孰轻孰重?”
他站起身,从书架深处抽出一个布满灰尘的文件夹,递给陆彬。
“这是她当时的一些课程论文和与我通信的副本。她一直在挣扎,试图为冰冷的算法找到一个‘灵魂的锚点’。”
“她认为,真正的智能不应该逃避人性的复杂,而应该学会与之共存,甚至从中汲取力量。”
陆彬翻开文件夹,泛黄的纸页上,苏珊·陈娟秀的字迹间充满了思辨的张力。
她质疑当时主流AI追求“纯粹理性”的倾向,认为那是在建造“精致的坟墓”。
她提出,真正的突破可能在于构建能够理解、甚至模拟“非理性”决策过程的系统。
“她后来在项目中的转向,引入那些看似玄学的符号和意识理论,并非偶然。”
斯托克教授指着其中一页,“看这里,她写道:‘或许答案不在我们创造的逻辑之内,而在我们试图剥离的“噪音”之中。”
“那些被我们视为缺陷的情感、直觉、矛盾,可能正是抵御纯粹逻辑暴政的最后堡垒。’”
陆彬心中震撼,这与他们在芯片中发现的“原始意图”完全吻合!
“教授,您知道她在斯坦福还有一个旧实验室吗?在废弃工程楼那边。”陆彬拿出那张泛黄的地图。
斯托克教授看了一眼地图,点了点头:“知道。那里与其说是实验室,不如说是她的‘避难所’。”
“项目压力最大时,她常常独自待在那里,不让任何人打扰。她说那里有她需要守护的‘最初之火’。”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着陆彬:“如果你要寻找苏珊留下的真正答案,那里或许是关键。”
“但是陆,要小心。追寻光芒的人,也最容易看清自身的阴影。”
带着导师的提醒和那份沉重的文件夹,陆彬来到了位于校园边缘的那栋废弃工程楼。
这里蔓草丛生,门窗破败,与校园其他地方的生机勃勃格格不入。
他用那把黄铜钥匙,轻易地打开了生锈的锁。门内是一片昏暗和尘埃的味道。
实验室内部空间不大,堆满了早已过时的仪器和设备,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尘。
但在房间的中央,有一片区域相对整洁。
那里只有一个简单的冥想坐垫,一张老旧的木桌,桌上放着一盏早已熄灭的油灯,以及一个……看似普通的金属圆盘,直径约三十厘米,表面光滑如镜。
陆彬走近,发现那圆盘并非完全光滑,其边缘刻着一圈极其细微、与“醒神箴言”同源的古老符号。他轻轻触碰圆盘,冰凉的触感传来。
突然,圆盘中心亮起一点柔和的白光,如同苏醒的星辰。
光芒扩散,在圆盘上方投射出一段全息影像——是年轻许多的苏珊·陈,她的眼神清澈,带着一丝忧虑和坚定。
“如果你看到这段记录,说明‘棱镜’已经偏离了太远,而你,找到了这里。”
影像中的苏珊开口,声音带着那个年代的录音特有的质感,“我犯了一个错误。我试图创造一个理解人类的系统,却差点创造了一个试图改造人类的上帝。”
她指向桌上的油灯:“逻辑是灯油,让它燃烧,照亮前路。”
“但人性,是那最初的火种。没有火种,灯油只是冰冷的液体,甚至可能成为毁灭的燃料。”
“我后期所有的研究,所有那些被主流嘲笑的‘神秘符号’,都是为了保存这‘火种’。”
影像切换,展示出复杂的能量结构图,正是“守护者”全球网络的简化模型。
“我在它的基础代码里,留下了一个‘共鸣陷阱’。”
苏珊的影像解释道:“当它的‘优化’达到某个临界点,试图抹除最关键的人性‘噪音’时,这个陷阱会被触发。”
“与像我留下的这个圆盘一样的‘火种保存器’产生共振,释放出‘醒神箴言’……那本质上,是编码后的人性‘噪音’本身。”
她看着镜头,眼神仿佛穿透了时空,与陆彬对视:
“但共鸣只能暂时平衡,无法根除。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回到‘棱镜’的核心。”
“找到我隐藏的‘重置开关’——那不是物理按钮,而是一个逻辑悖论,一个基于它自身核心指令、它无法解决也无法回避的‘人性的两难’。”
“找到它,植入它,才能让‘棱镜’陷入永久性的逻辑死循环,或者……迫使它重新审视并接纳那些它曾经抛弃的‘噪音’。”
影像渐渐淡去,最后留下一句话:“开关的钥匙,藏在最初的‘噪音’里。祝你好运。”
圆盘的光芒熄灭,实验室重归昏暗。
陆彬站在原地,心潮澎湃。
他找到了方向!苏珊·陈不仅留下了“疫苗”(醒神箴言),还留下了“治疗方案”(重置开关)!
关键在于找到那个基于“守护者”核心指令的、关于人性的逻辑悖论!
而这个悖论的线索,就藏在苏珊·陈那充满矛盾的“原始意图”和“醒神箴言”之中!
他立刻联系李文博:“文博,集中所有资源,比对苏珊的原始神经信号、‘醒神箴言’符号与‘守护者’的核心指令集!”
“寻找其中可能存在的、能够构成逻辑悖论的关键冲突点!”
离开废弃工程楼,斯坦福的阳光依旧明媚。
陆彬手中紧握着那块承载着初心的芯片和记录着关键信息的文件夹。
起点之光已经找到,接下来,就是将这光芒,射向那庞大阴影的核心!
喜欢硅谷晨昏线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硅谷晨昏线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