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年4月17日,dAY·4,转场日
晨光刚漫进蒙兰市莲花国际酒店的大堂,金色的光线从旋转门的缝隙里挤进来,落在光洁的米白色地砖上,映出细碎又晃眼的光斑。空气里还飘着大堂香氛淡淡的木质香气,安静得只能听见远处电梯运行的轻微声响。我们一行十二人便已集结完毕,没人迟到,连最爱磨蹭的韩亮韩轩,都早早地拎着行李站在了队伍里。
我和王思宁走在最前,他手里攥着一张折得整齐的简易行程表,指尖时不时划过纸面,低头核对着今天要去的景区名称;韩亮韩轩这对活宝兄弟俩勾着肩,脑袋凑在一起,嘴里小声拌着嘴,大概是在争着要坐副驾,脸上却都挂着藏不住的雀跃,眼睛亮晶晶地盯着酒店门外的方向;杨海泽和寸寿生并肩走在中间,两人都是话少的性子,没参与打闹,正低声聊着隆都坡的气候,杨海泽还特意摸了摸口袋里的相机,生怕等会儿拍照出岔子。
博恩博司站在队伍尾端,两人个头高,往那儿一站就很显眼。他们正仔细检查着随身的黑色背包,博恩拉开拉链,伸手摸了摸里面的矿泉水和纸巾,确认都带够了,才又小心地拉上;博司则偏头看着哥哥,时不时点头应和两句,兄弟俩配合得格外默契。
葛家四兄妹也收拾得妥妥当当,走在队伍的中后段。葛辰葛宇拎着轻便的灰色行李袋,袋口拉得严严实实,边角处还贴着写有名字的标签;葛薇葛岚跟在哥哥们身后,两人穿着同款的浅色外套,背着小小的相机包,偷偷交换着眼神,嘴角都带着浅浅的笑意,眼里满是对接下来自驾游的期待,连背着的相机包,都随着脚步轻轻晃着,显得格外轻快。
“各位,今天咱们自驾游哦!”约翰从酒店外快步走进来,风风火火的,黑色的皮鞋踩在地砖上发出“噔噔”的声响。他手里挥着一张打印好的行程单,纸张边缘都被攥得有点皱,脸上却挂着爽朗的笑,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
他快步走到我们面前,把行程单展开铺在旁边的圆桌上,指着上面用红笔圈出的标记,声音洪亮地补充道:“一路算下来,要经过六个景区,都是沿途最有特色的岩石景点,一个比一个好看。中途还安排了一家当地口碑超棒的特色餐厅,做的都是山里的土菜,正好边走边玩,一点不赶时间,傍晚太阳落山前,就能稳稳到隆都坡。”
“好的,就按这个来。”我凑过去扫了眼行程单,红笔标记的路线很清晰,点了点头应下,转头对身后的众人扬声道:“都把行李拿好,检查一下有没有落下手机、充电器这些小东西,咱们直接去地下停车场装车,早点出发,路上也能多看看风景。”
话音刚落,大家便各自转身去拎放在大堂角落的行李。韩亮率先扛起自己的蓝色登山包,包带勒在肩上也不在意,还伸手帮韩轩拎过那个印着卡通图案的随身箱;葛辰看了眼妹妹葛岚手里稍重的行李袋,主动伸手接了过来,葛宇则帮葛薇把有点滑肩的相机包往上提了提,兄妹间的小动作透着亲近。一行人说说笑笑地往酒店门外走,脚步声在安静的大堂里轻轻回荡,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到了地下停车场,三辆黑色的越野车早已停在指定位置,车身干净锃亮,车门都敞开着,像是在等着我们。后备箱被依次打开,露出宽敞的空间。韩亮韩轩自告奋勇地走到最前面,两人一个抬行李的一角,搭着手把稍大的行李箱抬进去,他们力气大,动作也麻利,没一会儿就搬完了几个重箱子;博恩博司则细心得多,他们蹲在后备箱旁,把行李一件件归置整齐,还特意把装着衣物的软包垫在硬箱子下面,又用绳子简单固定了一下,避免行车时晃动磕碰,弄坏里面的东西。
