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帐篷内,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小张躺在病床上,浑身接满了监测设备,生命体征如风中残烛般微弱。帐篷外,林闻溪和团队正在争分夺秒地分析从“鹰巢”实验室带出的样本和数据。
“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急剧下降,”顾静昭看着最新的检测报告,脸色苍白,“血小板也在减少,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征兆。”
林闻溪凝视着显微镜下的血液样本,那里面的景象令人心惊:一种未知的微生物正在快速繁殖,攻击着健康的血细胞,同时释放出某种物质干扰凝血机制。
“这不是普通的生物制剂,”他沉声道,“这是一种智能化的生物武器,能够根据宿主的生理状态调整攻击策略。”
帐篷中央的桌子上,摆放着从小张防护服上取下的采样容器和那台受损的相机。技术团队正在尝试修复存储设备,提取其中的影像资料。
“存储卡受损严重,”技术员小李额头冒汗,“但核心数据可能还能恢复,需要时间。”
时间恰恰是他们最缺少的。小张的状况每小时都在恶化,常规治疗方法完全无效。更令人担忧的是,两位在处理样本时防护出现微小漏洞的队员也开始出现轻微症状。
“我们必须破解这种制剂的密码,”林闻溪决然道,“只有了解它的作用机制,才能找到对抗方法。”
团队分成两组:一组继续全力救治小张和受影响队员;另一组则集中分析样本和数据。
分析工作异常艰难。这种生物制剂的结构复杂程度超乎想象,仿佛不是自然进化产物,而是精心设计的杀人机器。
“看这个蛋白质结构,”伊万诺夫指着电子显微镜图像,“这种折叠方式在自然界中从未见过,显然是人工设计的。”
更令人不安的是,他们在制剂中发现了一种奇特的核酸序列,不像dNA也不像RNA,而是一种完全陌生的大分子结构。
“这可能是控制制剂行为的关键,”林闻溪沉思道,“就像计算机程序一样,指导它如何攻击和变异。”
就在这时,技术组传来好消息:相机的存储卡部分数据恢复成功!虽然大部分影像损坏,但几张关键照片和一段短视频被抢救出来。
所有人立即围到电脑前。照片显示的是实验室内部的景象:整齐排列的培养罐、复杂的控制设备、以及...人体实验区域的恐怖场景。
但最令人震惊的是一张特写照片,上面是一个显示屏,显示着某种分子结构图和数据流。
“放大!增强清晰度!”林闻溪急切地说。
当图像被处理后,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屏幕上显示的是这种生物武器的设计蓝图!包括其基因序列、攻击机制、甚至还有“开关”序列!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钥匙!”林闻溪激动地说,“如果这个‘开关’序列是真的,我们或许能研制出抑制甚至逆转其活性的药物!”
基于这一发现,团队立即调整研究方向。他们开始尝试合成这种“开关”序列,测试其对抗制剂的效果。
然而,合成过程异常艰难。这种陌生的大分子结构极其不稳定,很容易在合成过程中降解。
“需要低温、无氧环境,”小李分析道,“而且合成效率极低,可能来不及...”
小张的状况已经到了危急关头。监测设备不断发出警报,他的多个器官开始衰竭。
“没有时间了,”顾静昭含泪道,“常规治疗完全无效,他可能撑不过今晚。”
帐篷内一片死寂。他们找到了希望的钥匙,却可能没有时间使用它。
就在这时,林闻溪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直接用未纯化的合成产物进行试验!虽然风险极大,但这是唯一的机会。”
这是一个医学伦理的灰色地带。使用未经验证、未纯化的实验性药物治疗危重病人,风险极高甚至可能加速死亡。
但小张本人如果在清醒状态下,一定会同意这个决定。作为科研人员,他明白冒险的价值。
在获得上级紧急批准后,第一剂实验性药物被注入小张体内。所有人屏息凝神,注视着监测设备上的每一个数字变化。
最初的半小时没有任何变化,甚至有些指标还在恶化。失望的情绪开始蔓延。
然而,一小时后,奇迹发生了:小张的白细胞计数开始缓慢回升,凝血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
“有效!药物起效了!”顾静昭激动地喊道。
帐篷内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声。他们赌对了!
