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童叟

首页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扼元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神三群聊:三国我在明末修仙我,孙山,科举奋斗在沙俄策行三国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重生之极品姑爷刚穿越就被四百斤的女人退婚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童叟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全文阅读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txt下载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9章 汉中新政(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刘长明从洛阳返回后并没有直接去成都,而是留在了汉中,因为刘长明新政的推行在益州实在是太难推行下去了,当地的士族、豪门掣肘太大,所以刘长明只能将目光放在汉中了,他深知,此刻能说动曹丕,是因为曹魏的实力远胜蜀汉,曹丕有信心灭了孙权后再灭刘备,毕竟天下一多半的人口和地盘都在曹魏手里,若是就这样默默拼发育的话,国力只会被越甩越大,所以刘长明知道,必须要推行新政,谋求发展啊!

公元223年春,汉中郡南郑城。

刘长明站在南郑城头,羽扇轻摇,目光沉静地扫过这片沃土。益州的挫败感并未消失——那些盘根错节的豪族,如同蜀道上的顽石,死死抵住了他试图撬动旧格局的杠杆。刘备最终采纳了法正“先固本”的建议,将目光暂时从汉中收回,全力消化益州,调和内部。而汉中,这个意外完整接收的“飞地”,却意外地成为了刘长明施展抱负的新试验场。

“法孝直所言‘内忧未靖’确为至理,然益州之石太硬,强凿恐伤己身。”刘长明心中默念,“汉中,新附之地,旧有格局尚未如益州般板结,又无根深蒂固之豪族巨室,张鲁政权本质是政教合一,地方大族势力相对弱于益州,人口充盈,百业待兴……此乃天赐之机!”

刘长明带来汉中的最大财富,并非金银粮草,而是数百名在益州新政试点中培养、锤炼出来的年轻官吏。他们出身寒门或小吏,精通“新算符”与“格目法”,熟悉“分段协作”的工坊管理理念,甚至有一部分参与过土地清查的实践。这些人是刘长明“现代高中知识”在本土化实践后结出的第一批果实,如今被整体移植到了汉中。

刘长明迅速在南郑设立“汉中行辕”,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核心成员皆为其心腹及从益州带来的骨干。 特别成立“新法吏曹”,由一名深得刘长明信任、精通“格目法”的年轻主簿统领。其职责明确:推广新式记账、统计方法;监督新政试点;培养本地新法吏员。

“尔等首要之务,”刘长明对这群充满干劲的年轻人训示,“乃以最快速度,摸清汉中家底!户数、丁口、田亩,尤其官田、无主田、道观田、仓廪存粮、工坊匠户,务必精确!沿用益州‘格目’,一丝不苟!此乃施政之基,万勿懈怠!” 精确的数据统计,再次成为施政的先导。

汉中的丝绸业不如蜀地发达,但刘长明敏锐地发现了另一项优势资源:药材。秦巴山区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再加上华佗入蜀,培养了不少医师,药材正好能做大用。

刘长明将在益州蜀锦工坊取得成功的“分段协作”与“计件质核”制度直接引入南郑官营的织造坊和新建的“药材加工监”。

刘长明将缫丝、络丝、牵经、织造、练染等步骤细化分工,设立工头负责本段效率与质量,按合格品数量计酬。效率显着提升,虽产量规模尚不及成都,但质量稳定,成本降低。

药材加工监,这是重点。刘长明结合现代对中药炮制规范化的模糊认知,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1、标准化采收:派遣懂药的小吏指导药农,按季节、部位、品相要求采收,杜绝“竭泽而渔”和“良莠不分”。质量决定一切,若是一开始的药材就出了问题,也就没有什么后续了。

2、流水线净制:将药材的加工工艺分开,清洗、挑选、分等,由不同组完成,不但可以增加效率,还可以确保药材纯净度。

3、规范化炮制:对常用药材如当归、天麻、黄连的切制引入更锋利的特制刀具,要求厚薄均匀、炒制并控制火候时间、蒸制等工艺,制定明确标准。设立专门的“质验房”,抽检成品。加上抽检,就不怕有人以次充好了。

4、统一包装与储存: 使用统一尺寸的竹篾篓或陶罐,内置防潮纸,标注品名、产地、加工日期。建立干燥通风的标准化库房。

在多项措施的联合启动下,汉中官制药材很快以“品相佳、炮制精、药效稳”的口碑,通过商人行销至关中、陇右乃至荆州。价格虽略高,但深受医家和药铺信赖,成为汉中财政的重要新支柱。

“想不到这山野草木,经诸葛军师一摆弄,竟成了金疙瘩!”负责药材监的吏员感叹。药材的成功,有力地回击了益州反对派对新法“不切实际”的指责,也为刘长明赢得了汉中商民的支持。