我们几个则把随身背包放在副驾或后座,方便随时拿取纸巾、水这些小东西;葛薇葛岚还特意把装着换洗衣物的碎花小包放在后座脚边,紧紧挨着自己的位置,双手还轻轻按了按,生怕等会儿下车拍照时耽误了时间,错过了好看的风景。没一会儿,所有行李都稳妥地收进了后备箱,拉链拉得严丝合缝,看不到一点缝隙。车门一关,引擎的轰鸣声接连响起,像是在回应我们的期待,载着我们十二人的三辆车队,缓缓驶出酒店停车场,顺着清晨空荡的街道,朝着隆都坡的方向开去。
就这样,车队顺着宽阔的公路一路向前,窗外的风景渐渐从城市的高楼大厦,变成了郊外的绿树农田。阳光透过干净的车窗洒进来,落在身上暖融融的,让人忍不住想犯困。韩亮韩轩在车里闹了一会儿,也渐渐安静下来,靠在椅背上看窗外的风景。没开多久,前方的路牌就指向了第一个景区,车子慢慢减速,停在了景区门口的停车场。
这里满是形态各异的岩石层,高的有两三米,矮的才到膝盖,方的像块豆腐,圆的像个皮球,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空地上。阳光洒在灰褐色的岩石上,勾勒出深浅不一的纹路,有的地方因为常年风吹日晒,还泛着淡淡的光泽,线条格外清晰,很适合拍照。大家纷纷下车,掏出手机、相机,对着眼前的岩石层不停取景,快门声“咔嚓咔嚓”响个不停。
葛薇葛岚更是兴奋,两人拉着手,像两只快乐的小鸟,一会儿凑在这块棱角分明的岩石前比耶,一会儿又跑到那块圆润的岩石旁侧着身,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也不在意。杨海泽也难得来了兴致,举着他的单反相机,对着岩石上深浅交错的纹路拍特写,眼神专注得很;寸寿生则站在一旁,双手插兜,安静地看着远处的群山,脸上没什么表情,却也看得认真。
拍了约莫一刻钟,我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屏幕上的指针指向上午九点半,朝着还在四处拍照的众人喊:“走了走了,下一个景区还等着呢,别在这儿耗太久,后面还有更好看的。”
两姐妹手里的相机还没放下,镜头还对着一块岩石,闻言猛地转过身,脸上还带着拍照时的笑意,眼睛瞪得圆圆的,愣了一下。葛薇下意识往前凑了两步,脚步轻快,语气里带着点小委屈,声音软软的:“这么着急啊?我还有好几个角度没拍呢,这块岩石的侧面拍出来肯定好看。”
“当然着急,”我笑着指了指天边的太阳,此时的太阳已经升得有些高了,光线也更烈了些,照在身上有点发烫,“下午最后一个景区能看到超美的晚霞,咱们得掐着时间去,去晚了太阳落山,霞光散了,就彻底错过了,那多可惜啊,这么好的风景可遇不可求。”
这话一出,葛薇葛岚瞬间没了犹豫,她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不能错过晚霞”的坚定,迅速按下最后几张快门,把相机小心地塞进胸前的相机包,拉好拉链,还不忘拍了拍包身确认没掉,然后快步朝着车子跑去,脚步都比平时快了不少,生怕耽误了看晚霞的时间。其他人也赶紧收拾好东西,杨海泽把相机揣回包里,拉好拉链;韩亮韩轩也停止了打闹,乖乖地往车上走;寸寿生也收回目光,跟着大部队依次上车。车门关上,车队再次启动,一路向前驶去。
