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落在陈浩额头上,他抬手抹了一把,顺手蹭到裤子上。头顶的防水布微微颤动,又一滴水滑下来,砸在脚边的铁皮桶里,发出“叮”的一声。
灯还亮着。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饼干包装纸,皱成一团,指节发白。然后慢慢松开,纸团滚进掌心,又被甩了出去,飞进角落的回收箱,没中,掉在旁边。
“这布补得不行。”他说,“但能撑住就是本事。”
没人接话。
卡尔靠着墙,腿伸直,右臂搭在膝盖上,眼睛闭着,像是睡了。苏珊坐在监控台前的椅子上,本子摊开,笔夹在耳朵后面。娜娜站在终端旁,屏幕亮着,数据一条条往上滚。
陈浩清了清嗓子:“咱们刚才拼死拼活干了两天,总得知道哪些事做对了,不然下次还得这么狼狈。”
苏珊抬头:“你想开会?”
“不算会。”陈浩摆手,“就是聊聊。反正现在有电,灯也亮了,总不能接着搬废铁。”
卡尔睁开一只眼:“聊完了就能让屋顶不漏水?”
“不能。”陈浩说,“但下次台风来之前,我们能把屋顶换成铁皮加铆钉,而不是拿塑料布往上糊。”
娜娜接口:“建议启动灾后复盘流程。已调取本次防御行动全部记录,包括施工时间、材料使用、结构损伤点与气象变化节点。”
她顿了一下:“共采集有效数据一千七百二十三条,可生成对比分析报告。”
“你看,”陈浩指着娜娜,“机器人说了,咱们不是瞎忙。”
苏珊翻开本子:“那你先说,你觉得哪一步最关键?”
“加固发电机房。”陈浩脱口而出,“那玩意要是泡了,咱们现在还在用手摇发电,连灯都点不着。”
“我同意。”苏珊点头,“防水墙虽然塌了一段,但挡住了前三小时的洪水峰值,给了我们抢修的时间。”
“还有排水沟。”卡尔坐直了些,“那天晚上差点被泥堵死,要不是抽水泵及时上,水早就灌进主控室了。”
“无人机发现了两个隐蔽堵塞点。”娜娜补充,“清理效率因此提升百分之三十九。”
陈浩笑了一声:“你连这个都算出来了?”
“我的工作是记住所有事。”娜娜说,“包括你们谁偷喝了备用罐头里的糖水。”
“那不是我。”陈浩立刻举手,“是卡尔。”
卡尔翻白眼:“你放屁。”
“别吵。”苏珊打断,“问题是,这些事我们是不是每次都得靠临时想办法?有没有可能提前准备好?”
“你是说……我们运气不错?”陈浩问。
“不止是运气。”她说,“第一次地震,我们连应急包在哪都不知道。第二次滑坡,通信系统直接瘫痪。这次台风,至少我们提前知道了,还能组织起来干活。”
“进步是有的。”陈浩承认,“以前我看见螺丝刀都想躺下睡觉,现在能自己装一个接线盒了——虽然最后还是娜娜帮我改的。”
“你的动手意愿提升了百分之二百一十四。”娜娜说。
“你看,连机器人都看出来了。”
卡尔摇头:“可我们还是只有四个人。再怎么准备,碰上更大的风,照样扛不住。”
“没人说要一个人扛。”陈浩看着他,“但我们四个加起来,就有办法。”
“什么办法?”
“总结经验。”陈浩站起来,走到监控台前,“比如这次,我们知道台风前六十小时必须完成加固;发电机房要优先防水;排水系统得提前清一遍;屋顶结构热胀冷缩会影响安装精度——这些都不是猜的,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娜娜调出一张图表:“对比三次灾害应对情况。第一次地震,人员受伤风险为百分之八十三;第二次滑坡,降至百分之五十六;本次台风,关键区域生存概率达到百分之六十八。”
“也就是说,”苏珊说,“我们在变强。”
“不是变强。”陈浩纠正,“是变聪明了。以前是被打懵了才反应,现在是还没打就想着怎么躲。”
“那以后呢?”卡尔问,“我们就一直等着下一个灾难?”
