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链”项目的竞标准备,如同一场精密计时的太空发射,每一个环节都在倒逼着“普罗米修斯”团队突破极限。伊莎贝尔带领的技术攻坚小组,在林微光“环境混响区”概念的启发下,几乎重构了“启明星”系统核心的场域切换算法。
实验室里,新搭建的模拟测试区内,两个相邻的功能空间——“静思舱”与“脑暴区”——正在演示前所未有的平滑过渡。原本代表两个不同场强参数的曲线,在控制屏幕上不再呈现陡峭的断崖式切换,而是像两条溪流交汇,在一段精心设计的缓坡上相互渗透、融合。置身其中的测试员反馈,那种感觉不再是“从一个房间走进另一个房间”,更像是“周围的空气在随着我的思绪自然流动”,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导和延续,没有丝毫的打断感。
“成功了!延迟不仅被掩盖,用户体验甚至提升了!”伊莎贝尔兴奋地向林微光展示着最新的脑波监测数据,显示使用者在场域切换期间的注意力波动曲线变得异常平缓。“我们将这个过渡模块命名为‘棱镜’,因为它能像棱镜分解光一样,优雅地解构和重组环境参数。”
“棱镜……”林微光重复着这个名字,眼中流露出赞许,“很好。这将成为我们竞标方案的核心亮点。”
然而,就在技术突破带来欣喜的同时,周景明带来的外部情报,却让指挥中心的空气骤然降温。
“我们确认了苏氏接触的几位‘星链’非技术委员会成员。”周景明的全息投影在会议桌上呈现,语气凝重,“他们主要集中在财务和可持续发展部门。苏氏向他们传递的信息很明确:强调‘生命茧房’技术更成熟、造价更低,且其‘生物亲和’理念与‘星链’宣称的‘与自然共生’口号更具表面契合度。”
顾知行冷哼一声:“表面文章。‘生命茧房’不过是模拟自然环境参数,而我们的‘场协同’是创造环境,本质高下立判。”
“问题是,决策委员会并非全是技术专家。”david插话,他的情报网络也印证了这一点,“对于财务官和可持续官来说,成本、工期以及那些易于宣传的‘绿色概念’,往往比难以直观理解的技术纵深更有说服力。苏氏正在利用这一点,试图将竞标导向对他们有利的轨道。”
林微光沉默地听着。这比她预想的更棘手。苏氏没有选择在技术层面硬碰硬,而是采取了更狡猾的侧翼包抄,攻击的是项目决策的“感性认知”和“商业考量”。
“还有这个,”周景明调出了另一份报告,“几个看似中立的行业观察博客,最近集中发布了一系列探讨‘建筑环境技术伦理边界’的文章,看似公允,但引用的案例和专家观点,都隐隐指向‘场协同’这类主动干预型技术可能存在的‘潜在操控风险’和‘数据隐私隐患’。虽然没直接点名‘普罗米修斯’,但指向性非常明显。”
舆论的软刀子再次举起,这次披上了“伦理探讨”的外衣,更为阴险。一旦这种质疑在决策者心中种下种子,即便“启明星”技术再优秀,也可能因为莫须有的“风险”而被排除。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对手的组合拳,精准地打在了他们的软肋上——品牌知名度不如苏氏悠久,技术理念过于前沿而难以被快速理解,且容易引发不必要的联想。
“我们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林微光终于开口,声音清晰而冷静,“他们谈成本,我们就展示长期价值回报和能效优势。他们谈可持续,我们就阐述‘场协同’如何通过优化人员状态减少能耗浪费,是更深层次的可持续。他们谈伦理风险,”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我们就主动设置议题,正面回应。”
“正面回应?”david有些疑虑,“这种话题很容易越描越黑。”
“不是辩解,是构建标准。”林微光解释道,“起草一份《‘启明星’技术应用伦理白皮书》,明确界定我们的技术边界、数据匿名化处理原则和用户知情同意框架。我们要向‘星链’委员会展示,我们不仅思考技术能做什么,更思考技术不该做什么。这本身就是技术领先性和责任感的体现。”
顾知行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高明。将对方的潜在攻击点,转化为我们建立信任和展示行业领导力的机会。”
“可是,时间太紧了。”伊莎贝尔担忧道,“白皮书的撰写和评审需要时间,而竞标演示近在眼前。”
“我们同步进行。”林微光决断道,“伊莎,你集中精力完善‘棱镜’模块的稳定性和演示方案。david,你负责收集‘星链’委员会成员,尤其是非技术成员的公开言论和偏好,找出他们最能接受的‘价值叙事’方式。顾总,白皮书的框架和核心原则由你来把关,请集团法务和伦理委员会提供最快支持。周先生,继续密切监控苏氏动向,尤其是他们与‘星链’方面的接触,有任何新情况立刻汇报。”
她的指令条理分明,再次将团队的力量凝聚到几个关键节点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压力呈指数级增长。林微光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白天与技术团队打磨演示细节,晚上与顾知行、david推敲白皮书的核心表述和竞标陈述策略。加密通讯器另一端依旧沉默,但她能感觉到那无形的注视,如同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督促她不能有丝毫松懈。
一天深夜,她独自在办公室反复观看“棱镜”模块的测试录像,试图寻找任何可能的瑕疵。周景明的加密通讯请求接了进来。
“林小姐,我们捕捉到一条加密程度很高的信息碎片,指向苏氏可能正在尝试获取我们演示系统的部分非核心代码架构,可能是为了预判我们的技术路径,或者在演示时进行针对性干扰。”周景明的语气带着一丝警觉,“对方很谨慎,痕迹几乎被实时抹除。”
商业间谍?林微光的心一沉。苏氏的手段,果然没有下限。
“加强我们内部网络和演示系统的安全防护,级别提到最高。所有接触核心代码和演示设备的人员,进行二次背景核查。”林微光迅速下令,“另外,准备一套备用的、架构略有不同的演示方案,以防万一。”
“明白。”
挂断通讯,林微光走到落地窗前。迪拜的夜景依旧璀璨,但她仿佛能看到无数看不见的暗流在脚下涌动。技术竞争、舆论攻讦、商业间谍……“星链”这颗耀眼的星辰周围,布满了危险的尘埃和引力陷阱。
她握紧了拳头,指甲陷入掌心。
无论暗流多么汹涌,她都必须确保“棱镜”的光芒,能够穿透这一切,准确无误地抵达目标。
她回到桌前,再次打开了“棱镜”的算法逻辑图。
光明与暗流的较量,已进入最关键的倒计时。
喜欢星光偏要吻烟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星光偏要吻烟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