没多久,第二个景区就到了。车子刚停稳,大家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都忍不住“哇”了一声——这里的岩石层比第一个更显奇特,层层叠叠的,像是被一把巨大的刀削过一样整齐,边缘锋利得仿佛能划破手,旁边还伴着一汪清潭,潭水碧绿得像块翡翠,倒映着上方的岩石,山水相映着,比画里的景色还要好看。
我们依旧下车拍照,葛薇葛岚这次更兴奋了,跑到潭边,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借着水面的倒影拍了好多张,还让葛辰帮忙拍了张姐妹俩并肩站在潭边的合影;博恩博司也拿出手机,凑在潭边拍了几张潭水和岩石的合影,博司还特意把照片拿给哥哥看,两人小声讨论着角度;王思宁则站在一旁,手里举着我的手机,帮我拍了张站在岩石前的照片,还特意调整了角度,把身后的潭水也拍了进去。简单停留了二十分钟,没多耽搁,大家便再次上车,继续赶路。
等抵达约翰说的那家特色餐厅时,车子缓缓停在门口的空地上,抬头看餐厅墙上挂着的老式挂钟,时针和分针正好指向十一点半,时间掐得正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餐厅是木质结构的,屋顶盖着灰色的瓦片,门口挂着两盏红灯笼,门楣上还挂着一块木牌,写着“山里人家”四个大字,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让人一看就觉得亲切。
我推开门,侧身让身后的人先进去,跟着嘱咐道:“十二点半准时出发,给大家一个小时吃饭时间,别慢悠悠的边吃边聊,吃完咱们直接去第三个景区,别耽误了下午的行程,尤其是傍晚的晚霞,可不能错过,那可是今天的重头戏。”
大家纷纷应着,找了个靠窗的大圆桌坐下,椅子不够,还加了两把小凳子。服务员很快递上菜单,黄色的封皮有些旧了,却很干净。约翰早就提前打过招呼,店里已经备好菜品,没等多久,饭菜就陆续上桌了,热气腾腾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我们没敢多耽搁,饭菜上桌后吃得很利索,没人闲聊太久,连平时爱说爱笑的韩亮,都只顾着往嘴里扒饭。
桌上的菜确实地道,鲜美的鱼汤是用山里的泉水炖的,鱼肉嫩得一夹就碎,没什么刺,汤里撒着葱花和香菜,香气扑鼻,喝一口浑身都暖了;酥脆的炸山菇,外面裹着薄薄的面粉,炸得金黄,外酥里嫩,蘸着辣椒面吃,越吃越香,根本停不下来;还有清炒的时蔬,是店里自己种的,脆嫩爽口,带着淡淡的甜味,每一道都合胃口。
幸好约翰提前订好了位置,省了排队等座的时间,还特意选了这家口碑好的店,不仅菜的味道正宗,上菜速度也都没让人失望,让这一小时的午餐吃得既满足又高效,没人因为吃饭耽误了行程。
十二点十五分,所有人都放下了筷子,桌上的菜也吃得七七八八,只剩下一些汤汁。约翰主动去前台结账,我们则拎着随身的小包,在餐厅门口等着。没一会儿,约翰就回来了,一行人快步走出餐厅,没做停留,直接回到车上。车子发动,引擎声再次响起,顺着小路往前开,没一会儿就抵达了第三个景区。
车子抵达第三个景区时,仪表盘上的时间显示是一点过十分,比预计的时间还早了几分钟。这里的景色和前两个又不一样,岩石层旁长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粉的像霞,黄的像蜜,紫的像葡萄,星星点点地点缀在灰褐色的石缝间,风一吹,野花轻轻晃动,像是在向我们招手,比前两个景区多了几分灵气和生机,好看得让人移不开眼。
