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中心的训练区里,每天都充满着孩子们的讨论声。念安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能听懂动物简单情绪的小诺、对气味格外敏感的阿泽、擅长画画的萌萌,还有听觉敏锐的小宇。他们最常做的事,就是围坐在沙盘旁,叽叽喳喳地讨论“如何用能力做更多好事”。
周末的一次社区活动中,孩子们发现小区角落、公园长椅下,多了很多瑟瑟发抖的流浪动物——瘦骨嶙峋的小猫蜷缩在纸箱里,腿受伤的小狗一瘸一拐地找食物。看着这些可怜的小家伙,念安心里酸酸的:“我们能不能用能力帮帮它们呀?”他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小伙伴们的响应,大家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制定起“流浪动物救助计划”。
“我能听到流浪动物的叫声,哪怕很远也能听到!”小宇第一个举手,他的听觉经过训练后,能精准分辨不同动物的声音。小诺接着说:“我能听懂它们是不是受伤了,是不是很饿。”阿泽晃了晃鼻子:“我能闻到食物的味道,还能闻到动物身上的伤口气味,这样就能找到它们藏在哪里了。”萌萌则拿出画纸:“我可以画流浪动物的样子,贴在社区里,让大家帮忙留意!”念安点点头,把大家的想法记在“能力记录App”上:“那我负责用轨迹看看它们会不会遇到危险,比如被车撞到、被坏人欺负,然后联系动物保护协会的叔叔阿姨来救助!”
救助计划正式启动。每天放学后,孩子们都会在社区里集合,分工合作。小宇戴上特制的“声音放大器”耳机,仔细分辨着周围的动静:“我听到了!那边有小猫的叫声,好像很虚弱!”阿泽立刻跟着气味指引,带着大家往小区绿化带走去。果然,在灌木丛里找到了一只刚出生没多久的小猫,浑身湿漉漉的,正发出微弱的叫声。小诺蹲下来,轻轻摸了摸小猫:“它说它很饿,妈妈不见了。”念安赶紧拿出提前准备的温牛奶和小毯子,小心翼翼地把小猫裹起来,然后用App联系了动物保护协会。
没过多久,动物保护协会的志愿者就赶来了。看到孩子们细心照顾小猫的样子,志愿者阿姨笑着说:“你们真是太有爱心了!这只小猫我们会带回救助站好好照顾,等它长大一点就能找领养家庭啦。”孩子们看着志愿者阿姨抱着小猫离开,心里满是期待。
除了救助受伤的流浪动物,孩子们还在社区里开展“领养代替购买”的宣传活动。萌萌画了很多可爱的流浪动物插画,贴在社区公告栏和宣传栏上,画上写着“它们也想有个家”;念安和小伙伴们拿着自制的宣传册,向居民们介绍流浪动物的故事:“这只小狗叫大黄,它很温顺,会帮主人叼拖鞋;这只小猫叫雪球,它很黏人,会陪你看书。”
有一次,一位阿姨看到宣传册上的小狗照片,眼睛一亮:“这只小狗和我以前养的狗狗很像,它现在在哪里呀?”念安赶紧说:“它在动物保护协会的救助站里,很健康,也很乖!”阿姨跟着孩子们来到救助站,看到大黄摇着尾巴跑过来,立刻就喜欢上了它,当场办理了领养手续。看着大黄跟着新主人开心地离开,孩子们都欢呼起来:“大黄有家啦!”
救助计划开展一个月后,社区里的流浪动物越来越少,很多都被送到了救助站,还有不少找到了温暖的领养家庭。动物保护协会的负责人特意来到引导中心,给孩子们颁发了“爱心小卫士”的证书:“多亏了你们,很多流浪动物都得到了救助,也让更多人知道了‘领养代替购买’的理念。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孩子们拿着证书,脸上满是自豪。念安在“能力记录App”上写下:“今天我们帮助了三只流浪动物,还帮大黄找到了新家。原来只要大家一起努力,用能力去爱它们,它们就能不再孤单。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做‘毛孩守护者’,让更多流浪动物有个家!”他的日记下面,小伙伴们纷纷点赞评论,小诺写道:“下次我们去救助站帮忙给小动物喂食吧!”阿泽说:“我可以帮它们找最香的食物!”
傍晚,孩子们坐在中心的院子里,看着夕阳下嬉戏的流浪猫——那是社区里居民们一起喂养的“常驻居民”,现在它们再也不用挨饿受冻了。陆哲远走过来,递给孩子们一杯热牛奶:“你们的救助计划做得很棒,用能力传递爱心,这就是能力最温暖的样子。”念安抬起头,眼里闪着光:“爸爸,我们以后还要帮助更多的小动物,还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晚风拂过,带着淡淡的花香和小动物的叫声。孩子们的笑声、小动物的叫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温暖的歌。他们或许还很小,能力也很有限,但这份用纯真与爱心凝聚起来的力量,却像一束束暖光,照亮了流浪动物的世界,也让这个社区变得更加温暖、更加充满爱。而这份对生命的善意与守护,终将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陪伴他们成长为更有担当、更有爱心的人。
喜欢时间囚笼千年回响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时间囚笼千年回响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