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针局”里电话响得急。
是秦牧接的。
他听着,嗯了几声,眉头都没动一下,就挂了。
然后他扭头,看向正在角落里,对着一堆药材标本比划划、嘴里还念念有词的郭若毅。
“若毅。”
“啊?师父!”郭若毅赶紧跑过来,脸上还带着点没褪干净的痴迷神色。
“城西,梧桐巷,有位陈老先生,头风犯了,疼得厉害。”秦牧语气平淡,“你去看看。”
郭若毅眨巴眨巴眼,指着自己鼻子:“我?一个人去?”
他有点懵。
虽然跟着师父学了这么久,理论知识塞了满脑子,实操也在师父眼皮子底下做过不少。
但这独自出外诊,还是头一遭。
心里难免打鼓。
“嗯。”秦牧点头,已经开始低头整理桌上的银针,仿佛只是派他去隔壁买个酱油,“地址发你了,去吧。”
郭若毅看着师父那淡定的样子,把到了嘴边的“我不行”三个字咽了回去。
他深吸一口气,用力点头:“好!我去!”
抓起自己那个看起来旧旧的、里面却塞满各种古怪小工具的出诊包,郭若毅就出了门。
梧桐巷深处,一座带着小院的宅子,古色古香。
一进门,就能闻到浓浓的墨香和旧书卷的味道。
郭若毅被引到书房。
一位头发全白、穿着中式褂子的老先生,正靠在太师椅上,脸色煞白,额头全是冷汗,一只手死死按着半边脑袋,牙关咬得咯咯响。
这就是陈老了,国学界泰斗,脾气跟他学问一样大。
旁边还站着一个穿着练功服、约莫五十多岁的男人,面色红润,眼神里带着一股子审视和……不屑。
这是陈老的大弟子,姓张,据说推拿针灸功夫很深,伺候陈老几十年了。
张医师上下打量着郭若毅,眉头拧成了疙瘩。
“你就是‘九针局’派来的医生?”
他语气里的怀疑几乎要溢出来,“你们秦神医呢?他怎么没来?”
郭若毅老老实实回答:“师父让我来先看看。”
“胡闹!”张医师声音高了几分,“老师这头风是几十年的老毛病了!疼起来要人命!我钻研推拿针灸四十多年,都不敢说能立刻缓解,你一个毛头小子,能顶什么用?”
他转向痛苦呻吟的陈老:“老师,我看还是等秦神医来吧?或者我再给您按按?”
陈老眼皮都没抬,只是从鼻子里哼出一声痛苦的浊气,算是默认了大弟子的话。
根本懒得搭理郭若毅。
郭若毅被晾在一边,也不生气,也不着急。
他挠了挠头,目光开始在书房里溜达。
看到书案上铺着的宣纸,还有那几支大小不一的毛笔,他眼睛亮了亮。
他凑过去,像是好奇宝宝一样,拿起一支最大的狼毫笔,笨拙地模仿着陈老可能握笔的姿势。
手指僵硬,动作别扭。
张医师看着他那样子,嘴角撇得更厉害了。
心里暗道,这哪是医生,分明是个还没断奶的学生娃!
就在这时,郭若毅的手指无意识地捏着笔杆,凌空缓缓划动。
他的眼神变得有些专注,似乎在感受着什么。
划到某个角度时,他手指微微一顿。
“咦?”他小声嘀咕了一句,“这里……好像堵住了?”
他指的是陈老脖颈与肩膀连接处的一个非穴位点。
张医师脸色猛地一变!
他是懂行的,那个位置,正是陈老因常年伏案、姿势不正,导致气血淤堵最严重的筋结点之一!
极其隐秘,连他也是摸索多年才确定。
这小子……他怎么知道的?隔空比划几下就知道了?
蒙的!一定是蒙的!
张医师心里惊疑不定,嘴上却不好说什么。
就在这时,陈老头上的疼痛似乎再次加剧。
他猛地抽了一口冷气,身体蜷缩起来,喉咙里发出压抑不住的痛哼,眼看就要从椅子上滑下来!