大家照旧下车拍照,葛薇葛岚这次还特意摘了朵小巧的小黄花,别在耳边的头发上,对着相机笑靥如花;韩亮韩轩则跑到最高的一块岩石上,站在上面举着手机拍全景,还对着远处的群山喊了两声,声音在空旷的景区里回荡;我和王思宁并肩走着,沿着岩石间的小路慢慢逛,偶尔停下脚步,拍两张花草与岩石的合影,阳光落在身上,暖得让人舒服。
拍够了照片,大家也在路边的石凳上歇了差不多十分钟,我看了眼时间,朝着众人喊:“好了,该走了,下一个景区还等着呢,别在这儿耽搁太久,晚霞还等着咱们呢。”我们继续出发,车队顺着蜿蜒的小路往前开,路两旁的树木越来越多,没几分钟,就到了第四个景区。
巧的是,第四个和第五个景区离得极近,中间就隔着一条窄窄的石板路,石板路两旁长满了青草,步行几分钟就能到。我们干脆把车停在第四个景区门口的空地上,一行人步行过去,连着逛完了两个景区。第四个景区的岩石是少见的暗红色,像是被火烧过一样,在阳光下泛着红光;第五个则是浅灰色,表面很光滑,像是被打磨过,各有各的特色,都很适合拍照。我们在每个景区都简单拍了照,没多浪费时间,拍完便立刻上车,继续赶路,心里都惦记着傍晚的晚霞。
等赶到第六个景区时,天边正好泛起了橘红色的霞光, 时间刚刚好,一分一秒都不差。夕阳慢慢沉下去,像一个巨大的火球,把整片天空都染成了渐变的颜色——从头顶的浅蓝,到中间的粉紫,再到靠近地平线的金红,层层叠叠的,像是画家不小心打翻了调色盘,美得让人移不开眼,连呼吸都忍不住放轻,生怕惊扰了这份美景。
霞光洒在脚下的岩石层上,连原本灰褐色的石头都镀上了一层暖光,显得格外温柔,岩石的纹路在霞光的映照下,也变得更加清晰。葛薇葛岚举着相机,兴奋地围着岩石跑,追着晚霞的方向拍,一会儿蹲在地上拍岩石上的光影,一会儿又站起来拍天空的霞光,嘴里还时不时发出“哇”的惊叹,连之前一直念叨的“着急”都忘了,眼里只剩下眼前的美景。
我们其他人也停下脚步,静静地站在原地,看着眼前的晚霞,偶尔按下快门,记录下这难得的景色。杨海泽举着单反,不停地调整参数,想要拍出最好看的照片;寸寿生也掏出手机,拍了张晚霞的照片,默默存在了相册里;博恩博司则并肩站着,看着远处的夕阳,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直到霞光渐渐淡去,天空慢慢暗下来,从橘红变成了深紫,大家才恋恋不舍地收手,一步三回头地往车上走。
看完晚霞,车队重新启程,一路朝着隆都坡的方向开。天色越来越暗,窗外的风景渐渐模糊,只剩下路边路灯昏黄的光晕,只有车灯照亮前方的路,在黑暗中划出两道光带。车子在公路上平稳地行驶着,车厢里很安静,大家都靠在椅背上,有的在翻看白天拍的照片,有的则闭目养神,回味着刚才的晚霞。
等抵达隆都坡目的地时,天已经黑透了,远处的山影只剩下模糊的轮廓,只能看到黑漆漆的一片。约翰提前订好的民宿就在路边,是一栋两层小楼,外墙刷着米白色的漆,屋顶挂着几串小灯,暖黄的灯光从窗户里透出来,在漆黑的夜里显得格外温馨,像是在等着我们回家。
我们拎着随身的小行李下车,双脚踩在民宿门口的青石板上,发出轻微的声响。一天的奔波让大家都有些疲惫,眼睛里带着倦意,但脸上却带着看够风景的满足,没人抱怨一句累。大家互相招呼着,葛辰帮葛岚拎着包,韩亮韩轩搭着肩,脚步轻快地往民宿里走,只想赶紧安顿下来,好好歇一歇,洗个热水澡,睡个好觉,迎接接下来在隆都坡的行程。
(dAY·4,完)
时间:2007年4月18日。
蒙兰市,隆都坡,dAY·5。