随着药物持续输注,小张的状况稳步改善。虽然仍未恢复意识,但最危险的阶段已经过去。
“但这只是暂时控制,”林闻溪谨慎地提醒,“制剂还在变异,药物需要不断调整。”
基于获得的基因序列数据,团队开始深入研究这种生物武器的工作原理。结果令人心惊:它不仅能够攻击人体,还能根据环境条件自主进化,甚至与其他微生物交换遗传物质!
“这是一种能够学习的生物武器,”伊万诺夫震惊地说,“它的危险程度远超我们想象。”
更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另一个可怕的事实:这种制剂中嵌有一段特殊的“标记序列”,能够识别特定基因特征,实现针对性攻击。
“它能够区分不同人种,”林闻溪声音沉重,“这完全违反了所有战争伦理和医学道德!”
这一发现让所有人不寒而栗。这意味着日军不仅在开发生物武器,还在开发能够针对特定人群的种族生物武器!
数据恢复工作继续取得进展。另一段视频显示,实验室中还有更高级的研究正在进行:试图使这种制剂能够通过空气传播,并具有更长的潜伏期。
“他们的目标是制造一场悄无声息的大规模疫情,”老王愤慨地说,“等到发现时已经无法控制。”
这些关键数据的获得,虽然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价值无可估量。它不仅为救治小张提供了可能,更揭示了日军生物战计划的全貌和其极端危险性。
深夜,当小张终于恢复意识时,第一句话就是:“数据...拿到了吗?”
得知数据已经安全获得并正在发挥作用,他虚弱地笑了:“那就好...值得...”
这一刻,所有艰难险阻都显得值得。他们不仅救回了战友,更获得了阻止更大灾难的关键信息。
基于这些数据,团队开始研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同时,将这些情报紧急报送上级和盟国,揭露日军生物战计划的极端危险性。
“这些数据必须让全世界知道,”林闻溪在加密通讯中说,“这是对人类良知的挑战,必须得到国际社会的共同回应。”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将数据全文发送时,发现日军的电子战部队正在试图干扰通讯,显然已经意识到数据失窃。
又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开始了。技术团队必须赶在通讯被完全切断前,将关键数据发送出去。
“启用最高级别加密协议,多频道同时发送!”林闻溪命令道,“确保至少有一条通道成功!”
在电子战的背景下,数据包如同穿越枪林弹雨的信鸽,向着远方飞去。每一个成功发送的确认信号,都让团队欢欣鼓舞。
当最后一批数据成功发送后,基地周围的电子干扰突然达到顶峰,所有通讯完全中断。
“正好赶上,”小李长舒一口气,“再晚五分钟就全完了。”
虽然与外界暂时失联,但他们已经完成了最关键的任务。这些用生命换来的数据正在飞向需要它们的地方,将成为揭露罪行、阻止灾难的关键证据。
帐篷内,小张的状况持续好转,已经开始能够进食和简单交流。他详细描述了实验室内部的情况,补充了数据的细节。
“最可怕的是,”小张虚弱但清晰地说,“他们已经在训练这种制剂识别特定军服和装备,实现针对军队的攻击。”
这一信息让所有人脊背发凉。生物武器已经够可怕了,能够区分军民的有针对性生物武器更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底线。
“我们必须加快疫苗和特效药的研发,”林闻溪决然道,“同时准备应对可能已经投放的制剂。”
基于获得的数据,团队开始了全天候的研发工作。实验室的灯光彻夜通明,每个人都在为了阻止这场可能到来的灾难而奋斗。
关键数据险中得,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利用这些数据保护人民、制止罪行,是摆在团队面前的更大课题。
黎明时分,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帐篷时,林闻溪站在山顶,望向远方。手中握着的是一份刚刚完成的初步分析报告,里面记录的真相足以震惊世界。
远山依旧沉默,延河依旧流淌,但世界已经因为昨夜的努力而悄然改变。在这场科学与恶魔的较量中,关键的数据已经获得,但真正的战斗,现在才刚刚开始......
《针途》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针途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针途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