“老师!”张医师慌了神,连忙要去扶。
郭若毅动作更快!
他像是也被这突发状况吓了一跳,手忙脚乱地放下狼毫笔,眼睛在书案上一扫,顺手就抄起了几支不同型号的毛笔。
有狼毫,有羊毫,还有一支小楷笔。
“您……您别动!”他嘴里说着,人已经窜到陈老身边。
也顾不上什么礼节了,拿着那几支毛笔,就用笔杆那头,朝着陈老头颈、肩背的几个地方点去!
动作看起来毫无章法,像是小孩子拿棍子瞎戳。
位置也怪,都不是正经穴位。
张医师看得眼皮直跳,差点就要出手阻拦:“你干什么!胡来!”
但他话音未落,奇迹发生了。
那几支看似可笑的毛笔点下去,原本痛苦蜷缩、几乎要昏厥的陈老,身体猛地一僵,随即缓缓松弛下来。
紧咬的牙关松开了。
额头上暴起的青筋也平复了一些。
他长长地、带着颤音地吁出了一口气。
虽然脸色依旧苍白,但那种濒死的剧痛感,竟然肉眼可见地减轻了大半!
“呃……”陈老发出一个模糊的音节,艰难地抬起眼皮,第一次正眼看向郭若毅。
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张医师更是张大了嘴巴,如同见了鬼。
他行医几十年,从未见过如此古怪却又立竿见影的“针法”!
用毛笔?点那些怪地方?
这……这他妈是什么路数?!
郭若毅看着陈老缓过来了,自己也松了口气,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把毛笔放回原处。
“好像……好像碰巧管用了?”
他想了想,又对惊魂未定的陈老家属和张医师说:“老先生这个毛病,跟长期写字姿势有点关系。”
他一边说,一边又拿起那支大狼毫,做了一个非常别扭、但似乎暗合某种韵律的握笔摆动姿势。
“以后写字前,可以像这样,慢慢活动一下手腕和脖子这里,可能会好点。”
接着,他又口述了一个药膳方子。
都是市面上常见的食材,什么天麻炖鸽子,加点枸杞红枣之类的。
但配伍和分量,却听得张医师暗暗心惊。
这方子看似平常,里面却藏着精妙的气血调和之理,绝非普通养生食谱!
这小子……真邪门!
陈老靠在椅背上,闭着眼,感受着久违的轻松。
他虽然固执,但不是傻子。
刚才那几下“笔针”带来的暖流冲开郁结的感觉,做不得假。
比吃多少止痛药,挨多少推拿都来得痛快!
一周后。
陈老亲自登门“九针局”。
他气色红润,步履稳健,哪还有半点当初疼得要死要活的样子。
身后跟着一脸羞愧、低着头不敢看人的张医师。
陈老手里捧着一个用锦缎包着的木匣子。
“郭小友,”他对着有些手足无措的郭若毅,郑重地拱了拱手,“老朽迂腐,前次多有得罪,望海涵。”
他将木匣子递上:“这是老朽家中珍藏的一套古医书手札,聊表谢意。”
郭若毅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我就是碰巧……”
陈老却不由分说,将匣子塞进他手里,感慨万分地叹道:“后生可畏!真是后生可畏啊!老夫……坐井观天喽!”
他看着郭若毅那依旧带着点青涩和懵懂的脸,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这才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去。
郭若毅抱着那沉甸甸的木匣子,看着师徒俩远去的背影,又挠了挠头。
转头对闻声出来的秦牧憨憨一笑。
“老师,我就是随便试试……没想到真管用。”
秦牧看着他,脸上没什么表情,眼里却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
他接过匣子,随手翻开一页看了看。
“嗯。”他合上匣子,递给郭若毅,“书不错,拿去看看吧。”
“下次出诊,记得带自己的针。”
喜欢透视神医:夫人说治好才能回家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透视神医:夫人说治好才能回家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