隆都坡的清晨带着山间特有的凉意,山雾还没完全散开,像一层薄纱裹着远处的青山。阳光透过民宿的木窗,在铺着木地板的大堂里投下细碎的光斑,空气中飘着民宿老板娘煮的米粥香。我们陆续从房间里出来,葛薇葛岚揉着惺忪的眼睛走在最前,头发还带着点刚睡醒的凌乱,发梢微微翘着;葛辰葛宇已经收拾利索,穿着干净的运动服,正坐在大堂角落的长椅上等着,手里拿着手机,不知道在聊什么;韩亮韩轩打着哈欠,脚步拖沓,手里还攥着昨晚没吃完的奶油小点心,时不时往嘴里塞一口;我和王思宁靠在前台旁,对着手机屏幕核对完今天的简易行程,把重点记在便签纸上;杨海泽、寸寿生和博恩博司也陆续下楼,杨海泽背着他的相机包,寸寿生双手插兜,博恩博司则并肩走着,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点晨起的慵懒,眼底却藏着对新一天行程的期待。
算下来,今天已是我们外出的第五天,距离整个行程结束还有二十二天——前路还长,还有不少风景没看,可眼下隆都坡的晨光、空气中的草木香,已经足够让人心情轻快,暂时把往后的行程抛在脑后。
大家刚在大堂中央凑齐,民宿门口就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是约翰。他拎着一个深蓝色的帆布包,脚步轻快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贯的爽朗笑意。他径直走到我面前,把帆布包往旁边的实木桌子上一放,发出轻微的“咚”声,开口道:
“风生,今天不赶远路,给你们安排了点轻松的项目——上午去山脚下的星月湖体验皮划艇,那湖风景好,水也稳,适合你们玩;下午再去后山坐索道缆车,那缆车是新建的,从上面能看到整个隆都坡的山景,连远处的稻田和村落都能看见,视野特别好。”
我点了点头,转头扫了眼身后的众人,大家都竖着耳朵听着,眼里的期待更浓了。隆都坡的清晨还浸着山雾的凉,阳光刚漫过民宿的屋檐,给木屋顶镀上一层金边,我们就陆续从房间里出来了。葛薇葛岚顶着一头刚睡醒的乱发,一边揉眼睛一边往大堂走,嘴里还小声嘀咕着“湖边会不会有露水”;葛辰葛宇早已收拾妥当,坐在长椅上低头聊着什么,大概是在说皮划艇要怎么划;韩亮韩轩叼着昨晚剩下的巧克力小饼干,含糊不清地打着哈欠,跟在后面慢吞吞地走;我和王思宁刚对着手机理完今天的大致方向,把行程在群里发了一遍;杨海泽、寸寿生和博恩博司也背着包下了楼,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点晨起的慵懒,却又透着对新行程的盼头。
约翰刚进门,我就转头看向他,顺着他的话往下接:
“这样正好,不赶时间,能好好玩一会儿。那咱们现在就出发,直接去皮划艇俱乐部——我记得之前你提过一嘴,皮划艇得在湖上滑两个半小时对吧?”
见他点头,我又转过身,对着围过来的众人补充道:
“划完皮划艇,咱们就去后山坐缆车,从上面好好看看隆都坡的全景,拍点照片。等玩完缆车,顺路去附近的便民市场买些火锅食材,肥牛卷、丸子、青菜都买点,下午早点回民宿,正好凑在一起吃顿热乎的火锅,暖和暖和,怎么样?”
我话音刚落,大堂里瞬间热闹起来,所有人都笑着点头同意。葛薇葛岚眼睛一亮,立刻放下揉眼睛的手,拍着手雀跃地说:
“好啊好啊!终于能吃火锅了,我想吃虾滑和金针菇!”
韩亮韩轩更是兴奋,韩亮一下子跳起来,嚷嚷着:
“要吃肥牛卷!得多买几盒,我能吃两盒!还有午餐肉,不能少!”
韩轩在旁边附和:“对,还要买宽粉,煮在火锅里超好吃!”
