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关伯父放心。\"
\"此事侄儿确有把握。\"
计议既定。
以下为
荆州话题结束后,帐内气氛轻松不少。
关羽与庞统接连向诸葛川询问荆襄要务,诸葛川皆从容应答。谈话间,诸葛川转述了张松对**的密报,听得**按剑而起,几欲即刻返回成都。
然思及即将展开的讨伐张鲁之战,**终究强压冲动。毕竟此战乃实打实的军功——已有迎驾之功的**,怎会拒绝再添一笔征讨之功?
可惜诸葛川未能察觉**心思,否则定要慨叹:\"前有凤雏献策,后有孝直谋划,昭烈麾下谋士们,可真是较着劲立功啊!\"
......
凉州金城,一日后。
急促的马蹄声惊破官署寂静。接到线报的马超龙行虎步踏入府衙,鎏金铠甲与花岗石地面碰撞出铿锵回响。
\"既称伯治信使,凭证何在?\"
端坐主位的马超如鹰隼盯视堂下富商,虎目映着西域长刀寒光。左右两侧分列着别驾苏权、长史姜囧,以及刚平定河西归来的族弟马岱。
\"禀将军!\"
商人连忙奉上牛皮信匣,匣口火漆封印完好如初。
\"诸葛先生嘱托:此信阅后,自见分晓。\"
马超二指挑开封缄时,侍从已引商人退出厅堂。西域风沙卷着信纸簌簌作响,金城落日将堂柱斜影拉得老长。
**
商人收起笑容,恭敬地退了出去。
待商人离开,马超迅速撕开信封一角,取出信纸。
他一眼认出纸上诸葛川的字迹——除了他,没人会写这样的字。
诸葛川的字体与众不同,既非当世流行的飞白体,也非汉篆,而是自创的楷体。
纸上的方正字迹,马超再熟悉不过。
他仔细读完信的内容,缓缓放下信纸,轻叹一声。
“伯治倒真是送了我一份惊喜!”他笑道,“当初在关中对峙曹操时,我还对他说,想让我归顺刘备,先拿下西川再说。”
“没想到……”
“如今刘备不仅擒获刘璋,掌控西川,还想顺势攻取汉中!”
“这般气魄,当真令人佩服。”
马超赞叹一番,随后将信递给别驾苏权。
“你们三个也看看。”他说道,“诸葛川在信中提到,希望我出兵佯攻阳平关,助他取汉中。这忙……”
“你们觉得,我帮还是不帮?”
马超的话让苏权、姜囧和马岱三人略感意外。
三人传阅完信后,谁都没有表态——他们从马超的语气中听出了他的倾向。
以马超的性格,即便他们反对,他也未必会听。
见三人沉默,马超满意地笑了。
“好!”他朗声道,“看来你们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就这么定了!\"
\"即刻调集五万精兵挥师阳平关!\"
\"伯治不是要夺汉中吗?我马超定要助他一臂之力!\"
\"不仅要帮...\"
\"本将还要与阳平关守军正面交锋,先破阳平,再取汉中全境!!!\"
\"呵呵!\"
马超朗声笑道:\"真想亲眼看看伯治到时候的表情!\"
\"他想让我归顺刘备?先问问我西凉铁骑答不答应!\"
马超心中早有盘算。
此言一出,苏权、姜囧、马岱三人都被震住了。
佯攻变主攻?
这...
是否妥当?
但不得不承认,三人都被马超的豪气所感染。
仔细思量后。
他们发现这个计划确有可行之处。
毕竟。
张鲁不仅要应对他们,还要抵挡南面诸葛川的大军。
待汉中军与诸葛川部交战之时,正是西凉军趁虚而入的绝佳时机!
......
当日。
五万西凉铁骑自金城浩荡出发。
马超命马岱留守金城,亲率大军直扑阳平关。
军威之盛。
举目远望。
但见烟尘蔽日,铁甲方阵如滚滚黑潮,向凉州与汉中交界的武都郡席卷而去。
万马奔腾中。
西凉铁骑向汉中露出了锋利的獠牙。
而此时。
身处汉中南郑的张鲁,对此浑然不觉。
第二百零七回 儒生诡谋诸葛川 汉水饮马关云长
七月初五,葭萌关头。
自诸葛川与关、庞诸将共议征伐汉中三日后,暮色渐沉。巡城校尉张苞步履匆匆闯入诸葛川所居庭院,见其正习射术,当即高呼:\"伯治!城外侦骑来报,张卫所部正拔营撤退!\"
张苞夺过雕弓掷于地,竟将诸葛川拦腰抱起。\"早备归程,不想张卫当真退兵!足见伯治料事如神,定是孟起将军已出奇兵!\"
诸葛川挣开怀抱,掸衣哂道:\"兴国若再这般孟浪,休怪某向张将军进言,道你与郭伯济有断袖之嫌。\"张苞闻言暴退三步,赤面争辩:\"休得胡言!某与伯济清清白白!\"
话音未落,关平踏月而来。\"二位在此作甚?速赴府衙议事。\"目光在二人间略作停留,\"君侯召见,想必为进兵汉中之策。\"
关平获悉张卫撤兵的情报几乎与张苞同步,两人收到军报仅相隔须臾。
诸葛川闻言微微点头应承。
\"稍候。\"
\"容某更衣后便前往议事厅。\"
\"总不好汗流浃背面见云长将军。\"
说话间俯身拾起张苞弃置的角弓,归置妥当后更衣束发。
未及燃尽半柱香。
他已换上素白长衫,甚至用井水净了面庞。
\"启程罢。\"
\"莫令将军久候。\"
当焕然一新的诸葛川再现身时,张苞瞪圆双眼:\"伯治这般迅捷?\"
\"某连盏茶都未晾温,好歹容我饮完...\"
不待说完便见对方甩袖转身。
\"哦?莫非还要某沐身相候?\"
\"呵。\"
\"你敢迟误军议,某可担待不起。\"
\"定国,先行。留他自在此处品茗。\"
张苞闻言慌忙捧起茶盏,滚烫的茶水直灌喉中:\"烫!烫!\"
\"嘶——\"
\"二位等等愚弟!\"
不多时。
三人联袂而至议事大堂。
入内方觉已是末席。
堂上。
羽冠青袍的关羽与诸将早列席等候。
\"路上兴国突发状况,故而来迟,还望将军海涵。\"
诸葛川浅笑致歉,眉宇间不见半点惶愧。
张苞:\"?!\"
关平一阵无言。
张苞满脸难以置信。
这人真是自己兄弟?