对于汉中的教派,刘长明选择直面“五斗米道”,并采用尊重信仰,剥离特权,引导民生的方法。

五斗米道是汉中治理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刘长明深知,宗教力量根植于民众精神需求,简单打压只会适得其反。他采取的策略是:尊重信仰自由,剥离政治特权,引导服务于民生。

刘长明发布告示:“五斗米道,导人向善,其合法祭祷,官府不禁。然自今日起,道官不得干政,不得私设刑狱,不得强征钱粮,将‘义米’改为自愿捐献。道观田产,需依法登记,照章纳税。” 此令一出,既安抚了普通信众,使其信仰自由得以保障,又斩断了上层祭酒借宗教干预行政、敛财的特权根基。

当然,对于愿意合作的祭酒和地方有威望的道徒,也给予出路,部分熟悉地方事务、识文断字的祭酒,经考核可转为基层“乡老”、“里正”,负责教化、调解民事,纳入官府体系。鼓励道观利用其组织能力,参与官府组织的修桥铺路、义诊施药等公益活动,将“互助”精神引导向公共服务。选拔年轻、头脑灵活的道徒,进入“新法吏曹”学习或进入官营工坊,给予上升通道。

对与张鲁之弟张卫等死硬派及少数作恶多端、民愤极大的祭酒,如贪污“义米”、欺压百姓者,刘长明也毫不手软,依法惩办,没收非法所得充公。同时大力表彰那些配合官府、引导信众安心生产、遵纪守法的祭酒,给予官方认可和一定物质奖励。这就是所谓的恩威并施。

为了防止教派做大,刘长明还提供了道众替代性精神寄托。在官办学塾中,除了教授实用技能,刘长明也让人讲授一些符合儒家伦理和忠义思想的故事,并模糊地引入了“勤劳致富光荣”、“守法纳税是义务”等朴素的现代公民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一代。

对于土地改制,有了益州的教训,刘长明在汉中的土地政策更为务实和灵活。他前世深受教员影响,觉得教员是无比伟大之人,土地改革,让所有平民百姓都有田种,不仅可以收获民心,也能最大程度的改善民生,所以刘长明还是准备结合前世的一些想法,先把土地分给平民老百姓,不过这一次他先不动当地豪族的蛋糕,而是优先处理无主田与道观田,将张鲁政权逃亡官员、被惩处祭酒的土地以及部分过度集中的道观田产收归官有。同时清查隐匿的无主荒地。 将上述土地,优先授给战争中失去土地的本地农民、随军迁来的荆州军属以及部分表现良好的流民。颁发正式的官印田契,明确产权,实行“十五税一”的低税率,远低于过去给地主或道观的租子,并承诺“三年内不加赋”。获得土地的农民感激涕零,生产积极性高涨。

“诸葛军师给了咱活命的地,还给减税!这才是真菩萨!”农民们奔走相告。汉中的民心瞬间被蜀汉丞相收拢。

由于前期刘长明设立的农田赋税极,而汉中又是四战之地,必须保证军粮供应和快速动员能力。于是他抽调部分军队,尤其非战备状态的部队,在汉中盆地边缘和褒斜道、傥骆道等要隘附近,大规模开垦荒地,建立军屯点。士兵轮番耕作,收获归公仓。此举既减轻后勤压力,又使军队熟悉地形。

并且还招募无地流民和荆州迁来的百姓,组成民屯营,在官府组织下集体垦荒。官府提供种子、农具和初期口粮,收获后按比例分成,官三民七。屯民享受一定年限的赋税减免。民屯点亦成为潜在的兵源和基层动员单位。

至于屯田管理方面,刘长明引入“格目法”管理屯田账目,并尝试将“分段协作”思想用于大规模水利工程的修缮,如整修山河堰,由屯田军民分段包干,效率大增,有了水利工程的加持,农业发展得到了更大的助力,刘长明相信,不久的将来,汉中一定会是部队有力的后勤保障。

喜欢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有凰来兮之冷酷小神尊茅山升棺人青梅是个恋爱脑,非我不嫁怎么办穿书疯批反派豢养了男主萌娃修仙:我的姐姐是个老妖怪海贼:十二符咒,成为草帽团双皇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师弟西域情怀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活人禁忌霸道凌少的小妻子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王者:随便禁,禁的完算我输!伊庇鲁斯的鹰旗带着霸总去逃荒,我造反称王了!九霄天庭开局贝利亚从吞噬哥尔巴开始进化开局丧子,德妃她怒掀剧本人类天柱?别找我,不想当
经典收藏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重生之极品姑爷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在下九千岁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明末不求生重生之再造华夏我真不想当圣人啊!诸葛亮魂穿崇祯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请叫我威廉三世卫青传奇人生凤倾妆绛色大宋大庆风云录江山名士相府毒千金大航海之重生主宰苏丹的新月
最近更新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穿越大唐成小道士我长生不死愁啊日曜南明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寒甲御天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这个师爷很科学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玄黄问道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童叟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txt下载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最新章节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