葛辰葛宇也笑着应下,葛辰开口:“挺好的,玩了一上午,吃顿火锅正好歇脚。”
连话少的杨海泽和寸寿生都微微点头,杨海泽轻声说“可以”,寸寿生也跟着“嗯”了一声,显然对这安排很满意。
约翰见大家都同意,笑着拍了拍手,声音洪亮地说:
“火锅的事你们就别操心了!食材采购我去办,你们玩开心就行;回民宿后的锅具、炭火、调料这些,我也提前跟老板娘打好招呼了,保准让你们下午一回来就能直接开火,吃顿热乎的!”
大家没再耽搁,转身各自回房间拎上随身的小背包。葛薇葛岚特意找了个透明的防水袋,把相机和手机仔仔细细装进去,拉好拉链,还试了试漏不漏水;韩亮韩轩揣上了几包牛肉味的小零食,生怕划艇时饿了,韩亮还往兜里塞了两罐饮料;葛辰葛宇拿了件薄外套,怕湖边风大;我和王思宁带了纸巾和湿巾,杨海泽把相机包的背带紧了紧,寸寿生和博恩博司则简单带了点水。
收拾妥当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停车场走,脚步声在民宿的小路上响成一片。三辆车依次发动,引擎声打破了山间的宁静,顺着隆都坡蜿蜒的山路,往山脚下的皮划艇俱乐部开去。
车子停稳时,俱乐部的蓝色招牌已经映入眼帘,上面写着“星月湖皮划艇俱乐部”,字体旁边还画了个小皮划艇的图案。湖边的木质码头上,整齐地停着一排色彩鲜亮的皮划艇,红的、黄的、蓝的、绿的,像一串彩色的珠子;水面上还飘着几艘无人的皮划艇,随着水波漾着浅浅的波纹,远处的青山倒映在湖里,水天一色,好看得很。
俱乐部的教练走过来,手里拿着救生衣,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件,然后站在码头边,简单讲解了划桨的动作和安全注意事项:“划桨的时候,双手要稳住,往前划的时候用力,回桨的时候轻一点,别溅到自己;两个人要配合好,节奏一致,船才不会歪;要是累了就停在湖中心歇会儿,别往湖深处划,注意安全。”
等我们都穿好救生衣,便按照之前定好的分组,两两凑对。我和王思宁拎着船桨,走向一艘蓝色的皮划艇,船身很轻,上面还印着白色的波浪纹;韩亮韩轩抢了艘橙红色的,韩亮拍着船身得意地喊:
“这艘最亮!咱们就是湖面最靓的仔!”
韩轩在旁边笑:“你别划一半掉下去,那就成‘落水仔’了!”
杨海泽和寸寿生选了艘低调的绿色皮划艇,杨海泽扶着船边,对寸寿生说:“等会儿我划左边,你划右边,慢一点就行。”寸寿生点头“好”;博恩博司则挑了和他们背包同色的黑色皮划艇,兄弟俩不用说话,只是对视一眼,就知道该怎么配合;葛宇葛辰扶着一艘黄色的皮划艇,稳稳地坐了上去,葛宇对葛辰说:“我来掌控方向,你划桨就行,稳着点。”
最后葛薇葛岚小心翼翼地爬上一艘粉色的皮划艇,两人手忙脚乱地调整着座位,葛薇差点碰倒船桨,葛岚赶紧扶住,笑着说:
“慢点慢点,别还没划就翻船了!”
葛薇吐了吐舌头:“知道啦,咱们慢慢划,看看湖边的风景。”
两人眼里满是兴奋,不停地往湖里张望。
“准备好了吗?”我回头喊了一声,目光扫过每一组,见大家都坐稳妥了,救生衣也系好了,便率先和王思宁一起划动船桨。我喊了声“一、二”,两人同时用力,船桨划入水中,溅起细碎的水花,皮划艇缓缓向前,带着我们驶向湖中心。
其他人也陆续跟上,五颜六色的皮划艇在湖面上散开,像一朵朵彩色的花。韩亮韩轩划得最欢,韩亮故意往我们的船边划,溅起水花洒在船尾,笑着喊:
“风生哥,你看我们划得多快!”