先前郭淮之事,诸葛川拿他当棋子使唤,如今更是肆无忌惮,直接推他出来挡刀。
他偷瞄诸葛川神色。
这一看,张苞心里更堵了——伯治这家伙说起谎来面不改色。
衣冠禽兽!简直是衣冠禽兽!
主座之上,关羽听完诸葛川解释,微微颔首。
待三人入座,他沉声开口:\"城外探马急报。\"
\"北面张卫部汉中军准备撤了。\"
\"若非汉中生变,关某想不出他们无故退兵的理由。\"
\"依某之见——\"
\"正如伯治此前预料,马超已出兵阳平关,且兵力雄厚。\"
\"否则张鲁只需从别处调兵增援,何至于连张卫这支驻守葭萌关北的部队都要调回?\"
这番分析引得众人纷纷点头。
\"因此!\"
关羽深吸一口气,决然道:\"本将决议即刻回师成都。\"
\"明日拂晓,全军进发汉中!\"
\"定要联合马超,一举擒杀张鲁。\"
说着环视庞统、**、诸葛川、张任、陈到等人。
\"士元、孝直、伯治、子辅、叔至,诸位意下如何?\"
\"可行。\"
**率先回应:\"但为探明敌军虚实,建议持续监视张卫部动向。\"
\"以防敌人使诈。\"
\"孝直所言极是。\"关羽采纳了他的建议。
庞统沉思片刻道:\"关将军,若敌军确已撤离,我军不必等到天明——今夜便可直取南郑。\"
**
“越早出兵,越能快速平定张鲁。”
庞统的提议在原有基础上做了调整,关键在于出其不意。
关羽有些意外庞统会如此“激进”,但略作思考后,他点头道:“可行!”
“无论是拂晓行军,还是深夜行军,差别不大。”
“最多让炊事营提前半夜生火做饭。”
“伯治,你呢?可还有建议?”
关羽看向一直沉默的诸葛川。这个侄儿突然安静下来,反倒让他不太习惯。
“关伯父!”
“对于法伯父与庞叔父的提议,川儿并无异议。”
“川儿想请示的是,能否拨给我三千兵马及三千套汉中军装备。”
“川儿打算三更时分先行出发!”
此话一出,众人皆露惊色。
“出发?”
“出发?!”
……
** 和庞统投来疑惑的目光,关羽同样不解地望着诸葛川,等待他的解释。
“不错,正是出发!”
“不过,并非与诸位同赴南郑,而是伪装成张卫援军,尾随其后,直向阳平关。”
“南郑城中的张鲁,交给诸位足矣。”
“川儿想去阳平关走一遭。”
“若有可能,还请关伯父将兴国、定国二人调派给侄儿!”
** 与庞统稍加思索,立即明白了他的意图。
“伯治,你这是防着马超?” ** 问道。
诸葛川先点头,随后又摇头:“算是,但也不全是。”
“马孟起性情高傲,行事冲动,川儿担心他会将佯攻转为实攻。”
“若真如此……”
“若攻下阳平关,以马超桀骜急躁的性子,定会挥师南下与我等争锋。”
“呵呵!”
“为防此事发生……”
“我以为,趁马超与汉中守军交战时,奇袭夺取阳平关最为妥当。”
“如此可将西凉军拦在汉中外。”
“此事由我出面最合适。”
“虽会让马孟起颜面有损,但还不至于为一座关城与我等反目。”
诸葛川这番话,让在场众人不禁为马超感到同情。
请马超共伐汉中的是诸葛川。
处处提防马超的也是诸葛川。
不知马超看到阳平关上的诸葛川时,会作何感想。
“既如此!”
“伯治你带定国、兴国同往阳平关,你们与他相熟。”
“葭萌关这边……”
“叔至,后半夜我等率军离开后,留七千兵马与你镇守。”
陈到郑重领命。
……
三更时分。
诸葛川率领三千“汉中军”悄然出关,没入夜色。
行进途中。
张苞抱怨道:“伯治,你想去阳平关带定国便是。”
“何必拉上我!”
“去阳平关能有什么功劳?”
“我还想随关伯父杀入南郑,活捉张鲁呢!”
关平冷冷瞥了张苞一眼。
若不是多年兄弟,真想给他一鞭子。
听听这说的什么话?
好像他关定国就不想立大功似的!
喜欢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