“不。”陈浩说,“我们要让基地变得更难被打垮。”
“具体点。”
“物资多存一点,路线多备一条,房子多加一层防。”陈浩拍了下桌子,“以后所有事,先问一句:这事能不能提高我们的生存冗余度?能,就干;不能,往后排。”
“‘生存冗余度’?”苏珊念了一遍,“你还真学会用词了。”
“娜娜教的。”陈浩耸肩,“她说我不学新词,知识库白搭。”
娜娜:“确实如此。”
卡尔沉默了一会儿:“所以你是想,把每一次挨揍的经验,都变成下一次防揍的招数?”
“差不多。”陈浩点头,“我们不可能预知所有事,但我们可以记住做过的事。”
“我建议建立灾害响应档案库。”娜娜说,“将每次应对过程按时间线归档,标注决策节点、资源消耗与结果反馈。未来可作为参考模板自动调用。”
“听起来像写作业。”卡尔皱眉。
“就是写作业。”陈浩笑,“而且老师还是个不留情面的机器人。”
“我会定期检查完成情况。”娜娜平静地说。
苏珊合上本子,轻轻放在桌上:“如果真能这样,也许我们不用每次都拼到最后一刻。”
“那就从现在开始。”陈浩抓起笔,在墙上贴的一张纸上写下几个字:**台风应对总结**。
下面列了几条:
1. 提前六十小时进入防御状态
2. 发电机房优先防水,沙袋+导流渠组合有效
3. 屋顶加固需考虑金属热胀冷缩,预留调节空间
4. 排水系统必须无人机巡检,人工易遗漏
5. 人员轮换节奏控制在两小时一轮,避免体力透支
他写完,退后一步:“以后每遇到一次事,就加一条。等我们老了,说不定能出本书,《如何在末日活得久一点》。”
“书名太长。”卡尔说,“不如叫《别等塌了才修》。”
“也行。”陈浩笑,“副标题:一个胖子和他的机器人老师的生存笔记。”
苏珊嘴角动了动:“你确定有人会看?”
“没人看也得写。”陈浩把笔插回耳朵,“不然忘了怎么办?我又不是机器人,记不住那么多。”
“我可以帮你记住。”娜娜说。
“我知道。”陈浩看着她,“但我也得努力记住。不然哪天你坏了,我就只能抱着饼干包装纸发呆了。”
空气安静了一下。
然后卡尔笑了声:“你真丧。”
“不是丧。”陈浩坐回监控台边缘,“是清醒。我们没救世主,没外星舰队,也没有隐藏基地等着开门。只有这个破地方,和三个愿意一起修屋顶的人。”
他顿了顿:“这就够了。”
娜娜已经开始录入数据。屏幕上跳出新文件夹,命名为:**生存策略v3.0**。
下方子目录自动生成:
- 地震响应记录
- 滑坡处置流程
- 台风防御复盘
苏珊揉了揉太阳穴,肩膀终于松了下来。她把本子合紧,手指在封面上敲了两下,放到了桌角。
卡尔没再说话。他靠在墙边,眼睛又闭上了,但呼吸比之前平稳。右臂还搭在膝盖上,姿势没变,只是整个人看起来轻了一些。
灯光稳定地亮着。
陈浩抬头看了眼天花板上的防水布。那里有个明显的鼓包,边缘翘起,雨水正慢慢积聚。他知道迟早会漏。
但他没动。
他知道明天还得修屋顶。
也知道修完之后,还会再来风,来雨,来他们没见过的麻烦。
但现在,他们有了记录,有了讨论,有了下一次能做得更好的理由。
他伸手摸了摸口袋,那块受潮的饼干已经不在了。
只有一张皱巴巴的包装纸,刚才被他扔进了回收箱。
他没再找。
喜欢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