王思宁笑着回:“别得意,等会儿没力气了,可没人拉你们!”
杨海泽和寸寿生配合得格外默契,船身平稳地往前,两人划一会儿就停下,杨海泽拿出相机,对着湖边的青山绿水拍照,寸寿生站在船尾,安静地看着远处的水鸟;博恩博司动作整齐划一,划桨的幅度、速度都一模一样,像是提前练过一样,船身笔直地往前,很快就超过了我们;葛宇葛辰稳稳地掌控着方向,葛宇时不时调整船头,让船朝着风景好的地方划,葛辰一边划一边说:“前面有片芦苇,去那边看看。”
葛薇葛岚则一边划一边笑,两人划得慢,时不时停下来指着湖边的野花讨论,看到我们在远处,还对着我们挥手,葛薇大声喊:
“风生哥!这里的水好清啊,能看到鱼!”
湖面上传来阵阵笑声,伴着船桨划水的“哗啦”声、大家的交谈声,还有远处水鸟的鸣叫声,热闹得很,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光滑的。
就这样,湖面上的笑声和划水声渐渐淡了,两个半小时的皮划艇体验很快就到了时间。教练在码头边挥着旗子喊我们回去,我率先带着王思宁往岸边划,其他人也陆续调转船头,朝着码头聚拢。
韩亮韩轩意犹未尽,划到岸边还故意溅了博恩博司一身水,惹得博司笑着伸手拍了他一下;葛薇葛岚慢慢悠悠地靠岸,手里还攥着片从湖边摘的芦苇叶;我们几人也陆续上岸,大家都有些累,却满脸笑意。没多耽搁,各自脱下救生衣还给教练,收拾好随身的背包——葛薇葛岚赶紧检查防水袋里的手机相机,见没湿才松了口气;韩亮韩轩擦了擦脸上的水珠,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俱乐部里的餐厅走。
餐厅就临着湖,点的菜也多是湖鲜,清蒸鱼、红烧鱼块、炸鱼丸,每一道都透着湖鱼的鲜嫩,配上几盘爽口的青菜,大家吃得格外香。韩亮韩轩一人啃了大半条鱼,嚷嚷着“比城里的鱼好吃多了”;葛薇葛岚喜欢吃鱼丸,你一个我一个,吃得不亦乐乎。
吃饱喝足,我们驱车前往后山的索道缆车点。车子停稳,远远就看到红色的缆车顺着索道缓缓往上爬,像一串挂在山间的小灯笼。买好票后,我们依次排队上车,缆车缓缓启动,慢慢往山顶升——窗外的风景越来越开阔,隆都坡的青山、稻田、村落尽收眼底,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草木的清香。葛薇葛岚扒着车窗,不停地拍照,嘴里发出阵阵惊叹;杨海泽也举着相机,对着远处的山景拍个不停。
到了山顶,才发现上面藏着不少小项目:有挂在树梢的吊桥,有能俯瞰全景的观景台,还有卖小吃的小摊子。大家散开各自玩着,韩亮韩轩跑去走吊桥,吓得葛薇葛岚直喊“慢点”;我和王思宁走到观景台,看着远处的云海;博恩博司在小吃摊买了几串烤红薯,分给大家暖手。
玩了约莫一个小时,我看了眼手机,朝着众人喊:“大家注意下时间,下午四点半左右咱们就下山,别耽搁了——早点回去,还能赶上吃热乎的火锅呢。”
这话一出,正玩得兴起的众人纷纷应下,葛薇葛岚赶紧拍了最后一张山顶全景,韩亮韩轩也从吊桥上跑了回来,生怕错过了心心念念的火锅。
【第102章(下),完】
喜欢运城系列2,案件大全集03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运城系列2,案件大全集03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